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舅放心,我知道怎麼做。”袁文紹說道。
閒聊了一會,一個內官走了進來,說道:“官家召諸位大人進殿議事。”
divcass=”ntentadv”眾人聞言,連忙站好隊,跟著內官前往了大殿。
“臣等參見陛下。”眾人躬身行禮道。
“嗬嗬,眾卿免禮,今日隻是小朝會,不用如此拘謹,賜坐。”趙宗全微笑道。
隨著趙宗全話音落下,一隊太監抱著矮墩走了進來,放在眾人身後。
“多謝陛下。”
眾人謝恩後,坐了下來。
“朕今日召開小朝會,是有件事與諸卿商議。威北侯,這件事是你提出來的,就由你來說說吧。”趙宗全說道。
“是!”
沈從興起身,先是向趙宗全躬身一禮,然後轉過身子對眾人拱了拱手,說道:“之前我奉命帶兵馳援西北邊境,打退了西夏來犯之敵。這次和西夏交戰,我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弊端,京營的戰損率比邊軍要高上很多,幾乎接近一倍了。我覺得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京營的士卒疏於訓練,應該對西郊大營進行改製。”
“威北侯此言差矣,邊境雖說常年沒什麼戰事,但是西北前些年打過仗,平日裡也多有摩擦,士卒多見過血。而西郊大營的士卒常年不見血,上了戰場必然會膽怯,戰損率比邊軍將士高一些,實屬正常,和訓練無關,也不需要改製。”
沈從興話音落下,就有文官站出來反對。
“陛下,臣覺得常大人說的有道理。西郊大營從太祖皇帝開始便一直如此,多年來未出什麼問題,實在沒必要改製。”
“臣附議!”
一時間殿內的官員,除了幾位相公和武勳外,其餘官員紛紛出言附和。
趙宗全眼中陰沉之色一閃而過,微笑道:“韓大相公對此怎麼看?”
“回陛下,臣覺得威北侯既然提出了該製,必然有了些想法,不如先聽聽看,若是確實可取,改製也並非不行。”韓章說道。
那些反對的官員聞言一愣,這種事韓大相公不應該反對的嗎?
這件事雖說是沈從興提出來的,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是官家的意思。
不管官家出於什麼目的,他們都該反對。
文官不想要一個強勢的皇帝,而是想打造一個自己心中標準的皇帝。
這次是趙宗全登基後提出的第一個政策,韓章竟然沒有反對,這讓他們一時間不知道韓章打的什麼主意。
“是。”
沈從興行了一禮,開始說起自己對改製的想法。
簡單來說,就是將西郊大營的前後左右中五營單獨分開,互不統屬,通過演武增加五營之間的競爭,同時經常和邊軍換防,提升士卒的戰力。
等沈從興說完,因為韓章剛剛的態度讓文官們都沒想明白,一時間倒是沒人站出來反對。
趙宗全聽完沉吟了一會,看向英國公問道:“英國公老成持重,掌管西郊大營多年,你對於威北侯所言怎麼看?”
“陛下,臣覺得此舉可以一試,即便不成,也沒什麼壞處。”英國公說道。
“陛下,此舉不妥。威北侯都說西郊大營士卒戰力不如邊境將士,西夏和遼國在一旁虎視眈眈,若是換防,西夏遼國趁機來攻,萬一守不住,苦的可就是邊境百姓了。”
“是啊陛下,改製一事還需要從長計議才是。”
文官們一看英國公都讚同此事,要是再不反對,事情就要定下來了。
也顧不上去考慮韓章的態度了,連忙出聲反對。
“諸位卿家說的也有道理,著實讓朕有些頭疼啊。”趙宗全揉了揉眉頭說道。
……
這邊商議改製之事,那邊華蘭也在宮女的帶領下來到了福延宮。
“拜見太後娘娘。”華蘭行禮道。
太後之前還是皇後的時候,一些節日時,她也進宮拜見過幾次,倒也沒有太過緊張。
“免禮吧,賜坐。”太後微笑道。
“謝太後!”
華蘭謝了恩,等太監把凳子搬上來後,坐了下來。
太後微笑著和華蘭聊起了一會家常,笑道:“聽說你前不久生了一個兒子?”
“回太後,正是。”華蘭說道。
“兒子好啊。”
太後神色黯然道:“兒子可以繼承家業,哀家愧對官家,未能給官家留下血脈。”
華蘭聞言不知道該怎麼去接,隻能沉默了下來。
太後擦了擦眼角,擠出一絲笑容來,說道:“這人老了啊,就愛胡亂念叨。哀家聽說忠勇侯隻有一個子嗣對吧?”
“嗯,妾身不爭氣,至今隻為官人剩下一兒一女。”華蘭說道。
“嗬嗬,這生兒育女的事誰又能說的準呢。不過忠勇侯於國有功,一個子嗣確實不行。往小了說,需要為袁家開枝散葉,往大了說,以忠勇侯的本事,子嗣多點,也能為國家培養幾個可用之才。你身為正妻,應當為他多納些妾室才行。”太後說道。
華蘭聞言心中一沉,來的時候袁文紹就說過太後有可能會給他送妾,現在太後又把話題往這上麵引,證明袁文紹的猜測並沒有錯。
想著袁文紹昨夜的叮囑,華蘭微笑道:“太後娘娘說的是,不過家中也有兩房妾室,近日家中幾個貼身女使也到了年紀,妾身也和官人商量過,準備把她們納入房中。”
華蘭這話半真半假,春花她們年紀確實到了,不過袁文紹並沒有納妾的想法。
太後聞言臉色一沉,很快恢複了過來,微笑道:“那些侍女做個通房尚可,如今你家可是侯爵了,這種女子哪配為妾。說到年齡,哀家身邊伺候的宮女有些也到了出嫁的年齡,本該放出宮去讓她們歸家婚配,可是哀家實在舍不得。你也知道,哀家沒有孩子,一直把她們當成女兒看待。要是讓她們歸家婚配,以後想她們的時候,見都見不到了。”
“不如你領幾個回去,給忠勇侯做妾,人在汴京,哀家時常還能見見。”
“多謝太後娘娘好意,隻是她們既然被太後當成女兒,怎好讓她們做妾。太後不如給她們在汴京找個清白人家嫁了。”華蘭說道。
拋開袁文紹的那些顧慮不談,太後左一句視作女兒,右一句時常想見見,華蘭就不可能答應。
這要是領回去了,她都管不了,還得像祖宗一樣供著。
“哀家雖然當她們是女兒,但是她們畢竟隻是宮女,在宮裡待久了,隻會伺候人,彆的也不會,還吃不了苦。忠勇侯的人品哀家是知道的,定然不會虧待了她們。”太後說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