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著他倆關係這麼親密,這才明白,李雲海的關係遍布天下。
遠處那個楊再明,苦哈哈的站在烈日底下,看著這一幕,頭都裂開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道理誰都明白。
divcass=”ntentadv”而他楊再明卻偏偏在新舊領導交接的緊要關頭,卻站錯了隊。
趙敬文再厲害,也即將成為昨日之黃花。
楊再明跟著他走,這道路是越走越窄。
雖然趙敬文許諾過他一些升職的承諾,但那都是鏡花水月,並不一定能兌現。
現在他要麵對的,卻是來自梁伯年的暴風疾雨!
如果梁伯年真的擼了他的職,那他的職業生涯也就當到了頭。
除非趙敬文能帶著他一起離開。
但這樣的奢望幾乎不可能實現。
趙敬文進京,隻不過是平級調動,此去新單位報到,還不知道前程怎麼樣,怎麼可能帶著楊再明這樣的人?
論能力、論水平、論才華,楊再明都不算突出,這次能被利用,純粹是因為選他當馬前卒而已。
卒子就是卒子,隻能擺在前沿陣地,不可能放到主帥身邊。
楊再明想明白這一節時,全身冷汗嗖嗖的直冒。
他感到口乾舌燥,腦袋發昏,忽然間喉頭一甜,身子晃了幾晃,一頭栽倒在地。
身邊人趕緊扶起他,掐他的人中,按他的虎口,但都不管用,隻得送他就醫。
結果很是不幸,楊再明送到醫院後,居然就此倒地不起,一命嗚呼了!
消息傳到李雲海耳朵裡,他隻是微微哂笑,心想楊再明膽子真小,他這是活活的被嚇死的吧?
對楊再明這樣的小吏來說,梁伯年就是天!
梁伯年一句重話,的確可以要了楊再明的小命。
楊再明患得患失,既害怕梁伯年的威勢,又害怕李雲海的報複,所以被嚇破了膽。
此人的下場,可悲又可歎。
李雲海陪同梁伯年視察了四海集團的園區。
梁伯年早就了解過四海集團,對這家公司有著極大的感恩之心。
但他還是第一次來到四海集團,了解這家公司的運作和生產情況。
“李總,我對貴公司仰慕已久。”梁伯年說道,“我在皖省時,曾經采購過你們的一批設備,貴公司生產的辦公設備很好用,很耐用!我一直想來貴公司參觀!”
李雲海向他介紹了各家工廠的情況。
梁伯年問道:“這麼說來,四海集團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大多數零部件,都能實現國產化?”
李雲海道:“差不多,隻有極少數部件,我們還需要依賴進口。我們也在努力攻克這些技術難題,在兩千年以前,我們要實現全部零配件國產化。”
梁伯年道:“現在最大的難題是什麼?”
李雲海道:“機床。工業化離不開機床,而機床是我們國內最薄弱的地方。”
梁伯年道:“我在皖省工作時,和中科大的教授聊天,談到過國內工業技術的發展。機床是工業母機。機床產業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工業產業鏈,它是高度服務性產業,服務對象就是機床生產的產品。”
李雲海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心想梁伯年還真是個有學識的領導,而不是啥也不懂。
兩人談到了機床產業的現狀。
沒有優秀的芯片做支撐,我國曾經的機床企業自然是無法製造出優秀的數控機床。可如今數控機床又是高端製造業的敲門磚,於是在半導體工業上的困境,也反映了我國機床產業發展所麵對的頭號難題。
除了無法製造出配套的芯片,數控機床的操作軟件也是一個難題。
曾經為了發展數控機床,沈機廠就花費巨資引進過米國的數控機床軟件,可這些軟件能否發揮真正的作用,還得看我國的硬件是否能夠兼容,難以滿足我國產業發展的長久需要。
我國機床產業真正想要實現重新回到曾經的輝煌局麵,就必須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在沒有實現完整的數控機床產業鏈的情況下,開始從易到難,一步一個腳印完成數控機床的技術攻關,針對半導體工業鏈和操控軟件進行集中性發展。
四海集團想在光刻機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就必須攻克這個難關。
否則的話,四海光刻機發展得再好,也需要建立在西方國家的技術基礎之上,一旦雙方出現對立,很容易被卡脖子。
因此,四海集團的科研資金和研究方向,開始向機床的硬件和軟件領域傾斜,加大研發力度。
梁伯年了解以後,沉著的問道:“李總,你們隻管大膽的往前走!我們省裡一定儘全力支持你們的研究和發展!我會北金做一個專題彙報,申請專項資金,授助你們企業進行研發!”
