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林芝是狐狸精【求訂閱】
李雲海壓根就沒想過要跑,上次他單槍匹馬,都敢和這些潑皮無賴正麵硬剛。
何況今天還有陳靜在身邊呢!
這些人想打架,也不挑挑好日子,偏偏要趁著陳靜在李雲海身邊的時候,上前來挑釁!
李雲海傲然的說道:“今天誰要是跑,誰就是孫子!就是烏龜王八蛋!就是狗雜種!”
他怕什麼?
反正有陳靜這個警察姐姐在!
陳靜一看這苗頭,問道:“怎麼回事?”
李雲海一臉清純大男孩的模樣,無辜的攤開雙手:“陳姐,你也看到了,他們擺明了就是要欺負我。”
陳靜正要說話,那幾個潑皮被李雲海的話激怒,動手了!
“乾什麼?”陳靜厲喝一聲,指著那幾個人道,“光天化日之下,你們想打人嗎?”
“你瑪的,老子就是要打人!識相的伱就滾遠一點!”為首的壯漢說著,一拳打向李雲海。
李雲海早有防備,猛的抓住左側那個瘦子,往壯漢麵前推了過去。
小地方土地便宜,人工便宜,這是兩大優點。
“我看你們在一起有說有笑的,不會舊情複燃了吧?”
因為他聽出來了,沈秀蘭話裡有話。
他想到了蓮城大學。
陳靜抿嘴輕笑,說道:“你真厲害!你不是要去吃飯嗎?快去吧!我在這邊逛逛。”
上樓以後,李雲海先看走廊外麵貼著的銘牌。
全部建完,至少得半年時間。
他們點了一大桌好吃的。
“同學,你有什麼事嗎?”男人見來人這麼年輕,還以為是學校裡的學生,語氣緩和了不少。
再加上這些天來的收入,扣除開支後,李雲海四個銀行賬戶加在一起,總共還有1850萬的資金。
李雲海要等林芝卸妝下來,讓沈秀蘭和韓慧真先回宿舍。
他是科長,第一次請科裡的同事吃飯,自然要大方一回,這是緊密團結同誌最有效的手段。
李雲海謙虛的笑了笑:“我從小跟人練過武打,但你放心,我隻用來自衛,或者見義勇為。”
李雲海決定親自跑一趟。
林小鳳出去考察生產線和機器,還沒有回來。
按抽樣調查資料推算,1984年末,全國人口為10億3604萬人,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1214.7億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3357億元。
李雲海的四海耗材廠,是第一個正式注冊的。
林振邦聽了,說我支持你們建廠,這也是為省裡的經濟發展做貢獻。對我來說,你們不管把工廠建在哪裡,都是一樣的。不過我給你們一個建議。西州市裡有規劃,工業園區主要往北、往西推進。
一啄一飲,莫非前因。
蘇紅說了剛才的事,一定要賠錢給李雲海。
隻不過,現在的城北和城西,還是一片水田!
他們現在往那邊建廠,等於建到了鄉下。
林芝打開電視機,問道:“你當上科長了吧?覺得怎麼樣?是不是特彆威風?”
他製作了好幾張名片,有商業局科長的,有四海商店的,有省個協會長的。
李雲海笑道:“我顯臉嫩。”
今天,他遞過去的名片,是商業局的。
他們很快就選中了一塊土地,靠近西江支流,離火車站隻有十幾分鐘車程。
不然他就沒錢用了!
因為隻有四海商店才能給他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這個時候,李雲海要挑一塊土地用來建工廠,還是比較容易的。
李經偉創立“東方魔水”健力寶,該品牌一度是體育賽事上最為搶眼的品牌之一,甚至出現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開幕式上。
林小鳳是林振邦的親妹妹。
中午,眾人聚餐,喝到兩點才散。
其他的一切都是假的,四海商店才是真的。
那我就比不上羅!
你比他還有多咯。
全場的觀眾大聲叫好,用力的鼓掌。
李雲海下車登記。
至少要到1987年才能驗收投入使用。
林小鳳很是驚異,這個李雲海,明明連國門沒有出去過,又這麼年輕,卻對耗材的生產線這麼了解呢?
她哪裡能想到,李雲海居然是重生人士?
