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在將來幾十年間,因為品牌電腦溢價太高,所以組裝電腦一直是市民百姓采購的首選。
divcass=”ntentadv”校長問有沒有樣機看?
李雲海說有樣機,不過都在西州這邊。
他現在隻有幾台樣機,米國那邊的零配件還在路上,要過兩天才能到達。
李雲海說道:“校長,我過幾天要去花城參加廣交會,我帶樣機過去給你看吧?你看過樣機以後,再決定下不下訂單。”
校長沉吟一會兒,說道:“我們要采購500台電腦,你們能提供吧?”
“哈哈,當然可以,我們現在是做批發,全國市麵上都有我們的產品地售賣。”
“哦?我前不久到外麵逛街,看到一家辦公設備門市部,裡麵也有賣組裝電腦的,售價3萬一台,跟你們的是一樣的嗎?”
“校長,不用懷疑,他們賣的就是我們的電腦。現在國內做組裝電腦的,我是第一人。”
“原來如此!那不用看樣機了!我在門市部體驗過那台機器。李雲海同誌,我向你訂購500台電腦,你什麼時候可以發貨?”
李雲海心想,零配件兩三天後應該可以到,再進行組裝,最遲五天以後可以發貨。而對方轉賬過來,也需要五到七天。
於是,李雲海說道:“校長,我們公司的規矩,是款到發貨。你們的采購款,到我們公司賬戶的次日,我們馬上發貨。”
校長笑道:“一定要先款後貨嗎?不能貨到結算?”
李雲海說道:“校長,這是我們公司的規定,因為現在的電腦,都是供不應求呢!那些大批發商,發幾千台的,也是先款後貨。”
校長說道:“這樣好了,我先派人過去,到你們公司看看,同時和你們簽訂采購供應合同。簽了合同以後,我們這邊就打款過去。如何?”
“可以啊!”李雲海隻需要對方延遲幾天,馬上就可以發貨。
花城那個金老虎,拿走了1000台組裝電腦,他是有現貨的,嶺南那邊的采購商,如果找不到李雲海的一手貨源,多半會找金老虎合作。
不過,不管彆人找誰合作,隻要買的是李雲海的電腦,那他賺的錢就不會少。
華南工學院這個訂單,對方已經知道李雲海的報價,明顯低於本土商店,那這個訂單就跑不了。
李雲海放下電話,看到店裡走進來幾個外國人。
汪麗麗在接待他們。
無奈汪麗麗英語不行,而對方的漢語說得也一般,雙方溝通十分困難。
特彆涉及到辦公設備很多專業的術語,雙方就更難溝通。
李雲海走上前,對汪麗麗擺了擺手,示意她去一邊,然後親自接待這幾個外商。
廣交會召開在即,很多外商已經提前來到我國。
但這些外商是來參加廣交會的,一般不會跑到內地來,也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碰壁。
能來到內地的外商,多半是和我國內地企業有合作的,或者有合資意向的人。
所以,李雲海認為,這幾個外商多半是進店裡來逛逛的。
“哈嘍,你們好,有什麼可以幫到你們?”
一個中年男人說道:“我們是富士施樂公司的,我叫大衛。請問你們商店有沒有售賣我們的產品?”
“沒有。”李雲海見對方是推銷的,便說道,“富士施樂公司在我們國內沒有合資建廠吧?我們想拿貨的話,還要從國外進口,太過麻煩。”
大衛遞過來一張名片,說道:“我們也有意到貴國合資建廠,我們在上海那邊找企業在洽談。你可以了解我們的產品。我們公司是世界上最早研發生產複印機的企業。”
“ok!”李雲海看了一眼名片,說道,“等你們在我國投產了,我會留意你們產品的。”
對方在店裡逛了逛,他們最感興趣的,果然是國產的a和碳粉。
“這是哪裡生產的碳粉?”大衛拿起一瓶光彩牌碳粉。
“我們自己生產的。”
“為什麼賣這麼便宜?”
“因為我們國產化了,所以便宜。我們自己生產a,自己生產原材料。”
“哦,我記起來了!”旁邊一個金發碧眼的女人說道,“我在時代雜誌上看到過一篇報道,好像說的就是華人自研自產的a,就是你們生產的?”
“對,就是我們生產的。”李雲海知道,幾乎所有的打印機、複印機廠家,都會生產原裝的硒鼓和碳粉。
售賣機器隻賺一次錢,後續賣耗材,卻能一直賺錢。
大衛很好奇的問道:“硒鼓都是一次性的,你們單賣碳粉,怎麼把碳粉加裝進去?”
