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當工作的進度達到某一個點之後,寧晨、陶轍軒、宋溪韻三人,都意識到了一個可怕的事情。
divcass=”ntentadv”“寧院士……按照這樣的工作進度進行下去,我們剩餘的工作量,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可怕情況。”
在陶轍軒說出這種不可思議的結論的時候,寧晨和宋溪韻也都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了。
因為本身質數的數量就是無限多個,想要證明每一個質數都符合這樣的情況,理論上需要證明的數量就是無限對個。
之前在陶轍軒的思路之中,也並不是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隻是當初陶轍軒希望達成的效果是,總結出一種適用於所有條件的證明方式,從而將無限的證明過程轉化為有限的證明過程。
但事實證明,陶轍軒的這種思路還是沒有窮儘所有的情況,有一些數量非常大的質數,出現了一些讓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特殊特征。
在這樣的挫折之下,寧晨、陶轍軒、宋溪韻三人,也不得不暫時停下了手頭的工作。
“對不起,寧院士,我還是沒有得到一種解決哥德巴赫猜想的通用方式。或許我的能力還沒有達到這個要求,讓寧院士失望了……”
陶轍軒的情緒顯得非常的沮喪,看得出陶轍軒是非常不想讓這樣的情況發生的。
其實之前陶轍軒是一個非常冷靜的人,並不會因為在研究的過程之中,出現一點兒的挫折就輕易的感到沮喪,而是可以非常耐心的去處理這些問題。
隻是這一次的研究,與陶轍軒之前的所有研究都完全不同,在這一次的工作之中,陶轍軒抱有了特彆巨大的期望,也承受了非比尋常的壓力。
另外陶轍軒也明白,現在出現的問題,恐怕是自己所根本無法解決的,這才讓陶轍軒感覺到如此的絕望。
相比於陶轍軒,寧晨倒是顯得冷靜了許多,知道事情遠沒有陶轍軒感受到的那麼的絕望。
因為根據小智的進度評估顯示,目前他們的這項工作進度隻是暫時處於停滯狀態而已,並沒有出現進度倒退、甚至進度清零的情況。
這足以證明他們之前的這些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不是做的全都是一些無用功而已,隻要解決了現在的瓶頸,就完全可以將項目繼續進行下去。
想到這,寧晨先是耐心的對陶轍軒勸說了起來。
“陶教授,不必對此過分的自責,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在進行各項研究的時候,也幾乎從來沒有遇到過一帆風順的情況。我們隻需要耐心的分析這些問題,然後找出相應的解決方式就可以了……”
在寧晨耐心的勸說之下,陶轍軒的情緒逐漸緩和了下來,知道自己的確沒有必要表現得如此的沮喪。
在問題出現的時候,所有的負麵情緒對於解決問題都沒有任何的幫助,反而是會徒然的增加困難,明白這種感覺的陶轍軒,自然沒有必要繼續陷入到這種狀態之中。
不過在討論了一會兒之後,寧晨、陶轍軒、宋溪韻都沒有找到什麼好的方法,也隻能暫時先停止研究,等到他們想到了什麼更好的方法之後,再去進行他們的研究了。
回到自己的房間之後,寧晨也逐漸感到了一些沮喪的情緒,因為目前他們遇到的問題,的確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
即便寧晨能夠通過一些話術去勸說陶轍軒,可是如果不能解決這些問題的話,再漂亮的話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哎……也總不能再從係統這裡兌換一張學科等級提升體驗卡了吧。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我可不想繼續再來一遍了。”
學科等級提升卡的高額兌換價格倒隻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寧晨不想再次使用這種對於係統非常依賴的道具了,這會大大減弱寧晨解決這些問題的成就感。
既然做出了這樣的決定,無論如何寧晨還是會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嘗試解決這個問題的。
“想要短時間內完成數學學科等級的提升,肯定是一件不現實的事情了。不過以我現在的數學學科能力,並非就一定無法完成這些突破。”
目前寧晨距離將數學學科等級提升到五級,還有幾萬點學科經驗之多,正常的提升的話,幾個月的時間肯定是不夠的。
不過寧晨心中也清楚,哥德巴赫猜想的難度,是比不上黎曼猜想的,或許四級的數學學科水平,就足夠解決哥德巴赫猜想了。
在這樣的信念的支撐之下,寧晨將自己的大腦功率運轉到最大,重頭開始對他們這些天的工作進行著總結。
“其實解決這個問題的中心,就是更準確的對質數進行描述,找到能夠統一總結這些質數的規律。我們可以嘗試去構造全新的數學模型,對原有的數學工具進行修改……”
不知不覺中,寧晨已經進入到了一個非常忘我的狀態之中,這種狀態非常的特彆,與之前的“心流狀態”、“專注模式”、“深度學習狀態”等等都不完全的相同,而是一種融合了這些狀態的一種全新狀態。
甚至在這其中,還包含了類似於大腦仿真模擬的神奇狀態,連寧晨自己也有些說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如何進入到這種狀態之中的。
顧不上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寧晨趕緊利用這種狀態,重新的對有關質數的數學模型進行著構建,卻意外的發現了一個新的現象。
“我……好像看見質數的存在了!”
這種“看見”並不是常規意義的用眼睛看見,而是寧晨在腦海中,感受到了質數的客觀存在,就像看見一類物質的存在這樣,令寧晨也感覺到非常的不可思議。
這還是寧晨第一次直接通過如此形象的方式,去感受到這種抽象概念的客觀存在,這讓寧晨意識到,用一種模型去描述質數,很可能是一件完全現實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