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天才的指導【求訂閱】
李雲海憐惜的抱起林芝,放到床上,讓她睡好,扯過被子來蓋在她身上。
林芝在睡夢裡露出甜蜜的微笑,嘴角微微的向兩側抿了抿。
李雲海沒有驚擾她,轉身來到書桌前坐下來,拿筆寫些一般人看不懂的東西。
他在努力檢索腦海裡跟a有關的信息,然後一點一滴的記錄下來。
也許他前世不經意間看到的一點素材,就能成為我國a研究的重大破突點。
傳統的a,都是苯胺黑類電荷調節劑、季銨鹽類電荷調節劑、水楊酸金屬絡合物類電荷調節劑。
這些產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富含金屬,生產過程中排出來的汙水,會汙染到環境。
後來,人們研究出不含金屬離子的電荷調節劑。
比如說,矽絡合物電荷調節劑,噻吩酰胺類的電荷調節劑等等。
李雲海真正了解過的,就是金屬水楊酸絡合物,這也是後世使用最為普遍的一種a。
但這種a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金屬離子容易脫離,導致與樹脂之間發生金屬架橋使墨粉的軟化點溫度升高,從而影響低溫定影下的顯像質量。
隨著對a熱穩定性要求的不斷提高,分子內不含金屬離子的a得到更多的應用。
李雲海要想趕超東洋人的技術,就要想方設法,研製出超前的a來,這樣做的好處,也可以避免觸犯到競爭對手已有的專利權。
他要發明的,是一種全新的產品,是一種東洋人也沒有掌握的技術。
一種來自未來的技術!
李雲海把自己能記起的東西,全部記錄下來。
不知不覺,夜已深沉。
李雲海抬腕看看時間,哎呀一聲,已經快淩晨一點了!
他收起紙筆,走到床前,輕輕喚了一聲:“林芝!林芝!”
林芝睡眼惺忪的微微張了張眼睛,看了他一眼,有些茫然的問道:“怎麼了?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啊?”
李雲海哭笑不得,把手表伸到她眼前,笑道:“淩晨一點了。你還回不回家去?”
林芝坐了起來,又倒在床上,說道:“算了,不回家了,我好困,我要睡覺。”
李雲海心想,我和林芝的關係,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她偶爾一天不回家,想必也沒事吧?
於是,他關了燈,摸著黑上了床。
林芝窩在他的懷裡,呼吸綿長而清香。
這個晚上,李雲海居然毫無邪念,抱著林芝酣然入睡。
第二天一大早,李雲海被一陣噴香的辣椒炒雞蛋的味道嗆醒了。
他睜開雙眼,看到林芝端著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炒雞蛋,站在床前,讓他聞菜香。
“你可算醒了!快起來吧!吃早餐了。”
“林芝,你做的啊?”李雲海深感驚異,“沒想到,伱還會做菜呢!”
“嘻!本小姐也隻會做這一個菜,辣椒炒蛋!我媽教給我的,她說我學會了這一道菜,以後就餓不死了。”
“有道理。”李雲海哈哈大笑,坐了起來,用手指夾了點炒雞蛋放進嘴裡,嚼了嚼,說道,“不錯,很好吃。”
林芝清早起來,煮了一鍋白粥,炒了一個雞蛋。
她端了兩碗粥放到茶幾上。
房子太小,李雲海平時隻有一個人吃飯,就在茶幾上吃,屋裡有一張折疊桌,請客的時候才拿出來用。
李雲海洗漱完,走過來坐下,拿起筷子夾了些菜放在粥裡拌著吃。
林芝吃了一口菜,雙眼瞪得圓圓的,趕緊起身吐到了垃圾桶裡,又拿起杯子漱了幾下口,咬著嘴唇說道:“李雲海,你騙人!明明鹹得很,一點也不好吃!你還說好吃!還吃得那麼香!”
