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波瀾起
康姨媽見王大娘子心動了,心裡冷笑,叮囑了幾句,就告辭離開了。
王大娘子完全忘記了之前被康姨媽截胡的事了,熱情的把她送到門口。
“大娘子,康姨媽說的那些你可不能信啊。”
看著康姨媽的馬車離開,劉媽媽都顧不上這是門口了,生怕王大娘子犯糊塗,開口勸道。
王大娘子聞言搖了搖頭,說道:“姐姐她說的我並不全信。”
劉媽媽聽王大娘子這麼說,心裡鬆了一口氣。
然而她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聽王大娘子笑道:“不過如蘭若是真能嫁給顧廷燁,也是件好事,即便不成,也沒什麼損失。”
“大娘子,要是這樣惹惱了顧二郎可怎麼辦?”劉媽媽急道。
“嗬嗬,那顧廷燁如果真的想娶的是明蘭,他就不可能跟盛家翻臉。若他隻是想通過和盛家結親,搭上海家的關係,那麼如蘭更合適才是。不管怎麼說,都沒有什麼損失,試試又何妨?”
王大娘子說完,轉身往府裡走去。
“這…”
劉媽媽一愣,她突然發現王大娘子說的好像也有道理。
王大娘子一路來到袁文紹和華蘭居住的小院,從丫鬟口中得知華蘭和袁文紹正在午睡,也不好打擾,讓丫鬟等華蘭醒來,讓華蘭去葳蕤軒一趟,就離開了。
……
袁文紹迷迷糊糊的醒了過來,見屋內光線有些昏暗,揉了揉眼睛坐了起來。
“來人!”
外間候著的丫鬟聞聲碰著蠟燭走了進來,把屋內燭台上的蠟燭點亮。
“什麼時辰了?”
“回主君,剛到酉時沒多久。”春花回道。
“夫人呢?”袁文紹問道。
“大娘子半個時辰前起的,之前王大娘子來找過,大娘子醒來後就去王大娘子那邊了。”春花說道。
袁文紹聞言也沒多想,在春花的伺候下穿好衣服,洗漱了一下,人也徹底清醒了過來。
“官人,你醒了?”
袁文紹剛洗漱完,華蘭就回來了。
“嗯,時間不早了,咱們去給老太太請個安,就回去吧。”袁文紹說道。
“母親那邊已經讓廚房做飯了,讓我們吃了再回去。”華蘭說道。
“那也行。”
袁文紹點了點頭,見華蘭神色有些不對,疑惑道:“娘子,你身體不舒服麼?”
華蘭聞言揮退了屋裡的下人,苦笑道:“還不是我那姨母。”
“嶽母還在為康家和王家結親的事生氣?”袁文紹驚訝道。
“要是生氣就好了。”
華蘭搖了搖頭,把康姨媽登門,勸說王大娘子把嫁給顧廷燁的人換成如蘭的事情說了一遍。
袁文紹聽完,有些無語道:“那可是聖旨,豈是說改就能改的?”
原劇中,顧廷燁為了娶明蘭算計盛家,最後把如蘭換成了明蘭。
但之所以能夠那麼做是顧廷燁一開始的目標就是明蘭,央求皇後賜婚的時候耍了個心眼,隻說娶盛家嫡女,並沒有指定是哪個。
如蘭和文炎敬私會的事被發現,盛家沒辦法,隻能讓明蘭去頂替。
明蘭被記在王大娘子名下,是經過盛家族老見證,寫進族譜的,在禮法上來說,明蘭就是嫡女。
皇後賜婚也隻說是盛家嫡女,才能這麼做的。
而現在官家賜婚,明確的說了是盛家六姑娘,怎麼改?
“誰說不是呢,好在經過我一番勸說,母親她已經打消了這個想法。”華蘭苦笑道。
她醒來得知王大娘子找她,立馬就過去了。
當聽到王大娘子讓她和袁文紹說說,讓袁文紹和顧廷燁說說,把人選換成如蘭的時候,華蘭都被驚呆了。
她可是從袁文紹那裡得知顧廷燁早就喜歡上了明蘭,才想著和盛家結親的,哪裡是什麼想和海家攀上關係。
而且她也知道顧家局勢複雜,不是她看不起如蘭,就如蘭那性子,又沒有絲毫心機城府,真要嫁過去,哪裡是小秦氏的對手。
最後她費了好一番口舌,才勸王大娘子打消了想法。
“娘子,伱那姨母沒安好心啊。”袁文紹說道。
康姨媽那番說辭,看似是為王大娘子著想,實際上卻沒安什麼好心。
“我這姨母功利心重的很,她想要如蘭嫁過去,無非是想借著這層關係,從顧家獲得一些好處,可是母親卻看不明白這些。”華蘭歎氣道。
“我覺得沒有這麼簡單,康姨母難道不知道官家聖旨已出,基本沒有更改的可能。我覺得她這麼做,是想著能成最好,不成盛家因為這事惹惱了顧廷燁,六妹妹嫁到顧家日子也不好過。”袁文紹說道。
“不會吧?姨母這麼做,對她也沒好處啊。”華蘭有些難以置信道。
雖然她對康姨媽印象不好,但是畢竟是她親姨母。她覺得康姨母就是勢利了一些,愛占便宜。
“你忘了,祖母可是沒給康姨媽留一點顏麵,以康姨媽的性子,必然會把祖母給恨上了。六妹妹是祖母養大的,感情深厚,六妹妹嫁的好了,她肯定不高興。若是六妹妹嫁過去日子不好過,祖母也會跟著擔憂。”袁文紹說道。
很多人說康姨媽一直針對明蘭是因為她自己過的不好,心理扭曲,見不得彆人好。
然而袁文紹卻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康姨媽心理扭曲,見不得彆人好是真的,但是汴京豪門權貴人家,過的好的多了去了,怎麼沒見她針對彆人。
袁文紹覺得,她之所以一直針對明蘭,固然有心裡扭曲的因素在,更大的可能是她想通過明蘭報複盛老太太。
盛老太太礙於康姨媽和王大娘子是親姐妹,不能不讓康姨媽登門。
但是她卻不準康姨媽去壽安堂,這一點也沒有刻意隱瞞,汴京許多人家都知道。
康姨媽因此沒少被人笑話,以康姨媽的性格,不報複就怪了。
“不會吧?”
華蘭雖然有些不敢相信,但是語氣並不堅定,顯然已經有些動搖了。
“不管有沒有這種可能,你最好多勸勸嶽母,讓她不要和康姨媽來往。”袁文紹叮囑道。
袁文紹琢磨著是不是該找人盯著康姨媽。
他記得上輩子看過一篇文章,說的是曆史的必然性。
一件事情的發生,是由人物、事件、環境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