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蘭的聲音不小,一下子把所有人目光都給吸引了過來。
divcass=”ntentadv”“這種事也是你一個未出閣的姑娘能議論的?”大老太太板著臉嗬斥道。
“大祖母,是我不好,不該提這事的。”袁文紹連忙說道。
“二郎,你不必幫她說話。都及笄議親了,還跟沒長大一樣,什麼該說不該說不知道嗎?以後嫁人了,真不知道怎麼好。”大老太太說道。
“好了好了,這裡也沒外人,都多大年紀了,還老是動不動發火。”盛老太太說道。
大老太太聞言瞪了品蘭一眼也沒在訓斥。
……
接下來幾天,袁文紹每天就在宥陽四周玩,還去過金陵城玩了一天。
金陵不愧是六朝古都,江南重城,十分繁華,雖說比起汴京要差上一些,卻也少有能比的。
在距離婚禮還有三天的時候,方航也趕了回來。
方航之前被誣陷貪汙,影響到了升遷,現在還在壽州當縣令。
身為一方父母官,他也不能離開太久,因此便讓淑蘭帶著孩子先回,自己隻能等婚期將近才趕了回來。
拜見完大老太太和嶽父嶽母,方航來到袁文紹身旁躬身一禮,道:“謝過大姐夫。”
袁文紹連忙將他扶了起來,說道:“你這是做什麼。”
說起來,方航還是被他牽連的。
“若不是大姐夫幫忙,我現在還不知道怎麼樣呢。”方航感激道。
“一家人說這些,快坐下。”袁文紹拉著他坐了下來。
“你又沒貪汙,即便我不幫你,你也不會有事的。”
方航搖了搖頭,說道:“說真的,以前在宥陽,我老是聽人說貪官汙吏很多,我一直以為是以訛傳訛,不怎麼信。等做了官才知道,自己是坐井觀天了。”
宥陽是個小鎮,屬於交通要道,雖然比許多小鎮都繁華,但是更多的是南來北往的商隊帶動起來的。
而經商的都會打點關係,看著倒也安靜祥和。
直到他做了官,接觸的多了,知道了許多陰暗的事。
袁文紹說道:“咱家出去聊吧。”
兩人和老太太她們打了個招呼,走了出去。
“怎麼,被打擊到了?”袁文紹笑道。
“確實有點,我被誣陷貪汙,就是因為我和他們不是一條船上得,還壞了他們不少好事。若不是大姐夫幫忙,我能不能全須全尾的出來,都難說。”方航苦笑道:“我現在終於知道李大相公為什麼要推行新政了,你不知道,我所在的那個縣,過半的土地都在世家鄉紳手裡,大多數百姓都沒什麼田地,隻能淪為莊戶。而那些世家鄉紳,又一直拖著稅不交,每年的稅都收不上來。”
袁文紹驚訝道:“那之前的縣令是怎麼收稅的?”
“前任縣令也沒收夠,不過那些鄉紳會給他點麵子,交一部分。縣令再報些天災減產什麼的,也能應付過去。”方航說道。
袁文紹不用想也知道所謂的給點麵子是什麼。
無非就是縣令和他們一夥的,他們交一部分,縣令想辦法找補一部分,就差不多能交差了。
“除此外,我還查了這些年縣裡的田地情況,發現每年田地登記數量都在減少。他們以修河占田,洪水淹沒不適合耕種等等借口,隱沒了大量的田地。李大相公當年推行新政,實在是天下已經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了。若是有一天我得權,我也會像李大相公那般推行新政。”方航說道。
袁文紹苦笑的搖了搖頭:“你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李大相公都失敗了,你覺得你能成嗎。”
“有些事情總歸要有人去做,不能因為成不了,就什麼都不做。”方航說道。
“天下少部分人占著絕大多數的財富和土地。所謂的改革就是把那少部分人手裡的財富和土地掏出來,給百姓和朝廷。而恰恰這少部分的人,掌控者大部分的權利。你動了他們的利益,他們自然要反對。當掌握權利的人大多數都反對的情況下,就連官家也隻能妥協,這才是改革失敗的根本原因。”袁文紹說道。
自古以來,朝代更迭,很多人把其歸根於皇帝身上。
事實上,每個朝代的滅亡,從本質上來說,就是資源財富流到了少數人手裡,當這種現象壓製不住的時候,就會出現改朝換代,進行重新分配。
皇帝的昏庸與否,隻是會決定天下資源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裡的快慢。
即便代代皇帝英明神武,土地兼並都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這是土地私有化必然的弊端,除非土地國有,百姓沒有買賣權利。
即便是秦皇漢武這種千古一帝,在位期間一樣存在土地兼並的問題。
“照你這麼說,難道就任由事情這麼發展下去?”方航說道。
袁文紹搖了搖頭,說道:“所謂的改革,你得看清楚事情的本質。若是把天下財富資源比喻成一張大餅,改革就是分餅。盯著現有的餅分,阻力太大,隻有把餅做大了,可分的也就多了。那些反對的人,為了獲得更多的餅,自然就不會反對了。”
“如何把餅做大?”方航眼睛一亮問道。
“這我就不知道了。”袁文紹笑道。
其實現在土地兼並還沒到迫在眉睫的地步,相反冗官、冗兵、冗費等問題十分嚴重了。
朝廷登記在冊的官員有三萬多,實際上有職位的,隻有一萬多。
有近半的都是拿工資不乾活的人。
之所以造成現在的局麵,是因為太祖定下的規矩,優待文人。
自從開國到現在,每次的科舉錄取的人數都不少,加上蔭官,才導致現在的官員這麼多。
除此外,朝廷常備兵馬有一百多萬,失去北方天險,隻能多養兵馬防備,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這些冗官、冗兵也造成了解決冗費問題。
加上土地兼並嚴重,朝廷稅收逐年降低,這些問題好像陷入了死循環。
要想解決也很簡單,科舉錄取人數減少,並限製蔭官,進行裁軍,降低開支。
但是這樣一來,會動搖文武官員的利益,阻力太大。
這也是李大相公新政失敗的原因。
還有個簡單粗暴的辦法,那就是奪回被遼國和西夏占領的土地。
這樣地盤大了,需要的官員自然就多了,稅收也增加了。
然而現在根本沒有那個能力。
因此現在說這些沒用任何意義。
方航聞言歎了一口氣,不過雖然阻力重重,他也準備試試,當然了,前提是他能獲得更大的權利。
“好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現在就是一個縣令,把自己治下管理好就行了。這些暫時不是你能操心的。”袁文紹說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