“外孫女婿袁文紹,見過外祖母。”袁文紹行禮道。
divcass=”ntentadv”“好好好。”王老太太點了點頭,看向袁文紹身旁的雯姐兒,笑道:“這是你和華蘭的孩子?我記得好像是叫雯姐兒吧?”
“外祖母,沒記錯,就是叫雯姐兒。”
華蘭笑著應了一聲,讓雯姐兒上前行禮。
雯姐兒也不怕生,上前行禮道:“見過曾外祖母。”
王老太太笑著點了點頭,從手腕上取下一個鐲子,遞了過去,笑道:“這是曾外祖母給你準備的見麵禮。”
“外祖母,這太貴重了,再說了,她年紀還小,也帶不了。”華蘭連忙拒絕道。
王老太師乃是三朝元老,深得三代官家信任,賞賜自然不少。
這個鐲子就是太後賞賜的,乃是用上等血玉打造的,十分珍貴,她沒少聽母親念叨過。
老太太故作不悅道:“這是我給我曾外孫女的,你多什麼嘴?她帶不了,你這個做娘的不能幫他找收著?”
華蘭看了一眼母親,見她點了點頭,才讓雯姐兒上前接過。
“謝謝曾外祖母。”
雯姐兒接過鐲子,喜歡的不得了,帶在手腕上,還美滋滋的欣賞了一下。
可惜她胳膊太細,根本帶不住,華蘭怕她摔了,連忙要了過來幫她收著。
鐲子被母親收走,雯姐兒還有些不樂意。
袁文紹有些無語,難道女人天生就對亮晶晶的東西沒有抵抗力?
“母親時間不早了,咱們還是先回家吧。”康姨媽說道。
這隻血玉鐲一共才有兩隻,乃是太後當年最喜歡之物,賞賜給王老太太一隻。
這鐲子她和王大娘子都惦記過,王老太太乾脆誰都沒給。
沒想到現在竟然送給了華蘭的女兒。
然而華蘭現在今非昔比,她心裡不爽,也沒說什麼。
“人年紀大了,就喜歡嘮叨,咱們上車吧。”王老太太說道。
行禮這些自有下人收拾運回去,一行人上了馬車,往汴京而去。
王家在汴京也是有宅子的,而且還在內城,宅子雖然沒有盛家的宅子大,卻也小不了多少。
價值卻比盛家的宅子貴多了。
王家接到調令的時候,就派人來汴京打掃,王大娘子和康姨媽也時常過來盯著。
馬車一路來到王家門口,下了馬車,袁文紹便看到王家大門口立著兩隻大石獅子。
根據體型來看,乃是王公才能使用的。
這是先帝特許的,雖說王老太師已經去世,但是王老太太還在,並沒有被收回。
不過王老太太去世後,以王家舅舅的品級,就沒資格用了。
進了府,一路來到前廳,王老太太打量了一眼廳內的擺設,說道:“還是老樣子,都沒什麼變化。”
“母親,這些年我可是經常派人來打掃,才能一直保持以前的樣子。”康姨媽笑道。
“嗬嗬,辛苦你了。”
王老太太見眾人都站著,笑道:“都站著做什麼,坐吧。”
眾人這才依次落座。
王老太太看向盛紘說道:“盛老太太現在身體如何?”
“回嶽母,母親她身體還算硬朗。”盛紘說道。
“嗯,那就好。”王老太太點了點頭。
閒聊了一陣,王家舅母說要去張羅午飯,王大娘子和康姨媽也跟著去了。
康姨媽走的時候,看了袁文紹一眼,對他使了一個眼色。
袁文紹會意,找了個理由,出了前廳。
“二郎,這裡。”
他一出前廳,康姨媽就在屋轉角那裡對他招了招手。
袁文紹走了過去,低聲道:“姨媽,可是有什麼消息?”
康姨媽四處看了看,然後小聲道:“左諫議大夫馮民,昨日吃醉了酒,說近日要彈劾你。”
袁文紹眉頭微皺,疑惑道:“他為什麼要彈劾我?”
“他是邕王的人,好像是得到了邕王的指使,具體的我也不清楚,當時他喝醉了,沒說幾句就睡著了。”康姨媽說道。
“我知道了,多謝姨媽。”袁文紹說道。
“二郎,你看晉兒的事?”康姨媽說道。
“姨媽放心,這件事我已經在辦了,不日就有消息了。”袁文紹說道。
“那就多謝二郎了,我先去了。”康姨媽說道。
“嗯。”袁文紹點了點頭。
康姨媽走後,袁文紹眉頭微皺,他沒想到邕王的手都已經插到諫院。
前朝諫院歸屬門下省,本朝卻把諫院獨立了出來,諫官再不屬宰相管理和薦舉,而由皇帝直接親擢。
諫院權限很大,對朝廷百官的任用及各種政事都可討論,提出意見,規諫朝政缺失。
諫官向來有知無不言、言無非罪的風氣,就連相公提出來的政策,他們也敢站出來反對。
諫議大夫雖然隻是從四品,但是一般的二三品官員都不敢得罪。
不讓被盯著彈劾,誰都受不了。
畢竟雞蛋裡挑骨頭很容易,就算挑不到,反正人家言無非罪,很惡心人。
諫院地位特殊,為了不引起官家懷疑,從不參與結黨之事。
邕王和兗王爭鬥拉攏官員,卻不敢拉攏諫院和朝中相公。
現在連諫院的官員都站隊了,難不成官家已經有所決斷了?
邕王指使馮民彈劾他,他倒是不奇怪。
他仔細想想,自己這段時間並沒有什麼疏漏,邕王又能彈劾他什麼呢?
中午在王家用了飯,陪著坐了一會,袁文紹就找了個借口離開了王家。
回到家,他吩咐張安仔細查了查,也沒找到問題。
“難道邕王發現了暗衛?”
袁文紹想了想,覺得不太可能,若是他知道暗衛,完全能置自己於死地,隻需上奏給官家就行了,完全沒有必要早朝的時候彈劾。
“算了,不想了,等明日早朝自然就知道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