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回京求訂閱)
顧廷燁展現了什麼叫土豪,直接花錢買了兩艘大船,重金請了船夫。
十一月,二十七日這天,在盛維親自相送下,袁文紹一行人登船,踏上了歸途。
顧廷燁站在甲班上看著兩岸蕭條的景色,有些出神。
“要下雪了,我讓人溫了點酒,進去喝一杯?”袁文紹笑道。
“這段時間在軍營,已經快忘記了酒的味道了。”顧廷燁回過神來說道。
兩人走進船艙,長梧已經坐在桌邊等著了,見兩人進來,提起火爐上的酒壺,給兩人倒起了酒。
“這天氣越來越冷了,大姐夫,顧二哥,快坐下喝一杯暖暖身子。”長梧招呼道。
“來,仲懷,我敬你一杯。”袁文紹端起酒杯笑道。
顧廷燁舉起酒杯和袁文紹碰了碰,仰頭喝了下去。
“官家全都同意了,我覺著官家龍體應該是不行了,所以對於邕王提拔的人,都答應了下來,就是為了給邕王樹立威信。”寧誌廣說道。
他這次跟著來宥陽,未必沒有不想讓明蘭和顧廷燁接觸的想法。
到家後,袁文紹跟華蘭說了一聲,讓人把寧誌廣喊到書房來。
袁文紹在盛家吃了個飯,就帶著華蘭和雯姐兒回家了。
“我就不去了,這馬上過年了,該走動的要走動,我明日準備去忠勤伯爵府那邊同父親合計合計。”袁文紹說道。
“是。”
袁文紹沉吟道:“雖然沒有證據,但是世上沒有那麼巧合的事,隻能說兗王對楊丙章這個棋子十分在意,做的隱蔽罷了。”
長柏扶著老太太上車,回來向袁文紹華蘭行了禮,和顧廷燁擁抱了一下。
“你和餘家三姑娘可還有婚約在身呢,這次回汴京打算怎麼辦?”袁文紹笑道。
“見過伯爺。”寧誌廣行禮道。
“怎麼說?”
說到這裡,吳大娘子壓低了聲音,說道:“不知道你們聽說了沒有,能齊國公府的小公爺和郡主娘娘鬥氣都鬥了好幾個月了。近來郡主娘娘的臉上,連點笑影都沒有,可是嚇人呐。聽說現在小公爺都還在鬨呢,飯都不吃。”
顧廷燁拱了拱手,帶著石頭和蓉姐兒走了。
顧廷燁本想說餘家大姑娘已經進門了,以餘家大姑娘的性子,不說待蓉姐兒視如己出,也不至於苛待。
第二天一早,一家三口吃了飯,雯姐兒乘坐馬車去海家讀書,袁文紹和華蘭也都離開了家。
“嗬嗬,仲懷說笑了,六妹妹那性子,哪裡能鬥的過你那繼母。”袁文紹說道。
然而楊丙章選出的提拔人選,都是這些人,世上哪有這麼巧的事。
“說的你好像很了解六妹妹一樣。再說了,你們倆身份也不合適。”袁文紹說道。
一下船,就看到等在碼頭的長柏。
老太太領頭回了一禮,笑道:“還好,還好。”
吳大娘子說著,看了盛老太太身側的明蘭一眼。
“那你到時候和公公婆婆說一聲,彆忘了把從宥陽帶回來的禮物帶上。另外明天上香祈福,要在道觀吃頓齋飯,中午就不回來了,官人就在公公婆婆那邊用膳吧。”華蘭叮囑道。
那時候,一個吏部侍郎的投靠,對於兗王的幫助無疑非常大。
對於明蘭,他心裡十分複雜,明知道兩人不可能,但是一想到她要嫁給彆人,心裡就有些不是滋味。
袁文紹驚訝道:“你是說楊丙章是兗王的人?”
“你覺得餘家還願意把女兒嫁給我嗎?”顧廷燁自嘲道。
說實話,若是小秦氏見事不可為,在顧廷燁回到顧家後,早早收手。
“確實很難,不過我倒是知道有個人能和我那繼母鬥上一鬥。”顧廷燁說道。
“你沒我了解盛六姑娘,她看似柔柔弱弱的,其實心裡最是通透,手段心計各方麵都不差。”顧廷燁說道。
“二郎,則城,我先走了。”
“你想娶六妹妹,得過了祖母和我嶽父那一關。不聊這個了,來喝酒。”袁文紹說道。
不過兗王敢發動兵變,魄力自然不小,若不是運氣不好,還真成功了。
蓉姐兒衝雯姐兒招了招手,扭過頭說道:“爹爹,我能去海家私塾讀書嗎?”
“寧先生,給我說說目前的局勢。”袁文紹說道。
“就是啊,我瞧著你家六郎長的風流倜儻,說門親事,還不容易。”王大娘子笑道。
雯姐兒有些不舍道:“蓉妹妹,你可要記得來學堂和我一起讀書。”
袁文紹搖了搖頭,說道:“現在看來兗王還沒有放棄,以目前的情況,兗王隻有一條路可走了,我們人手有限,彆盯著邕王和兗王了,隻需盯著汴京城內兵馬有沒有異常就可以了。”
“官人,馬上過年了,母親約我明日一起去三清觀上香祈福,你要不要一塊去?”華蘭問道。
“嗯,我記下了。”袁文紹點了點頭。
“老太太,王大娘子,真是有緣,在這都能碰上。”吳大娘子笑著走了過來,對盛老太太行禮道:“前些日子去盛家送帖子,本想請幾個姑娘去參加馬球會,才知道老太太回老家參加婚宴去了,老太太這向可好?”
回來的途中,兩個小姑娘玩瘋了,也成了好朋友。
“那就好。”顧廷燁有些釋然。
“算了,當時我願意娶她,是因為餘家答應能讓那毒婦進門。以餘三姑娘的性子,娶回來肯定會苛待蓉姐兒的。”
……
“可以,那個盛叔父是海家女婿,等他來找我喝酒,我跟他說一聲就好了。”顧廷燁笑道。
寧誌廣拱了拱手說道:“伯爺,您離開沒幾日,官家就下旨讓邕王擔任開封府尹。這也代表官家已經決定了儲君的人選,許多中立搖擺的官員紛紛向邕王示好,一時間邕王府登門拜訪的人都快把門檻給踏破了。”
“這個目前暫時不能確定,暗衛沒有調查到絲毫楊丙章和兗王有過接觸的痕跡。不過楊丙章所在的楊家,是北方豪族之一。”寧誌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