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沒有現在的情況的話,我可能會選擇在火星上麵進行這項實驗,畢竟綜合各種因素進行考慮,火星肯定是太陽係之中,最適合進行這個實驗的星球了。但現在讓我選擇的話,我可能會傾向於選擇將土衛六作為實驗的地點。”
聽到“土衛六”這個詞語,宋溪韻很快便理解了寧晨為何會做出這個選擇。
土衛六雖然隻是土星的一個衛星,不過其體積還是很大的,是太陽係之中體積第二大的衛星,在規模方麵甚至不會輸給比較小型的行星了。
而且土衛六上麵是存在大氣層和大量有機物的,甚至有可能存在一定的水資源,即便隻是機器人文明,對於這些資源也是會有一定的需求的。
正是綜合這些因素,才讓寧晨會從太陽係中的眾多星球之中,選擇出這一顆星球。
不過土衛六上麵的實際環境還是十分惡劣的,如果是正常的生物,放在土衛六上麵肯定是無法生存的,即便隻是機器人,沒有經過特殊的設計,也很難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上麵,正常的進行工作。
好在的是,通過對量子機器人的研究,寧晨已經擁有了這樣一種強勁的材料,即便是土衛六上麵的惡劣環境,依然無法對這種材料的性能造成任何的影響。
“宋溪韻,等我們成功的製造出這種機器人文明的‘種子’,我們就可以把這些種子運送到土衛六上麵了。至於它們之後是否可以成功的發展成為一個文明,那就是我們不得而知的一件事情了。”
“寧晨,如果……這個機器人文明真的發展到了一個連我們都無法控製的程度,可以實現各種太空中的行動,那我們恐怕真的要跟這個機器人文明正麵的接觸了。”
這樣的結果,顯然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即便是寧晨創造了這個機器人文明,也未必意味著這個機器人文明會對寧晨多麼的感激。
寧晨自然也是早就想過這個問題,寧晨創造這個機器人文明的目的,可是為了對付那個外星文明的,而不是讓藍星文明提前自取滅亡。
“限製這個機器人文明的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仿照之前那個邪惡組織的方式,將整個土衛六的大氣層封鎖起來,讓任何東西都無法離開土衛六的大氣層。這樣一來,不管這個機器人文明發展到怎麼樣的程度,至少是不會對土衛六之外的事物產生影響的。”
見寧晨已經提前對這些可能出現的隱患做好了準備,宋溪韻也放心了下來,不再對於這個研究項目有太多的擔心了。
隨即,寧晨便和宋溪韻一起,製定著有關“機器人文明”項目的研究計劃。
首先,以星辰科技現在的航天能力,是完全可以將東西送到土衛六的,隻是需要的時間會比前往火星還要更加的漫長。
不過既然這是一個長期的計劃,這個時間也完全在寧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畢竟這可是有關一個文明發展的實驗,肯定不是在非常短的時間之內就可以完成的。
接下來,寧晨和宋溪韻所需要做的,便是製造這種機器人文明的“種子”了。
這個種子並不會像常規意義之下的植物種子那麼的渺小,而是會擁有比較大的體積,否則的話,它們肯定是無法完成攝入物質、加工材料等等程序的。
而由於這個實驗的風險性很難控製,寧晨和宋溪韻並不敢真的在科幻島上麵進行詳細的實驗測試,更多的還是使用仿真模擬技術,來替代一些風險不可控的實驗。
與生物基因類似的是,這種用來模擬生物基因的機器人遺傳信息,同樣是有可能被泄露到環境之中,造成汙染的,一旦這些物質與藍星上麵的生物造成結合,引起的後果將會是難以估量的。
因此,寧晨和宋溪韻在實驗的過程中都尤其的小心,哪怕進度進展得不會那麼的快,也要優先保證實驗的安全進行。
又是經過幾個月的研究,寧晨和宋溪韻終於成功的研發出了這種機器人文明的“種子”,隻是因為考慮到安全的問題,他們不得不省去很多實驗的過程,隻是利用模擬的方式進行了驗證。
這樣的實驗方式,無疑代表著這次的實驗結果可能是沒有那麼強的說服力的,不過寧晨和宋溪韻都不打算再進行這些實驗了,無論這些機器人文明的種子是否可以真的發展成為一個文明,那都是之後再需要考慮的事情。
況且寧晨和宋溪韻都對於他們的研究充滿了信心,不出意外的話,這些仿真模擬的結果是一定會被成功的驗證的。
將這些機器人文明的種子整理好之後,寧晨通過星辰科技的秘密地下通道,將其運輸到星辰科技的一個航天發射場,並完成了發射的程序。
“正常來說,從藍星到土衛六,人類的航天器大概需要飛行六年的時間,但利用星辰科技現在的航天技術,可以把這個時間壓縮到兩到三年,甚至更短。等到那個時候,這個邪惡組織的量子機器人應該已經研發完成了,而我們也將要麵對這個外星文明的第一輪攻擊了。”
在這個期間,寧晨不必再去過度關心有關機器人文明的事情,隻需要讓它們自由的進行發展,再偶爾的了解一下相關的情況就可以了。
“寧晨,看最近從皮爾斯的大腦中傳送過來的信息,他們最近的研究還是有很多的進展的,而且他們對火星的開發程度,也越發的廣泛了。好在他們始終沒有發現我們隱藏在火星上麵的機器人,這代表著我們依然有重新奪回火星控製權的機會。”
“放心吧,宋溪韻,火星遲早還會回到我們的控製之中。等到他們正式向藍星發起進攻的時候,就是這個邪惡組織徹底覆滅的時候。”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