硒鼓的標準叫法應該是感光鼓,很多人稱其為“硒鼓”,是因為當初在剛剛誕生的時候,曾經用過無機材料硒來製作感光鼓。讓硒通過蒸度在鼓基上附著,製成感光鼓。
而在80年代以後,感光鼓已經采用有機光導材料來製作了,這樣即便宜,汙染又比較小。但是由於大家都已經習慣了,因此還是把感光鼓叫做“硒鼓”。
原裝品牌的硒鼓,全部都是密封好的,不能另外再裝碳粉。
這樣一來,廠家可以賣更多的耗材。
可是國人節約習慣了,硒鼓用完以後,並沒有扔掉,而是想辦法拆開來,把碳粉灌裝進去。這樣一來,硒鼓可以反複利用,再加上便宜的國產碳粉,耗材的價格就降到了最低。
李雲海不知道這幾個人有什麼目的,懷著下意識的警惕心理,他並沒有演示加裝碳粉的過程給他們看。
他隻是說道:“我們有國產的硒鼓。”
洋人卻有些倔強,一直在詢問原裝硒鼓怎麼裝碳粉。
但是李雲海卻守口如瓶。
洋人見問不出什麼,便即離開。
李雲海覺得這事有點莫名其妙。
這幾個洋人到底是乾什麼的?
要說他們是來推銷的吧,隨便問了幾句就離開了。
下午,五一文的趙金平走了過來,和李雲海聊天。
李雲海想到那幾個外國人的事,便問趙金平,有沒有見過那幾個外國人。
趙金平說見過,他們到店裡盤桓了大半天,問東又問西,什麼也沒有消費就走了。
李雲海又問他,外國人有沒有問怎麼樣在原裝硒鼓裡加裝碳粉的事情?
趙金平咦了一聲,說他們問了!問的還特彆詳細。
李雲海問你告訴他們了嗎?
趙金平說我當時不在店,回來的時候,店員已經演示給他們看過了。
他見李雲海臉色凝重,問道:“怎麼了?這些外國人,還能整出什麼幺蛾子不成?”
李雲海輕輕搖頭:“但願是我多慮了。資本家對利潤特彆的敏感,複印機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就是賣原裝硒鼓。如果我們都學會了拆卸原裝硒鼓,用國產碳粉填裝,那他們還依靠什麼賺錢呢?而國產的硒鼓,質量又比不上原裝的。”
趙金平哎唷一聲:“你是說,他們有可能堵死我們拆裝硒鼓這條路?”
李雲海沉著的說道:“這不是沒有可能。”
很多品牌後世售賣的原裝墨盒,全部是封死的,如果想添加墨水,就隻能在墨盒上麵鑽孔,再用針管將墨水注進盒裡。
後來有人發明了墨倉式套件,自動往墨盒裡加墨。
用這種民間套件的人太多,倒逼廠家生產出墨倉式打印機。
每個做耗材的人,都會這一套改裝技巧。
硒鼓也是如此。
80年代的硒鼓,懂行的人可以輕易進行拆解,灌粉,然後一樣的使用。
這種行為,肯定嚴重的損害到了原裝工廠的利益。
為了堵死私加碳粉的路子,外國人想出了絕戶計,將硒鼓做成了完全密封的樣式,真正的做成了一次性使用的耗材。
李雲海正是因為知道這一段曆史,所以沒告訴外國人怎麼換碳粉。
但是他一個人不說,又有什麼用?
國內這麼多的同行,總有人會說出來。
趙金平自責的道:“都怪我們!不應該告訴他們!這是我們維修、賺錢的絕招啊!”
不錯,這就是國內辦公設備商人的商業機密。
李雲海苦笑一聲:“沒用的。我們不說,總有人會說。嗯,當務之急,我們是要趕緊想對策。”
趙金平還心存幻想:“就算他們改變硒鼓的包裝,難道我們就不能拆開嗎?”
李雲海輕輕搖頭,堅決的說道:“不管用!我們必須另外想辦法。我估計,不用多久,這些國外的複印機廠都會聯合起來,生產不能加碳粉的硒鼓。”
趙金平倒吸一口涼氣:“他們這麼厲害的嗎?那我們以後賣碳粉都不行了?”
李雲海昂然的說道:“也有辦法,而且是一勞永逸的辦法!那就是我們自己生產更好的硒鼓!”
第三更,求月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