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藍星文明麵臨下一次危機的時間,也會大大的提前了。
看著宋溪韻臉上這擔憂的樣子,寧晨卻突然笑了笑,說道:
“當然,我們也完全沒有必要因此而過度的去擔心,現在的種種跡象,都可以說明就算這個外星文明真實存在,也並沒有注意到我們。而且空間折疊這項技術,在使用起來也不可能是完全沒有限製的,我們完全可以利用現在的時間,去好好研究一下這項技術。”
寧晨的安慰的確讓宋溪韻感覺到輕鬆了一些,隻不過宋溪韻的心中還隱約有一些其他的擔憂,似乎原本讓宋溪韻感覺到擔心的,並不隻是這一件事情而已。
“寧晨……我還是覺得,我們還有一些尚未發現的危機。如果可以的話,你還是多對宇宙之中的其他情況好好調查一下吧。”
宋溪韻的這些話倒是讓寧晨感覺到有些意料之外,因為除了這些空間折疊存在的痕跡之外,寧晨並沒有發現什麼其他的異常情況。
“好的,我會多留意宇宙之中的各種情況的。不管怎麼樣,我們這一次還是有所收獲的,至少不會像之前那樣的迷茫了。”
…………
接下來的時間裡,寧晨將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有關空間折疊技術的研究上麵。
其實寧晨並不是沒有將宋溪韻的話放在心上,隻是在沒有發現其他威脅的前提之下,再刻意的去尋找也並不會有什麼意義,倒不如先把空間折疊的技術研究明白。
當寧晨開始研究這項技術之後,才意識到這項技術是多麼的複雜,即使寧晨動用了自己全部的腦力,也無法馬上對這項技術進行入門。
直到數天過去,寧晨不斷的改變自己研究這項技術的切入點,才終於開始找到這項技術的關鍵所在。
“原來,製造空間折疊的方法,其核心就是改變某一個位置的引力。而想要製造更加明顯的空間折疊,其需要的引力就會更加的巨大……”
想到這裡,寧晨已經基本猜到,要如何人為的對時空折疊的現象進行製造了。
在宇宙之中,現有已知密度最大的物體,便是黑洞了。
雖然目前人類並沒有與黑洞有過直接的接觸,但已經發現過多個宇宙之中存在的黑洞,黑洞這個物體的客觀存在,已經是一個沒有爭議的事實了。
如果這個外星文明具有人為製造黑洞的能力,那麼他們完全可以通過改變空間的曲率,而實現對空間進行折疊的結果的。
寧晨將自己的這些想法向宋溪韻告知了過去,宋溪韻聽完也感覺到非常的震撼,這大大超出了宋溪韻對這項技術的原本認知。
“真是可怕啊,我們連發現一個天然存在的黑洞,都是如此的不容易,這個文明竟然已經能夠獨立的製造出黑洞了。可是要是他們真的已經製造出了黑洞,那我們為什麼沒有觀察到與黑洞相關的痕跡呢?”
“因為這個黑洞從體量上來看,算是一個非常小型的黑洞了,甚至可以用迷你來形容。我們在距離這裡比較遙遠的前提之下,無法觀察到與這顆小型黑洞相關的信息,這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們現在能夠觀察到的黑洞,主要都是一些極其巨大的黑洞,這兩者之間根本就不在同一個體量之上。”
“原來如此,不過能夠製造出一個小型的黑洞,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了。看來我們藍星文明,還有非常多的技術需要去學習。”
“是啊,麵對宇宙之中客觀存在的各項技術,我們的了解也隻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我們發現這個時空折疊痕跡的位置,距離藍星大概有數十光年,而且空間折疊的程度並不是非常的明顯。這意味著藍星文明還是相對比較安全的,不至於馬上遭到這個文明的入侵……”
就像寧晨之前所猜想的那樣,空間折疊技術並不是可以隨意進行使用的,想要完成更好的空間折疊效果,就需要更多的資源投入,以及更加強大的技術水準。
以寧晨所觀測到的這個“空間文明”技術水準,也隻能進行比較輕微的空間折疊而已,最多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兩個位置之間的距離,並無法做到“瞬間移動”的效果。
可是,因為電磁波信息傳輸的滯後性,這也代表著這已經是數十年之前所發生的事情了,在這幾十年之中,這個“空間文明”又是否產生了巨大的技術進步,也是寧晨所無法預知的事情。
好在的是,寧晨還有相對較為充裕的時間,去對這項技術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寧晨對於自己能力的信任,既然是其他外星文明所能夠做到的事情,自己也是同樣可以做得到的。
“想要將這項技術複現出來,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能夠人為的製造出一個黑洞。其實這項技術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複雜,至少隻是製造一個小型、甚至微型的黑洞,還是一個在理論上完全有可能做到的事情。”
雖然按照藍星文明原本對於黑洞的研究,這似乎是一個人力所無法做得到的事情,不過在藍星文明的科技水平快速發展之後,很多原本被認為不可能出現的技術,都已經一一出現在了這個世界之上。
因此,即便是製造一個黑洞這樣極其困難的目標,寧晨依然能夠想到很多可以去嘗試的方法。
經過一番分析之後,寧晨覺得,依靠反物質的巨大能量去製造黑洞,是一個可行性最大的方法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