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省裡的意見,這麼不統一啊?
現在梁伯年離開了,那接下來怎麼辦呢?
林振邦看了李雲海一眼,對梁伯年道:“他們打算怎麼規劃?”
梁伯年道:“他們想開發河西。”
林振邦沉吟道:“河西?也不是不可以。可是,河西不是已經有工業園了嗎?”
梁伯年道:“我最開始的設想,和你是一致的,我以為,應該將河西打造成高科技電子產業園,將北城打造成重型機械工業園區,將南城區打造成汽車工業園。無奈有人不認可,你說奈何?”
李雲海明智的沒有插嘴,隻是安靜的聆聽他們的對話。
林振邦道:“這可麻煩大了!雲海已經在南城建了工廠,他們說要搬,就搬嗎?這不是朝令夕改?”
梁伯年道:“可不是嘛!振邦同誌,你在本省頗有話語權,要不請你出麵說說吧?”
林振邦為難的道:“我已經退了下來,再去管這些事情,有些越廚代皰了,會遭人忌恨的,而且我離開本省多年,早就沒有人聽我的話了。”
梁伯年道:“要不,咱們一起找找京裡的關係吧?已經規劃好的政策,總不能亂改吧?這對西州,對四海集團,都是不公平的。”
這才是梁伯年前來的目的。
林振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說道:“等新領導上任了再說吧!也許你的繼任者,和你的想法一致呢?”
梁伯年道:“也好!”
吃過中午飯後,幾個人來到池塘邊釣魚。
他們坐在柳樹下,戴著草帽,扶著釣竿。
山腳下涼風習習,比開著電風扇還要舒服。
林振邦經常釣魚,已經把技術操練出來了,不一時便釣上來三條小鯽魚。
梁伯年和李雲海,下了十幾鉤,一條魚也沒有釣上來。
“還好有雲海陪著我,不然我多尷尬?”梁伯年笑道,“這釣魚之法,我是沒有掌握到位啊!”
林振邦道:“主要是一個靜,然後就是一個看!看準了地方下鉤,然後還得全神貫注,盯著魚漂。你們也有兩次魚吃食的機會,隻是沒有抓住機會。”
梁伯年道:“我這次進京,先要進黨校學習半年,出來以後,多半是要退居二線了!我空有滿腔的抱負,卻無力實現!”
林振邦道:“伯年,你還有機會,可以到主要崗位上乾上一屆,不要這麼灰心。”
梁伯年道:“說實話,我這次來,也是想尋求你的幫忙,你在京裡頗有人脈關係,能不能幫我說說?”
林振邦笑道:“這個沒有問題啊!幫人就是幫己嘛!你放心,我會幫你找人的。”
李雲海心想,這才是梁伯年來此的真正目的吧?
這些人精,果然沒有哪一趟是走空的,也沒有哪一次的拜訪是沒有用的。
下午三點半,梁伯年要回城,問李雲海是不是一同回去?
李雲海說既然回來了,就在家裡多住兩天再說。
梁伯年點點頭,上車離開。
林振邦背著雙手,說道:“雲海,我們談談話。”
李雲海心裡一咯噔,心想嶽父大人不會是看穿了我和林芝的關係吧?
他心懷忐忑,跟著林振邦來到一樓的書房。
書房也是李雲海布置的,兩排長長的書架,上麵擺滿了各種門類的圖書。
李雲海大概溜了一眼,發現很多書都有被翻閱過的痕跡。
看來林振邦的確是個很喜歡看書學習的人,哪怕是退休以後,也沒有停止。
李雲海又看到書桌上有一疊草稿,便拿起來看。
林振邦笑道:“這是我寫的手稿,把我這些年從政的一些心得,還有處理各種事情的方法,都給記錄了下來,老來當個回憶錄看看吧!”
李雲海看了幾頁紙,說道:“爸,這書稿很不錯,拿出去出版吧?”
“出版?”林振邦搖手道,“我的名氣又不大,賣不了幾冊的。花錢買個出版物的名聲?那就沒有必要了。”
李雲海正色說道:“爸,我真覺得,你寫得挺好的。我都能看得下去,相信很多人都會產生共鳴。像這種回憶錄,乾貨滿滿,體製內的人抱著學習的心態,會買回家拜讀。體製外的人,對裡麵的生活懷著興趣,出於獵奇心理,也會買來看看。而且你寫的稿子,言之有物,很多還是企業改革的案例,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不出版可惜了。這事情你就交給我來辦。等書出版了,我送樣書給你,其他的交給我來銷售。稿費全部給你養老用。”
林振邦笑道:“你這麼一說,我還真的動了心。行,你覺得好,那等我寫完了,你再來拿。”
他臉色一正,說道:“你和林芝之間,是不是鬨矛盾了?”
李雲海笑道:“沒有,沒有,老夫老妻的,哪有那麼多的矛盾啊?”
林振邦嚴肅的道:“那你們都是青年夫妻,為什麼兩地分居?我也是過來人,我知道在你們這個年紀,彼此都是離不開的,說能離開,都是騙人的。要麼就是鬨掰了。這不僅是我的意思,也是玉霞的意思,她和我一樣,都覺得你們兩地分居,不是個長久之計。”
李雲海苦笑道:“爸,你也知道,我家三個孩子,都轉到香江去上學了。總不能再轉回來吧?而我的事業,剛剛起步,也不能說放下就放下吧?”
林振邦用力一揮手,說道:“嫁雞隨雞!既然丫頭選擇了你,那她就隻能跟著你走。香江的教育,真有那麼好嗎?我看不儘然吧?把孩子們轉學回來!你跟她說,就是我們說的!她和孩子,必須跟著你走!”
李雲海默然,不敢反抗,隻得囁嚅著答應。
林振邦又問道:“工業區那邊的事情,你能處理好嗎?”
李雲海道:“我能處理好,爸,你就不要替我們年輕人操心了,好好保重身體,我們會時常回來看你們的。”
林振邦嗯了一聲:“真遇到麻煩,不要怕,告訴我,我會幫你的。”
李雲海笑道:“知道了,爸!”
他在家裡待了幾天,並不在乎那些罰單。
隻在梁伯年一天沒走,那些人不敢真的為難四海集團。
果然,三天時間一到,也沒有人過來執行罰單,更沒有人過來拆除廠房。
看起來,這件事情已經不了了之。
半個月之後,梁伯年終究還是離開了。
李雲海前往送行。
梁伯年握住李雲海的手,說道:“雲海,有空來京城,我們一起聚聚!汽車工業園的事情,你不必擔心,車到山前必有路!有什麼困難,多跟我們溝通!保重!”(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