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造第一輛車_人生1984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人生1984 > 第906章 造第一輛車

第906章 造第一輛車(1 / 2)

李雲海回到西州。

他聘請的那些人,將在辭職以後,陸續前來報到。

李雲海請到了造車相關的人材,接下來就是準備設計第一輛車。

從頭開始研發一輛小轎車,那是個十分燒錢的活。

後世,蘋果花了800億、恒太花了1000億造車,結果都沒有成功。

小米花了100多億,倒是成功了,不過宣稱每賣一輛車,就要虧損6萬塊錢。

這些數據,或許都存在誇大其詞的水分。

但也足以說明,從零開始造車,投入相當巨大,產出十分艱難。

汽車行業涉及多個複雜領域,如汽車電子和車身設計等,新進入的企業,在這些領域的實力相對較弱,缺乏核心技術,難以突破技術壁壘,無法與行業領先企業競爭。

另外,一家車企一,首款量產車麵市以後,如果交付量不理想,市場反響平淡,那就會引發連鎖的負麵反應。

再加上消費者對汽車的安全性能,有著絕高的要求,消費者對新品牌汽車的品質和技術水平存在疑慮,肯定會導致市場接受度低,銷售困難。

這也是車企前期生存和發展異常艱難的原因。

李雲海充分認識到了這些困難,所以他直接花費重金,收購了瑪莎拉蒂這個豪車品牌。

瑪莎拉蒂這個品牌,在國內的知名度或許還沒有打開,但隻要宣傳到位,要讓消費者認可這個品牌,估計問題應該不大。

再加上瑪莎拉蒂的工廠,是在意大利,有著百年曆史的傳承。

原廠生產出來的汽車,更容易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德托馬索這個品牌,在國內也沒有什麼知名度。

但是,德托馬索和瑪莎拉蒂一樣,在國外擁在一定的市場。

雖然這個市場現在已經很小,不然彆人也不會賣掉這兩個品牌。

但李雲海卻可以站在這兩個品牌的肩膀上,有了更高的起跑線。

四海集團要造車的新聞,很快就傳遍了全國。

這種新聞造勢,也是李雲海所需要的。

先要讓大家有一個認識,知道四海集團要造車。

然後,持續宣發,持續廣告,保持熱度和討論,等到四海集團的汽車麵世以後,大家自然而然就接受了這款新品牌的汽車,總有人願意嘗試新鮮事物,多少會帶動新車的銷量。

得益於李雲海十幾年的經營,他的人品和口碑,和四海集團一樣十分顯著,受人信賴。

知名大企業造車,有一個天然的優勢,那就是品牌效應。

最起碼,這個汽車造出來以後,不會給消費者一種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錯覺。

那些橫空出世的汽車品牌,哪怕吹得天花亂墜,消費者不買單,也是白搭。

新聞上的討論,大多數是不太友好的。

有人發出質疑:四海也能造車嗎?電腦和汽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李雲海能造出好電腦,未必能造出好汽車。

還有人說:李雲海這是發瘋了吧?還是錢多得沒地方花了?花幾百億造車玩?就不怕打了水漂?

還好這個時候的網絡並不發達,大家的質疑和討論聲,也隻在私下裡進行。

偶爾有媒體人,公開在報刊雜誌上發表評論,全麵分析李雲海造車的可能性。

有人甚至預言:李雲海造不出車來,極有可能毀掉四海這塊金字招牌。

李雲海每天都會收集跟四海集團有關的新聞。

不管是正麵的,還是負麵的人,他看完之後,都是哂然一笑。

對他來說,隻要有人議論就行!

哪怕是有人罵呢?

不遭人妒是庸才!

有人罵,說明大家在關注你,在乎你。

這就是話題。

李雲海召集人員,商量第一款汽車的定位。

豪車方麵,李雲海已經擁有兩個品牌,不用再考慮生產豪車。

事實上,九十年代末的國內,豪車的市場畢竟是有限的。

在汽車的定位方麵,李雲海選擇了三個價位。

一個是50萬左右的車子。

一個是25萬左右的車子。

一個是10萬左右的車子。

這三個價位的車輛,涵蓋了汽車市場最普遍的車價,也是銷售量最大的價位。

造車之前,先要進行成本的核算。

對於一輛價值50萬元的轎車而言,物料成本僅是冰山一角。

一輛汽車的製造成本,還包括了人工費用、設備維護成本以及研發投入。以物料為例,鋼材、鋁材、玻璃、電線束、發動機和變速器等關鍵零部件的采購成本就占據了相當大的份額,總計大約在20萬元左右。

一輛售價10萬元的汽車,其生產成本可能僅占售價的30至40左右。這其中包括了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設備折舊等。

而剩下的60至70,則是由稅費、研發成本、品牌溢價等因素構成的。

其中,稅費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

根據我國的相關政策規定,汽車需要繳納消費稅、增值稅、關稅等多種稅費。這些稅費加起來,往往能夠占到車價的20至30左右。

研發成本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汽車作為一個高度複雜的產品,其研發過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從設計、測試到改進,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因此,車企在定價時也會考慮到研發成本的因素。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一輛售價10萬元的汽車,車企的利潤率通常在10至15左右。

也就是說,車企每賣出一輛汽車,大概能賺1萬元至1.5萬元左右的利潤。這個利潤水平雖然不算高,但考慮到汽車市場的龐大規模和車企的規模效應,整體利潤還是非常可觀的。

車企的利潤並非簡單地等於售價減去生產成本。

事實上,車企在銷售汽車的過程中,還需要承擔各種費用,如廣告費、營銷費、售後服務費等。這些費用加起來,往往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汽車,這個看似簡單的交通工具,實則蘊含了無數的技術與智慧。

從設計、研發到生產、銷售,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對於10萬至15萬這個價格區間的汽車來說,其定價更是經過了精心的策劃與計算。

在造車方麵,我國因為沒有多少自主知識產權,所以需要引進技術。

技術轉讓費則是汽車進入我國市場的一道門檻,每輛車要支付10,10萬元的車,要支付1萬元左右,雖然這使得成本有所增加,但許多國外品牌也因此簡化配置,讓國產車型在性價比上更勝一籌。


最新小说: 我為法老,淩駕諸神之上! 龍英雄世界 反派:無敵從收主角師尊為仆開始 神識醫聖 帶全係異能重生,她成了末世團寵 女巫的優雅[主元氣少女緣結神+奈奈生中心] 快穿之瘋批女主嬌軟可憐 斬野 從鬥羅開始的浪人 天降萌寶:神醫媽咪酷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