李雲海吃得津津有味:“不就是鹹了一點嗎?沒事,拌粥吃正好。我跟你說啊,我們鄉下人窮,正菜也叫鹹菜,為什麼要鹹呢?一是為了省菜,因為菜貴,鹹一點,可以多吃飯少吃菜,二來嘛,鄉下人要出力氣乾活,出汗多,汗水帶走了體內的鹽份,就要多吃一點鹽補充能量。”
“你又騙我!我在你家吃過飯,那菜一點也不鹹。”
“那不是因為你來了,照顧你城裡大小姐的口味嘛!所以放得淡了點。”
“真的?”
“你看我吃得多香!你彆光吃菜,喝點粥啊,拌粥喝就不鹹了。”
林芝坐下來,夾了些拌在粥裡,再一吃,嗯,真的不鹹了。
“是不是啊?”李雲海喝粥喝得吧唧響。
林芝撲哧笑道:“嗯,好吃。以後天天做給你吃啊!”
“喔?那你打算住在這裡了?”
“我是說結婚以後!你想什麼呢!我住在你這裡,我爸媽非得罵死我不可。”
“那可不一定,說不定叔叔阿姨早就煩你了,巴不得你早點搬出來住呢?你看啊,你昨天一整晚沒有回家,他們也沒有過來尋你。”
“你想得美!在結婚之前,我和你得保持一點距離,這叫距離產生美感。兩個人若是朝夕相處,不用多久就厭倦了。”
“……”
李雲海無言反駁。
吃過早餐,李雲海送林芝上班,途中拐了個彎,先送她回了一趟林家,向林家人報個平安。
結果林芝發現,家裡人並沒有擔心她,甚至還問她怎麼還不去上班?
林芝鬱悶的問:“媽,你就不問問我,昨天晚上我去哪裡了嗎?”
唐玉霞揮了揮手:“你還能去哪裡?你認識李雲海以來,這幾個月裡,你出去的時間還少嗎?”
林芝不由得想,或許李雲海的猜測是對的,家裡人早就默認了他倆是一對,對她和李雲海住在一起,並不怎麼反對了呢!
不過,她還是決定暫時不和李雲海住一起,免得他對自己過早的產生審美疲勞。
李雲海則來到省化工研究院。
a研發項目,由省化工研究院主導,聯合四所名校的50名碩博和教授,共同開發。
項目的總負責人是研究院的主任蘇有泉。
這個年代的研究院都是清水衙門,沒有什麼項目。
李雲海的這個項目,可以說是他們研究院成立以來,接到的資金投入最大的一個項目了。
蘇有泉很重視這個項目的開發,集中了研究院所有的骨乾。
李雲海雖然是項目出資人,但他的年紀擺在那裡,一個二十歲都沒有的人,又有多少學識?
因此,在蘇有泉眼裡,李雲海隻要出資就行,不要管他們怎麼研究。
可是李雲海偏偏喜歡指手劃腳。
這不,今天他又來指導項目組的工作了。
蘇有泉正在專心致誌的研究材料,看到李雲海過來,隻得起身接見。
李雲海對有知識的人,向來是禮遇有加,因為他知道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的源泉,他敬重的是知識本身。
“蘇主任,你好。”李雲海和對方握了握手,說道,“我有一些想法,想和你溝通。”
蘇有泉推了推眼鏡,一臉沉靜的問道:“李同誌,你有什麼想法?”
李雲海拿出自己昨天寫的那些記憶片段,說道:“是關於a研究的方向,以及合成的材料,我昨天晚上想到一些知識點,或許對你們有用。”
知識分子都是有傲骨的,蘇有泉也不例外,他不由得笑了笑:“還沒有請教李同誌的學曆和專業?”
“我啊?我是西州工業技術學校畢業的,我學的是無線電專業。”
蘇有泉忍不住哈哈笑道:“李同誌,請恕我直言。我們搞科研的,最忌一件事,那就是外行領導內行,外行指導內行。你說,你一個搞無線電的,來指導我們化工專業、材料科學的專家學者來做事,這會讓我們無所適從的啊!最後耽誤的,還是你這個項目的進展。研究過程中,隻要稍微走一點彎路,我們就很可能延誤幾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