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達到普通家用計算機的標準,自然不是寧晨的終極目的,寧晨希望通過生物計算機技術,讓星辰科技能夠再次返回巔峰。
divcass=”ntentadv”對於之後的實驗方向,寧晨有著兩種考慮。
第一種就是繼續依靠普通的生物進行計算,雖然那些生物的大腦,並比不上人類的大腦,但隻要數量足夠多,依然有能力完成各種複雜的計算工作。
而第二種方式,就是利用人體的大腦,來構造生物計算機,完成之前用於量子計算機的各項工作。
利用人類大腦來構造計算機,會有著更多的安全風險,但有了寧晨自己這個成功的例子,寧晨知道這會是一種上限更高的選擇。
不過寧晨也不會隨便將希望寄托在某一種方式上麵,而是更希望這兩個方向能夠同時的發展,未來也可以通過這兩種方式的協調作用,來分擔各種不同的計算工作。
寧晨讓陸明昊這邊,接下來主要負責生物計算機的應用部分,先試著通過各種生物的計算機陣列,來分擔一些計算工作的算力,自己則是繼續負責人腦生物計算機的實驗和研發。
“陸經理,你們一定要做好這些作為生物計算機的生物體的保護工作,千萬不能讓這些生物外溢,否則可能會出現我們無法想象的後果。”
雖然目前並沒有實驗證明,經過生物計算機技術改造之後,生物會出現哪些變化,但寧晨對於這項技術還是非常謹慎的,一定會儘全力避免任何潛在的風險出現。
這就像轉基因技術一樣,沒有經過長時間的驗證,是很難確定它所有可能出現的負麵影響的。
“好的,寧總,我們一定會對這些問題格外的注意的。”
陸明昊非常認真的記住了寧晨交代給自己的工作要點,不敢有任何的疏忽,爭取能夠把這些工作做到最好。
向陸明昊交代了這些工作之後,寧晨回到了星辰科技的生物實驗室,準備著接下來的工作。
“唉……接下來,就要準備人體臨床實驗了。”
對於人體臨床實驗,寧晨一向顯得有些抗拒,因為哪怕在實驗中出現一丁點兒的問題,寧晨都會感覺心裡不太舒服的。
好在上一次人造骨骼植入的人體臨床實驗,並沒有任何一位臨床患者出現嚴重的副作用,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康複,這是一件讓寧晨感到非常欣慰的事情。
而這一次的人腦生物計算機實驗,寧晨也不求實驗能夠取得多麼大的成功,隻希望參與實驗的每一名成員,都能夠保證大腦和身體的健康。
對於人腦的生物計算機改造工作,寧晨可不想再製造帶有創口的腦機接口了,哪怕無創口式的腦機接口,信息的傳播速度和效率會低一些,這也是寧晨必須要堅持的選擇方式。
至少寧晨認為,這種無接觸的方式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的傷害,而有了自己這個實在的例子,隻需要找到正確的方法,這種信息傳遞方式肯定是可行的。
其實單從生物編程的角度來看,人類與小白鼠之間並沒有根本性的差彆,隻是人腦的算力要比小白鼠的大腦高出幾個級彆,更容易完成一些複雜的計算工作。
製定好了實驗計劃之後,寧晨便讓項目組的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人體臨床實驗的參與人員招募。
之前宋溪韻等人已經提前做好了報名工作,寧晨便先安排他們先進行人體臨床實驗的準備了。
實驗正式開始之前,寧晨跟宋溪韻等人講解著之後實驗可能會出現的感覺。
“在將我們的大腦改造成生物計算機之後,可能會出現體溫升高、出汗量增加、大腦發熱等情況。這些都是生物計算機改造過程中的正常情況,當然如果覺得有任何的不適,都可以隨時中止這種狀態……”
聽著寧晨的講述,大家都連連的點頭,認真的將寧晨話中的要點記錄了下來。
待寧晨講完這些之後,宋溪韻來到寧晨旁邊,小聲的對寧晨問道:
“哎,寧晨,你怎麼對這個實驗出現的負麵影響,了解得這麼清楚呢?難道……你已經經曆了生物計算機技術的改造嗎?”
宋溪韻的這個推測,並非隻是基於剛剛的情況,而是結合之前的事情,綜合下來得出的結論。
之前寧晨就對生物計算機這項技術的可行性十分的自信,即便沒有任何的證據表明這項技術真的有應用空間,可寧晨還是非常執著的想要研究這個方向,就好像寧晨早就見過這項技術一樣。
正因為如此,宋溪韻才有了這樣的猜想。
聽見宋溪韻將事情的真相說了出來,寧晨猶豫了一下,還是輕輕的點了點頭。
“是的,我的大腦確實已經經曆了生物計算機技術的改造。隻不過其中的一些技術我還沒有徹底的弄清楚,還需要足夠多的實驗素材才行。”
得到了寧晨的肯定,宋溪韻並沒有再多問什麼,但心情卻一下子好了很多。
“太好了,既然你的大腦都能成功的被改造成為生物計算機,那說明這項技術肯定是可行的,我們就沒有必要對此太多的擔心了。”
寧晨並不會像宋溪韻那麼的樂觀,之前按照係統的提升,生物計算機技術也是有著很高的使用門檻的。
即便是身體素質非常強大的寧晨,在尚未吸收完所有的進化點之前,依然沒有達到使用這項技術的條件。
當然,係統的生物計算機技術,一定是非常成熟的技術,而且是專門為寧晨所量身定做的。
隻要把技術的要求降低,普通人同樣也是有可能完成類似的技術改造的。
不過能夠讓宋溪韻保持好的心情,對於實驗的進行肯定是會有好處的。
待大家做好準備之後,實驗正式開始了。
與之前的生物實驗者類似,這些接受人體臨床實驗的實驗者,將注射一種“藥物”,來實現生物編程的目的。
這種“藥物”與常規意義之下的藥物並不相同,而是更接近於一種特殊的“生物編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