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妖孽
“嶽母放心,下午我就去找他問問。”袁文紹說道。
“那就拜托二郎了,我還有事,就先回去了。”王大娘子說道。
“娘,吃了飯再走吧。”華蘭挽留道。
“不了,家裡一大堆事等著我呢。”王大娘子拒絕道。
再有幾天墨蘭就要出嫁了,她再看墨蘭不順眼,身為大娘子,這種事情她也推脫不掉。
華蘭又勸了幾句,見王大娘子堅持,也沒再勸,和袁文紹一起送王大娘子出了門。
“姨母也真是的,明蘭和她無冤無仇的,竟然做出這種事來。”華蘭歎氣道。
“嗬嗬,世上各種各樣的人都有,自然不缺那種見不得彆人好的人。”袁文紹說道。
“不說這個了,咱們回去吃飯吧。”
華蘭搖了搖頭,有這樣的親戚她也很無奈,甚至感到丟人。
“走吧,一會雯姐兒又該叫著餓壞了。”袁文紹笑道。
“你就寵著她吧,家裡點心什麼都不缺,還真能餓著她啊。”華蘭嬌嗔的白了他一眼,夫妻二人往府裡走去。
“大姐夫,大姐姐!”
就在這時,一輛馬車駛了過來,盛長林掀開車簾,衝兩人喊道。
“長林,你怎麼來了?”
兩人回過身來,華蘭驚訝道。
盛長林下了馬車行禮道:“大姐姐,祖母讓我來跟大姐夫說一件事。”
“先進去再說。”
袁文紹一聽,就猜出盛長林來的目的應該和王大娘子差不多。
果然,來到前廳後,盛長林說出了此行的目的,盛老太太讓他和顧廷燁說說,讓顧廷燁趕緊把人放了,不然鬨大了對顧廷燁很是不利。
“行了,這件事我知道了,你應該還沒吃飯吧,就留在這用飯吧。”袁文紹說道。
“對啊長林,用了飯在這玩會再走,祖母那邊我讓人過去說一聲。”華蘭說道。
“那就麻煩大姐姐了,不過我有件事想跟大姐夫單獨聊聊。”長林說道。
“我去廚房看看,伱和你大姐夫說吧。”
華蘭也不多問,起身離開了前廳。
“行了,你們都下去吧!”袁文紹對廳內的下人說道。
既然盛長林要避著華蘭,下人在自然也不方便,袁文紹都不等他開口,就讓下人退下了。
“好了,現在就我們兩個人了,有什麼話直接說吧,是不是在學堂被人欺負了,不好意思說?”
袁文紹說完端起麵前的茶喝了起來。
“大姐夫,那個康王氏是你讓人擄走的吧?”盛長林問道。
“噗~咳咳…”
袁文紹聞言直接被嗆到了,咳了一會感覺好受了些,連衣服上的水都顧不上擦,問道:“你怎麼知…臭小子,你詐我?”
袁文紹看到盛長林眼中閃過一絲了然之色,知道自己被他詐了。
一想到這裡,就有些惱怒,自己兩世為人,竟然被一個七八歲的孩子給詐了。
盛長林搖了搖頭,說道:“大姐夫,我聽到這個消息就猜出來了,剛剛那麼問隻是確認一下罷了。”
“猜出來的?那你說說依據是什麼?”袁文紹翻了翻白眼。
“祖母她們覺得這件事是顧二郎做的,是覺得顧二郎因為我姐姐,但是我仔細了解過顧二郎,他行事頗有章法,不是這麼莽撞之人。”盛長林稚嫩的小臉上充滿了自信。
袁文紹:“……”
他感覺自己有被冒犯到。
什麼顧廷燁行事頗有章法,沒有那麼莽撞,合著我莽撞了唄?
“有道是女為悅己者容,男為悅己者狂。顧廷燁那家夥喜歡你姐姐,瘋狂一點失去理智了不是很正常?”袁文紹撇嘴道。
“大姐夫說的沒錯,或許有這個可能。但是顧二郎當初被趕出顧家,背負氣死父親的名聲。即便如此,他如今得勢後,也沒有對顧家大朗和他那個繼母做什麼,可見他是一個十分理智有城府的人。他若真為我姐姐好,就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對康王氏下手。”盛長林說道。
袁文紹有些不確定道:“你知道顧家的事?”
盛長林早慧,從他之前敢一個人闖齊家,袁文紹就已經看出來了。
但是顧家的事,算是比較隱秘的事,他怎麼可能知道。
“顧家的事確實比較隱秘,卻也不算什麼秘密。想了解到並不難。”盛長林說道。
“那你說說你是怎麼了解到的。”袁文紹好奇道。
“一般大人都會把我們這個年紀的當成孩子,不是什麼自家隱秘的事,並不會特意避著我們。我同窗的那些人基本都是汴京官宦子弟,從他們口中得知了不少顧家的事。雖然他們說的不詳細,但我從那些消息中還是能夠分析出顧家的一些情況的。”盛長林說道。
“那你說說顧家是什麼情況?”袁文紹問道。
“顧家大朗從小體弱多病,早些年四次尋找名醫,後來就沒有再找了。這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顧家大郎被治好了,另一種就是根本無人能治。而顧家大朗並沒有被治好,顯然是第二種可能。而顧家老夫人,對待繼子比自己親兒子都好,明顯不正常。有了這些消息,不難分析出來顧家的情況吧?”盛長林說道。
袁文紹:“……”
這還叫不難?
要真不難顧廷燁也不會被小秦氏騙了這麼多年了。
雖然有當局者迷的原因在,但是也不否認小秦氏的手段有多高明。
“自古以來對待彆人孩子勝過自己孩子的不是沒有,但是那都是有原因的。老顧侯在大秦氏去世後,娶了白氏,等白氏去世後才娶了小秦氏。那小秦氏有什麼理由對顧二郎比自己孩子還好?”盛長林淡淡道。
確實,古代對彆人孩子比自己孩子還好的,並不是沒有。
像三國時期夏侯淵在鬨饑荒的時候,為了保住亡弟的女兒,把自己的小兒子給餓死了。
這樣的例子雖然不多,也有一些。
但正如盛長林所說,這裡麵都有一定原因的,像小秦氏這樣無緣無故的,確實不正常。
但是一個七八歲的孩童能看的這麼透徹,是不是有些太妖孽了。
袁文紹最終隻能歸於盛長林從小受儘了人家冷暖,看清了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