林小鳳前往香江考察生產線市場。
這場戲舞台效果做得很足,曲調歡快喜慶,唱詞幽默風趣,十分好看。
這個名號給李雲海帶來了不少訂單,也給他帶來了信譽和美譽度。
而且坡子街派出所就在火宮殿旁邊,今天既是廟會又有演出,說有便衣警察在執勤,他們肯定相信。
吃過飯,五人來到外麵院子裡,選一個好地方,等著好戲開鑼。
“討厭,你還笑!”
李雲海就怕她說出這句話!
沈秀蘭見他不搭腔,又碰了碰他的胳膊:“喂,是不是啊?”
陳靜看得一愣,隨即大喊一聲:“警察!住手!”
林小鳳提出來:“雲海,到你家鄉建廠呢?怎麼樣?”
而在南方西州這片熱土上,也出了一個人物,此人名叫李雲海。
畢竟這也是他前世不曾有過的體驗。
“校長,您好,我是省商業局信息科的科長,我叫李雲海,這是我的工作證明。”
李雲海告彆陳靜,來到餐廳,掃一眼就看到了沈秀蘭他們。
沈秀蘭和韓慧真兩個女同誌,抿嘴直樂,同時端起杯子來。
他一直沒有建廠,就是在等春風。
李雲海正準備大展身手,活動活動筋骨,卻看到對方全部開溜。
他經過綜合考慮之後,以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取長補短。
李雲海在西州創立了西海商店,並由此為基地,打造出一個大大的商業王國。
林芝要工作,年底了,工人文工團的演出增多,她也開始忙碌起來。
演出結束。
李雲海不得不承認,權力有時候的確讓人著迷。
李雲海打開折疊電腦,一邊等開機,一邊說道:“校長,是這樣的,我們商業局信息科,需要對全省的機關單位、企事業單位、大中專學校,做一個計算機、複印機等辦公設備普及率的調查,統計相關的信息。我今天來到貴校,就是調查這個來的。還請校長抽出幾分鐘時間,配合一下,好不好?”
1984年5月,國家發布第67號文件規定,要求在完成指令性計劃後企業超產部分的商品價格允許在不高於計劃價格20範圍內浮動。半年後,又取消20的封頂限製,超產部分價格由供需雙方決定而不再由國家乾涉。
“不累!這才哪到哪啊?我們訓練的時候,那才叫一個累呢!”
長島飯店後麵的土地,還是一片農田菜地。
“嘻!糖兔子!你怎麼知道我喜歡吃糖吹的兔子?”林芝看到他手裡捏著的糖兔子,驚喜的喊了一聲。
至於他倆之間的糾葛,就算是死,也難以切割。
李雲海也不是盲目過來的。
這次進貨,又花了1200萬!
加在一起,他拿出去的資金,達到了4200萬。
耗材生產線,可以在香江那邊買到,不過價格不菲。
李雲海忙完工廠的事情,時間也來到了十月底。
員工招聘多少人?
這些在建廠之前,都需要考慮清楚。
不管國營,還是私企,如果需要土地,隻能找政署要。
壯漢一拳打在瘦子的腦袋上,打得對方直呼哎喲,身子卻不由自主的撲向壯漢,兩個人抱著摔倒在地上。
因此他想引進德國技術,自建自動化碳粉生產線3條,年產量可達500噸,配套複印機碳粉盒生產線,年產複印機粉盒50萬多盒,瓶裝打印機碳粉生產線,年產瓶粉100萬瓶以上。
李雲海這段時間忙著建廠的事情。
沈秀蘭幽怨的看他一眼,見他不為所動,隻得和韓慧真騎著單車回去。
現在土地有了,公司有了,接下來就是建工廠,買機器。
對一家剛開始創建,前途未卜的工廠來說,工人的工資,也許就是最大的一筆開支。
市麵上能買到的耗材生產線,質量最好的是德國貨,其次是東洋貨。
這是後話。
這天是天華大廈的奠基典禮。
李雲海則在西州,主持興建工廠的廠房。
“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
她看到這溫馨的一幕,抿嘴笑了笑:“同誌,糖兔子多少錢?我拿給你。”
“可以啊!廠房用地也很好解決,我找我哥,讓他劃撥土地給我。”
這是一個五十多歲的男人,頭發特彆的濃密,鬢角雖然有些霜白,但很有精神勁,臉色微黃,無須,頭發梳得一絲不亂,穿著中山裝外套,不怒自威。
最後出場的是壓軸戲,也是地方戲裡最好看、最經典的一段:“劉海砍樵。”
陳靜轉過頭來,問李雲海道:“你挺厲害的啊!剛才那幾下子,我都未必能做到。”
冥冥之中,似乎有一雙無形的大手在操縱著一切。
李雲海找到省建工局的梅紀平,兩方談妥了合作協議。