李雲海精神一振!
還有什麼比梁伯年這番話更好聽?
看得出來,梁伯年是個務實的人,不僅僅是在唱高調,他是真心實意的想要發展國內的機床事業。
梁伯年又提出來,在四海集團發展的過程中,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難題,都可以來找他解決,他解決不了的,會向北金求救。
“李總,我相信,憑我們舉國之力,沒有什麼做不到的事情!西方能研究出來的產品,我們肯定也可以生產出來!西方人並不比我們多個腦袋,也不比我們多隻手!隻要我們勤奮努力,終有一天能趕超他們!”
李雲海道:“有梁領導這句話,我就有了底氣!我也願意投入更多的資金到研發當中。”
下午,李雲海請梁伯年來到都正街的私房菜館用餐。
這裡環鏡優雅,兩人可以安安靜靜的聊天。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梁伯年問道:“李總,請你說句實話,現在的西州要發展經濟,這個經濟開發區建在哪裡最好?我到本省來工作,心裡沒有底。但我知道,要發展全省的經濟,就要先發展西州的經濟,隻有這個龍頭發展好了,才能更好的發展全省經濟。所以我要問道於你啊!”
李雲海連說不敢,微微沉吟,以示重視對方的問題,然後才答道:“梁領導,西州工業底子比較薄弱,要發展西州的工業產業,我覺得要抓住幾個主要的發展方向。人無我有,人有我強。隻有這樣,才能真正的發展西州。”
梁伯年放下筷子,說道:“請李總詳細談一談。西州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我們發展的方向在哪裡?”
李雲海道:“一定要做好開發的定位!新經開區的成立,初心是極好的,但現在的發展並不如人意,就是因為定位錯誤。我們四海工業園區,一直以來都標榜要打造成東方的矽穀,經過八年的努力,現在初見成效。新經開區的定位,和我們四海園區相衝突。結果呢?一山不容二虎,兩虎相爭,我們贏了,經開區敗了。”
梁伯年緩緩點頭:“我明白了!這就是經開區失敗的原因。定位!你說得好,定位很重要!定位不準確,就會南轅北轍,事倍功半。”
李雲海道:“對,是這個道理。”
梁伯年沉吟道:“康柏公司已經落地在經開區,我要怎麼破這個局呢?”
李雲海道:“讓康柏公司搬過來,或者讓我們搬過去,都很不現實。”
梁伯年道:“這兩天,我到兩個園區走了走,看了看。讓四海園區整體搬遷,的確不太現實。依我之見,我想讓康柏搬到四海園區來,你覺得怎麼樣?”
李雲海一震,說道:“我沒有意見。四海園區並不是我李雲海一個人的,也不是四海集團一家企業的。我歡迎所有的半導體企業過來落戶。但是,康柏公司能同意嗎?”
梁伯年道:“等我正式履新之後,我會找康柏公司好好談一談。經開區當然不能撤,但應該做出更好的規劃!我有一個設想,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老城區以四海園區為主,這是中心工業區。北邊以經開區為主,城西再成立一個麓穀產業園區,再到南邊成立一個工業區。這就是三個基本點。依托這四個產業園區,帶動周邊縣市的共同發展!”
李雲海雙眼一亮,心想梁伯年真是個有大魄力的領導!
但規劃歸規劃,能不能辦成功?能不能落實?卻要看整個班子的領導力和執行力。
千萬彆像趙敬文班子一樣華而不實,把那麼好的經開區辦成了失敗的試驗田。
梁伯年在皖省工作時,也不知道做出過多大的成績?
李雲海對待政署領導,向來是敬而遠之,既不拉幫結派,也不得罪人。
於是,他朗聲說道:“梁領導,你的想法很不錯,其他的園區,我也幫不上忙,我隻能向你保證,四海園區一定會越辦越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