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我來證明寧晨的推導!
聽到宋溪韻的話,寧晨也不禁無奈的笑了笑。
對於這件事情,寧晨自然也是有所了解的,對於網絡上的各種信息,寧晨並沒有完全的屏蔽,隻是很多消息,寧晨並不是非常的關心罷了。
寧晨知道,現在這些數學家們,一定還在努力的研究著自己的這篇論文,隻是這篇論文中的很多地方並不好理解,大家都還沒有徹底的分析完這篇論文。
在這樣的時候,不去盲目發表他們的言論,也是一項非常正確的選擇,因為一旦這些言論是不嚴謹的、甚至是完全錯誤的,對於他們在數學界的生育,會產生非常巨大的影響。
而至於如何處理這件事情,寧晨自然也不會為此而感到著急。
“不必擔心,隻要我們能夠確保我們的研究成果是正確的,那麼其他的問題都不會算是什麼問題。等到大家逐漸開始理解我們關於黎曼猜想的證明過程,他們遲早是會了解到我們這套證明過程的巧妙之處的。”
寧晨早就習慣了大家對於自己的議論,但無論這些議論聲多麼的巨大,這也並不會對寧晨自己的心態造成任何的影響。
聽到寧晨的話,宋溪韻擔憂的心情稍稍平複了一些,不過還是沒有徹底的平複過來。
“可是……寧晨,其實連我自己,到現在也還沒有徹底的理解我們的這套證明過程。這倒不是表示我懷疑我們的證明過程有什麼問題,隻是在沒有完全理解的前提之下,我肯定也是無法貿然的去判斷這套證明過程的正確與否的……”
在這一點上麵,宋溪韻不會對寧晨有任何的私心,因為學術成果是一件非常客觀的東西,絕對不能因為與論文作者的關係好,就可以直接主觀的對成果的正確與否進行著判斷。
在宋溪韻的心中,這與自己對於寧晨的信任也並不會有任何的衝突,這是一種常人所不太容易能夠理解的事情。
寧晨倒是完全能夠理解宋溪韻的這種心情,這是一種兼具了主觀上的信任和客觀上的嚴謹的情緒,換做是寧晨本人的話,或許也會擁有類似的想法。
“宋溪韻,我明白你的意思,沒關係的,以你現在的能力,隻需要繼續提升自己的數學學科水平,就完全可以理解我們對黎曼猜想的整個證明過程。這一天的到來,並不會距離我們太遠了。”
見寧晨這麼說,宋溪韻也不禁微笑了起來。
“好吧,希望你的話有一天真的能夠實現。雖然由於我們之間的關係,我評價伱的言論很難被所有人認可,但這都不會影響到我自己的真實感受。”
寧晨和宋溪韻都不知道的是,就在這個時候,世界上還有另外的一位數學家,此時已經非常接近徹底理解他們所推導出來的、有關黎曼猜想的整個證明過程了。
自從寧晨和宋溪韻在《學術星空》的主刊上麵,公開發表對於黎曼猜想成立的證明論文之後,陶轍軒便第一時間研究起了這篇論文。
為了能夠儘可能快的理解這篇論文,陶轍軒特地為此推掉了自己其他的全部工作,可即便如此,花了十幾天的時間,陶轍軒也才剛剛理解這篇論文中的一部分內容而已。
陶轍軒知道,這並不是自己在數學上麵的能力有問題,而是這篇論文的複雜程度,遠遠超過了常規意義之下的數學論文。
沒有因此而感到灰心,陶轍軒繼續保持著之前對於這篇論文的熱情,孜孜不倦的研究了下去。
陶轍軒的努力確實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隨著陶轍軒每天連日連夜的研究,陶轍軒越發的理解了這篇論文之中的精妙之處,對於寧晨這篇研究成功的感歎也越發的強烈。
“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研究成果啊!如此精妙的論文,這篇論文的價值,甚至超過了我之前看過的所有論文的總和!”
在這之前,陶轍軒還以為,自己看過的那幾篇寧晨有關數學的研究論文,已經是人類數學界最頂級的研究成果了,但這一次寧晨有關黎曼猜想的證明,卻再一次刷新了陶轍軒對於寧晨的認知。
陶轍軒知道,自己與寧晨在數學領域上麵,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卻沒想到差距竟然會如此的巨大。
僅僅是試著去理解寧晨的一篇論文,都已經耗費了陶轍軒全部的力量,要是讓陶轍軒自己寫出類似級彆的論文,恐怕窮儘陶轍軒一生的心血,也是絕對無法做到的。
終於,在經曆了連續一個月的持續研究之後,陶轍軒總算徹底的理解了寧晨這篇論文之中的全部內容,意識到了這是一個多麼精妙而又嚴密的證明過程。
這個時候,陶轍軒恨不得馬上找到寧晨,與寧晨當麵交流一番有關黎曼猜想證明中的各個理論。
但是陶轍軒也知道,寧晨現在早已不是一個單純的數學家了,想要見到他一麵並不是那麼的容易,這件事情隻能順其自然了。
而在見到寧晨之前,陶轍軒還有另外的一件事情需要去處理,那就是去公開發表自己對於寧晨這篇論文的看法,證明寧晨的有關黎曼猜想的證明是完全正確的。
陶轍軒也了解到了,現在在網絡上有很多人懷疑寧晨這篇論文的真實性,這樣的言論甚至已經蔓延到了數學界之中。
即便那些世界上頂級的數學家們,還沒有誰敢公開發表對於寧晨這篇論文的質疑,但也很難保證他們心裡不會有這樣的想法。
陶轍軒一直覺得,他們這樣的質疑是非常愚蠢的,因為寧晨的能力和境界一定是遠超過其他人的,幾乎不可能在學術成果中出現任何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