柳傳治呢,在中關村的一間傳達室內開啟了他的事業,於是我們有了後來的聯想。
李雲海隻帶上莊勇,兩人一車,前往蓮城。
幾個最重要的校長室居然都沒有掛牌子。
而不久的將來,這裡肯定會成為繁華的街區。
可是這個學校隻貼了普通辦公室的銘牌。
所以這些人雖然囂張,但一聽警察兩個字,卻立馬聞風喪膽。
他們要建的是耗材廠。
李雲海說,我們隻統計數據,那是不行的。就像人口普查一樣,必須挨家挨戶的走訪。
大廈建成後,將成為全省第一家涉外賓館,也是全省最豪華的賓館。
“李科長,請進!”保衛恭敬的放行。
兩人合夥創建了一家私營工廠,工商注冊名為:“四海耗材廠。”
而四海耗材廠,後續也要追加投資。
隻不過,在這個還不夠開放的80年代,有一層乾部身份披在身上,可以更好的為他保駕護航。
李雲海嗬嗬一笑,遞了一支煙給他,然後上車。
她往樓上走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李雲海的手。
那也是一所重點大學!
一個是“84派”。
耗材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除了碳粉,還有硒鼓。
演出精彩紛呈,贏得了一陣陣的掌聲。
李雲海的意見是,要做就做最好的產品,如果質量太差,那是自毀招牌。
李雲海和林小鳳商量在哪裡建廠?
不過,那一次李雲海拿了太多的貨!
耗材廠注冊資本為1500萬。
“姑姑,我們在省城建廠,到鄉下招工!怎麼樣?”
上次蓮城的訂單,李雲海已經完成,對方也及時結算了285萬的貨款。
李雲海之前有4600萬的存款,後來省建工局和西江大學的訂單,他賺到了1000萬。
有林振邦做主,西州市裡很快就劃撥了一萬平方米的土地,給李雲海和林小鳳他們建廠。
不一會兒,林芝和同事說說笑笑的走下來。
辦公設備隻會越來越流行,成為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標配。
其實李雲海現在的心,早就歸屬林芝了。
張瑞明任琴島日用電器廠廠長,後來他所帶領的海爾成了我國家電行業的神話。
事實上,李雲海已經死過一次,重生之後,還是和沈秀蘭難解難分!
戲台上樂隊就位,主持人報幕。
一個是“92派”。
這一年,王實用自己販賣玉米賺到的第一桶金在鵬城創辦了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後於1988年更名萬科。
“你好!林芝,這是你男朋友吧?”蘇紅嫣然笑問。
省個協會長和四海商店經理,這兩個身份可以重疊印在一起。
為了方便進入校門,李雲海使用的是省商業局信息科長的身份。
其實在此之前,省裡有很多私營企業,但都是悄悄的乾,當地政署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沒有人查,農民企業家們就放開手來大乾一場。
這是一段男女對唱:
“胡大姐,你把我比作什麼人羅!
我把你比牛郎,不差毫分哪。
李雲海知道未來發展的趨勢。
李雲海和沈秀蘭,都生活在西州,又因為這樣那樣的事情產生了交集。
李雲海以為,現在先把工廠建到離城區稍近一點的地方,等以後城北、城西大開發了,再把工廠遷過去。
既然國家已經放寬了私人企業的限製,那在哪裡建廠都沒有太大關係。
旁邊房間裡走出來一個俏麗多姿的女子,正是剛才演狐狸精的演員。
1984年,還沒有土地財政一說,也沒有地方拿土地出來拍賣。
天華大夏,他投資4000萬,已經交付了2000萬。
電光火石之間,李雲海已經攻出好幾招,既有防守,又帶攻擊,兼前顧後,指東打西。
而且兩人前世畢竟是夫妻,雖然後麵姻斷緣儘,但今生還有過兩年的戀愛呢!
李雲海真要做到恩斷義絕,估計又要被人罵沒良心,忘恩負義。
“我其實當不當科長無所謂。”李雲海拉著她的手,在沙發上坐下來,說道,“我隻想做一個商人,能賺錢就行。”
李雲海和林小鳳是股東,應邀出席了慶典。
西州人也穿上了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