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肯定會答應的,但是這個時候誰先開口,誰就失去了主動,梁家就是在等待盛家先開口。
不過等顧廷燁上盛家提親,梁家人自然就穩不住了。
divcass=”ntentadv”畢竟袁文紹雖然是侯爵,但是汴京勳貴都知道他是太後封的。
若是太後和官家是親母子,自然沒什麼。
但恰恰太後和官家並不是親母子。
自古以來,皇帝為了親政和親生母親都有可能爆發矛盾,更彆說半路母子了。
因此袁文紹雖然是侯爵,梁家也不會真的怕他。
但是顧廷燁可就不同了,隨著趙宗全登基,禹州的不少事都被汴京熟知了。
顧廷燁不僅多次救了官家父子,在平叛中也立了大功。
雖說沒有爵位,但是從他的官職就能看出他有多受官家信任了。
顧廷燁要是報複梁家,梁家根本承受不住。
“我知道,祖母也是這麼勸說父親的。”盛長柏說道。
“嗯,你先坐著,我去找桓王說點事。”
袁文紹說完,起身從後麵繞到了趙策英跟前,小聲道:“殿下,臣有點事想單獨和你說說。”
趙策英微微點頭,起身說道:“我有點事和元紹聊聊,你們繼續看戲吧。”
說完就領著袁文紹離開了院子。
出了院子,桓王阻止了下人跟隨,領著袁文紹來到了花園,一邊走一邊說道:“段成泳和耿介川都是粗人,沒什麼見識,你彆和他們一般見識。”
“殿下放心,臣並沒有在意。”袁文紹說道。
“如此就好。”趙策英點了點頭。
袁文紹從懷裡掏出一張折疊起來的紙,說道:“殿下,這就是琉璃的燒製方法,臣之前火窯的工匠,對燒製琉璃已經十分熟練了,這些人殿下都可以帶走。”
“你為…”
趙策英本來想問袁文紹為何不直接給他父皇,很快反應了過來,問道:“是不是太後娘娘跟你說什麼了?”
袁文紹聞言沉默了下來,這些話他根本不好說。
趙策英見袁文紹沉默下來,就知道自己猜對了,接過琉璃製作方法,歎氣道:“太後娘娘何至於此啊!”
袁文紹沉默了一會,說道:“太後倒也不是貪戀權勢,她覺得官家應該把心思放在變法清楚內部積弊上,而不是一心想著打仗。”
“可是敵人都欺負到家裡來了,難不成也要忍讓不成?”趙策英反駁道。
“自然不能忍,有的時候打仗要考慮得失,有的時候卻是必須要打。臣也是這麼回答太後娘娘的。”袁文紹說道。
後世很多例子得出來的結論,一味的忍讓是沒有用的。
什麼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在敵人都打上門來的時候都是扯淡。
趙策英聞言欣慰的拍了拍袁文紹的肩膀,說道:“本王果然沒有看錯你。”
“殿下,臣彆的不擔心,就是擔心太後娘娘會使用彆的手段,她畢竟是太後,很多時候,臣也不好拒絕。”袁文紹說道。
他雖然不知道太後已經打算給他送妾了,但是劇中她給顧廷燁送妾的事情他可是知道的。
袁文紹雖然不知道太後會不會對他使用類似的手段,但是太後肯定不會輕易放過他。
“你放心吧,這件事本王會和母後說一聲,讓她多多留意的。”趙策英說道。
“多謝殿下!”袁文紹拱手道。
“嗬嗬,本王還要謝謝你才是。”趙策英揚了揚手裡的紙,笑道:“若是沒有這個,財政危機,很難解決啊。父皇都準備整頓鹽務了。可是鹽務牽扯甚廣,現在並不是好的時機。”
“殿下是準備大量製作琉璃嗎?”袁文紹問道。
趙策英聞言笑道:“元紹要是有什麼好辦法,直說便可,不必如此拘束。”
袁文紹沉吟道:“殿下,正所謂物以稀為貴,臣覺得大量製作沒有問題,卻得控製數量。而且這次也是一個對付西夏和遼國的機會,隻要做的好,能讓西夏和遼國亂上一陣子。”
“哦?”趙策英聞言驚訝道:“什麼辦法?”
“殿下應該知道,西夏和遼國的製度和我大周有很大的區彆,雖說他們占領了不少城池,現在已經算是半農半耕,但是本質上卻並沒有沒有變化,其實還是部落製度。”袁文紹說道。
遊牧民族一直實行的都是部落製,因為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性導致他們不可能大規模聚集在一起,隻能以一個個的部落生存。
即便是有人統一草原,也沒辦法改變這一點。
而部落的首領有很高的自主權,掌握著部落的軍政大權,隻不過需要聽從可汗的命令。
遼國占據了燕雲十六州後,不需要像之前那樣居無定所,學習漢家開始了部落製和郡縣製並行的策略。
簡單來說,遼國的郡縣官員就是原來的部落首領,隻不過根據部落大小被授予不同的官職。
名義上歸皇帝調遣,實際上他們在地方上一樣軍政一把抓,是名副其實的土皇帝。
西夏和遼國略有不同,卻基本差不多。
趙策英想了想,並沒有明白袁文紹說這個的目的,沒有打斷,等待他的下文。
“遼國和西夏的這種方式,就導致財富都集中在少部分人手裡。而這些人對大周的很多東西都非常喜歡,不過許多技藝他們已經會了,加上有商人走私,對於他們來說並不算什麼稀罕的東西了。但是琉璃不同,遼國和西夏的貴族對琉璃十分喜歡,殿下可以少量的賣一些給遼國西夏的貴族,這樣不僅能把價值炒上去,也能換取大量的財富。”袁文紹說道。
“這和讓他們內亂,沒有多大關係吧?”趙策英皺眉道。
“嗬嗬,對於那些部落首領來說,手底下的牧民百姓都是他們的私產,他們買琉璃花了大量的錢財,為了自己能保持奢靡的生活,自然就會剝削部落的牧民,甚至遼人看不起遼國境內的漢人,對那些人的剝削更重。到時候遼國內部自然就亂起來了。”袁文紹說道。
遼國境內有大量漢人,這些漢人已經習慣了遼國的統治。
為了能夠讓那些漢人歸心,遼國還弄了個一國兩製,以漢人製漢人的政策。
但是說到底,漢人在遼國的地位還是比契丹人差遠了。
這樣的小手段,讓遼國打亂肯定不可能,但是讓遼國小亂一會,讓遼國境內那些已經歸附的漢人心生不滿還是沒問題的。
趙策英聞言眼睛越來越亮,等袁文紹說完後,誇讚道:“元紹,讓你當武將真是可惜了,本王覺得以你的才能足以為相。”
“殿下謬讚了,臣這個主意能不能行得通還不知道呢。”袁文紹說道。
“本王仔細想過,有一定的可行性,主要是就算行不通,對我大周來說,也沒有損失。”趙策英笑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