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各方心思求訂閱)
榮妃冷著臉道:“你以為官家不知道?可是現在官家身體不行了,加上江南賊寇四起,這個時候,官家根本不會因為這點事就換掉邕王。”
“難道這件事就這麼算了?妹妹她…”榮顯一臉憋屈。
“不算了還能怎麼辦?等邕王登基,我一個先皇的妃子,在他麵前還有幾分麵子?你這個殿前司副指揮使還能不能乾下去還難說。為了榮家,這件事隻能忍下來。我這次向官家求了個恩典出宮,一來是來看看飛燕,二來是怕你衝動,把榮家帶入萬劫不複。”榮妃說道。
她也很不甘心,但是不甘心又能如何?
說到底她也就一個嬪妃而已,換在一般人家,也就是個妾罷了。
能有如今的體麵,也是因為受官家寵愛罷了。
現在官家明顯不想追究此事,她也奈何不了邕王。
“我…唉!”
榮顯十分憋屈的歎了一口氣,說道:“那妹妹那邊怎麼辦?”
“伱看好她,彆讓她做什麼啥事,等過段時間此事平息了,給她挑個遠點的尋常人家,嫁了吧。到時候多給她點嫁妝,也能讓她富貴一生。”榮妃沉默了一會說道。
“我知道了。”榮顯儘管心裡恨不得殺了邕王一家,現在也隻能忍著了。
……
兗王府,正廳
兗王看著兒子,有些自嘲道:“哈哈,邕王這個蠢貨,官家都還沒冊封他為太子,他就敢對官家寵妃的妹妹下手,為父輸給這麼一個蠢貨,真是可笑。”
“父王,此一時,彼一時。邕王對榮飛燕下手,官家或許會重新考慮儲君的人選。”兗王世子趙無極說道。
“這個我早就考慮過了,不太可能。”兗王搖了搖頭說道。
“為何?邕王對榮飛燕下手,完全沒有把官家放在眼裡。官家能忍?”趙無極疑惑道。
“邕王若是對皇後娘娘的親族動手,官家肯定忍不了。榮妃不過一個寵妃罷了,官家不可能為她大動乾戈的。現在支持邕王的人太多,即便官家有這個意思,那些人怕我秋後算賬,也不會答應的。官家沒多少時日了,不會冒著動搖江山社稷的風險,更換儲君人選的。”兗王淡淡道。
“那咱們真的要發動兵變?”趙無極對於發動兵變,還是有些擔心。
“嗬嗬,我和邕王雖然是親兄弟,但是最是無情帝王家,他若登基,必然會對我們這一脈趕儘殺絕。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隻能如此了。不過邕王那個蠢貨,動了榮飛燕,給了我們拉攏榮顯的機會。榮顯掌握著禁軍三分之一的兵力,加上我們拉攏到的禁軍將領,一旦拉攏到榮顯,大半的禁軍都在我們手裡。加上五城兵馬司基本都被我們掌控,成功的可能性極大,有什麼好怕的。”兗王淡淡道。
“可是西郊大營還有四十萬兵馬呢。”趙無極神色凝重道。
“哈哈,不得不說太祖皇帝定下的規矩非常好。西郊大營的兵馬,沒有聖旨誰都調動不了。隻要我們快速掌控了皇宮,把官家控製在手。沒有聖旨,西郊大營一兵一卒都出不來。”兗王笑道。
對於西郊大營的武將來說,就算他們知道汴京城內出了問題,也不敢無詔帶兵出營。
因為即便他們救駕成功,誰知道官家會不會因此怪罪他們。
相反,他們不救,哪怕兗王沒有成功,官家也沒有理由怪他們。
若是兗王成功了,那就更簡單了,兗王為了安撫他們,不僅不會動他們,還會厚賞他們。
因此兗王根本不擔心西郊大營的兵馬。
“父王,那我們是否現在就派人接觸榮顯?”趙無極問道。
“嗬嗬。”兗王笑著擺了擺手,說道:“暫時不急,造反可是死罪,榮飛燕雖說名聲有損,但是畢竟沒死。榮顯未必會因為這個,就選擇和我們合作。”
“官家想遮掩此事,目前沒有人敢議論。等過個幾天,多找一些說書的,把榮飛燕北路擄走之事,編個話本,短時間內讓此事傳遍汴京。我就不信,那榮飛燕還能有臉活下去。”兗王冷笑道。
趙無極眼睛一亮,笑道:“還是父王深謀遠慮。那榮家姐弟三人相依為命,感情深厚。若是榮飛燕死了,榮顯為了替他報仇必然會答應和我們合作。”
“汴京這邊為父其實並不擔心。目前來看,不敢說有十分把握能夠成功,七八成還是有的。我更擔心的是距離汴京不遠的那些宗室。那些宗室子弟,對於皇位不可能沒有想法,原本他們都沒有機會,但是我們發動兵變就給了他們機會。到時候他們肯定會打著平叛的名義帶兵前來。那時候我們尚未完全掌控局勢,若是被群起而攻之,才是大麻煩。”兗王神情凝重道。
“父王的意思是?”趙無極問道。
“現在外麵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盯著我們,不方便做什麼。你派人傳封秘信給你外祖父,讓他派人監視汴京附近的宗室,等我們動手之前,把這些人全部都給解決了。”兗王狠辣道。
“是。”趙無極應道。
……
“主君,張安在外求見。”春花稟報道。
“讓他進來,你們都下去吧,沒有我的準許,任何人不準進來。”袁文紹說道。
“是。”
春花行了一禮,領著屋內的丫鬟退了出去。
沒一會,張安走了進來,躬身行禮,道:“主君,關於那個宅子主人的信息,已經查探清楚了。”
“說。”袁文紹說道。
“那個宅子的主人是鄭士千。”
“是那個號稱北方第一商賈的鄭士千?”袁文紹驚訝道。
鄭士千是個大富商,號稱北方第一商賈,名氣非常大。
甚至有人傳言他富可敵國,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人,大概在八九年前,乘船回汴京的途中,船漏水沉沒,死於河中。
鄭士千的死,有很多疑點。
他當時乘坐的船十分高大,像這種船根本不會輕易漏水。
而且船底有兩層,即便漏水,也不會很快沉沒,水手們一邊往外舀水,一邊開船靠岸完全是來的及的。
畢竟運河雖然寬,但也不是大海,靠岸也花不了多少時間。
就算船漏水嚴重來不及靠岸,但是隨行的護衛和水手那麼多,總有辦法護著他逃生的。
然而不僅鄭士千沒能幸免,滿船的水手隨從,也沒有一個逃出來的。
就好像毫無預兆的沉船了,船上的人來不及反應一樣。
但是怎麼看都不太可能。
因此當時關於鄭士千之死,傳了很多版本。
有人說是因為鄭家人謀奪財產,買通了人下了迷藥,鑿穿了船,做出沉船的假象。
也有人說是遇到了水匪,被水匪害死的。
更有人說是因為鄭士求為富不仁,遭到了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