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樣的操作並不容易進行,雖然理論上這一切是可以行得通的,可是在真空之中,氣體是很容易被稀釋的,這讓這種透鏡並不會像固態的透鏡那麼的穩定,而是會不停的發生變化。
隻有維持這些氣體的動態穩定,才可以讓這些“氣態透鏡”達到寧晨理想之中的效果,將這些激光束全部都折射到藍星之外的範圍。
好在的是,在完成了係統原理的解析之後,寧晨的大腦能力已經有了飛躍式的提升,對這些氣體進行實時的控製,也是一件完全可以做得到的事情了。
理解了寧晨的這個思路之後,宋溪韻、徐洲、陸明昊、陶轍軒等人,都是對寧晨的這個計劃感到十分的歎服。
“竟然能夠想到氣態透鏡的方案……寧老師的能力真的是我們所無法企及的啊……”
“我就知道寧老師肯定有更好的方法,相比於我們原本的計劃,寧老師的這個計劃明顯要優秀許多。”
“可是這項計劃操作起來實在太困難了,我們肯定是沒有能力實現氣態透鏡在太空之中的動態平衡的,也就隻有寧老師才能夠具有這樣的能力了……”
這件事情也很快引起了這個外星文明的注意,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同樣沒有理解藍星文明這樣做的目的,甚至還對此嘲弄了一番。
“真想不到,藍星文明竟然僅僅想出了這樣的辦法,這些連攻擊能力都基本不具有的航天器,又能夠對我們的激光束武器產生什麼影響呢?”
畢竟這些激光束可不是普通的激光束,在它們接觸航天器之後,最大的可能是直接穿過這些航天器,除了能量強度會稍微降低一些之外,甚至連運動的方向都不會產生什麼改變。
直到一位外星文明的專家在經過詳細的分析之後,才終於明白這一次藍星文明到底想要做些什麼了。
“不好……藍星文明並不是要用這些航天器阻攔我們的激光束武器,而是要通過釋放大量高密度氣體的方式,來改變我們激光束的運行方向。這項計劃非常的難以操作,不過從他們執行這項計劃的行動來看,他們對於完成這個目標是充滿信心的……”
聽完了這項計劃的具體執行方式,這些外星的智慧生物也都感覺到十分的驚奇,因為這比他們原本預料的激光束克製方法還要更加的不可思議。
“寧晨……真的有信心通過這樣的方式去改變激光束的運動方向嗎?這期間在寧晨的身上,到底都發生了一些什麼啊?”
通過現在得來的信息來看,寧晨之前暫時離開工作崗位的事情確實應該並不是一個假消息,而寧晨之所以在這個關鍵的節骨眼上選擇突然離開,可能是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去處理。
“哎……這件事情背後的原因肯定不會那麼的簡單,但不管怎麼說,我們的激光束武器已經發射出去了,現在隻能觀望最後的結果了。”
這次的攻擊可是消耗了這個外星文明攜帶的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武器資源,要是最終並沒有起到任何實質性的效果的話,這無疑是一次非常失敗的戰鬥了。
而在這個時候,星辰科技已經讓這些航天器都準確的落位,並在原地待命了起來。
“距離這些激光束武器抵達還會有一段時間,現在先不著急馬上製造氣態透鏡,還需要再等待一段時間……”
寧晨之所以並急著現在就將自己的氣態透鏡給製造出來,自然不是因為這件事情並不緊急,而是氣態透鏡對於氣體的消耗量實在是太過巨大,自己並不能浪費太多的氣體資源。
現在星辰科技準備的航天器和氣體資源,已經占據了藍星文明絕大部分的儲量了,如果再多浪費一點兒話,寧晨的氣態透鏡計劃都有可能無法完全成功了。
直到這些激光束還有不到三十分鐘的時間就要抵達的時候,寧晨這才正式將這些儲存的氣體,按照自己計劃的方式釋放了出來。
“以現在的氣體透鏡形成的速度,在二十分鐘之內,是完全可以做到把完整的氣體透鏡給製造出來的。到那個時候,這些激光束就會全部折射到藍星範圍之外,不會對藍星以及藍星周圍的大氣層造成任何的影響了……”
想到這裡,寧晨便馬上開始了自己的工作。
從外表上來看,寧晨似乎並沒有做什麼,隻是皺著眉頭咬著牙,額頭上卻已經滲出了汗珠,而事實上,寧晨是通過自己的大腦計算機,來緊張的布置著這一切的工作。
這項工作的複雜程度,要遠遠超過人們看起來的樣子,這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便是實現氣態透鏡的動態穩定了。
這種感覺,就好像是讓流體一直保持固體的穩定狀態一般困難,更何況這樣的操作是在太空之中的,對於氣體的控製難度,比在藍星上麵高出了不止一個檔次。
可是在經曆了對係統原理解析的過程之後,寧晨的大腦容量仿佛就像宇宙一般遼闊,即使是依靠一個人的力量去完成這項工作,這依然不會透支寧晨的腦力極限。
終於,在二十多分鐘之後,這些激光束武器已經抵達了氣體透鏡的位置,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也讓大家感覺到非常的難以置信。
隻見這些激光束真的突然發生了極其明顯的折射,這種折射的劇烈程度,讓這些激光束開始進行肉眼可見的偏轉,運動方向逐漸開始偏離了藍星的範圍。
在寧晨精準的控製之下,這個巨大的“氣體透鏡”就仿佛變成了固態一般,在整個形成和持續的過程之中,它們都沒有任何明顯的波動,準確的讓這些激光束進行了偏轉。
雖然整個過程僅僅持續了幾分鐘的時間而已,但卻讓所有關注這件事情的人,感覺到了無比的漫長。
直到寧晨的表情開始放鬆了下來,周圍的人也知道,這次的危機終於解除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