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周播動畫,邊做邊播,所以做好的這一部分,很快就投放到了當地的卡通頻道進行試映播出。
在播出前,顧淼也收到了前三集的樣片。
劇情還算ok!
動畫的第一集,主要講述了海綿寶寶前去應聘蟹堡王餐廳服務員的崗位,由此引出蟹老板、章魚哥、派大星和珊迪等一係列人物。
隨後兩集,主要介紹了蟹老板的競爭對手痞老板,還有他費儘心機偷竊蟹黃堡秘方的故事。
整體來說,故事水平很不錯,雖然講的都是一些很稀鬆平常的日常瑣事,可彆忘了,這些故事都發生在海底……
“這就是海綿寶寶?”
前來彙報工作的老張,無意間瞥了眼電腦屏幕,隨後笑著說道:“看著跟我家用來洗碗的魔術海綿差不多,倒是五官挺有意思。”
“五官?”
聽到這話,顧淼忍不住暫停動畫,然後盯著海綿寶寶的五官看了一眼。
五官有什麼問題?
這不有鼻子有眼,還有兩顆大板牙嗎?顧淼看了好幾遍,並沒有看出什麼異常。
“您誤會了……”
“我說的有意思,指的是海綿寶寶的五官,放在方方正正的海綿上,會給人一種癡呆神經錯亂的感覺。”老張解釋道。
“還有這個派大星、章魚哥……這些角色給我的感覺就是,沒有一個正常人!”
“你說的對!”
顧淼理解老張的意思後,忍不住點了點頭道:“這裡麵的角色,確實都不正常,鬆鼠珊迪應該是唯一一個正常人了。”
這個感覺是對的!
動畫《海綿寶寶》給人的第一感覺,確實是很古怪很不正常,裡麵的角色,無論是說話做事還是表情神態,全都像是“精神病人”。
派大星尤其嚴重!
海綿寶寶這個主角,還能說他思維過於跳脫,腦洞過於奇葩,雖然腦子有點病但不是很嚴重。
派大星就不一樣了。
其他角色,大夥看完都會懷疑他們腦子是不是有病?唯獨派大星,觀眾不會懷疑他腦子有病,隻會懷疑他究竟有沒有腦子?
這個角色太抽象了!
派大星的抽象程度,放眼整個動漫圈,那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很難找出一個比派大星更抽象的動漫角色。
本身角色的人設就很抽象了,再結合那迥異於《貓和老鼠》的獨特畫風,老張會得出這個結論一點都不奇怪。
彆說老張了。
甚至顧淼第一次看到《海綿寶寶》這部動畫的時候,也被這些角色的種種抽象思維給震驚到了。
天馬行空?
彆鬨了!
人家《海綿寶寶》的角色思維劇情邏輯,可不止是天馬行空那麼簡單,而是到了一種“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的高度。
舉個例子!
正常人能想出「永遠是最好的朋友俱樂部」這個名詞嗎?正常人會像海綿寶寶、派大星那樣一邊奔跑一邊尖叫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