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裡說的是商業化與盈利能力……
戴夫確實賺瘋了。
那位員工猜的沒錯,這會兒的戴夫確實賺麻了,從來沒有這麼闊綽過,直接一口氣給團隊成員發了超200萬美元的巨額獎金。
“比拿奧斯卡小金人還高興?”
“是的!”
戴夫是這麼回答顧淼的,他現在的喜悅,甚至都超越了當初第一次登上奧斯卡頒獎典禮主舞台的時候。
用他的話來說,他和他所在的團隊,一直以來都困擾於藝術難以融入市場的難題。
當初就是因為欠缺盈利能力,動畫掙不到錢,所以堂堂奧斯卡七冠王團隊,最後不得不賣身給萬寶做丫鬟。
奧斯卡七冠王啊!
這份沉甸甸的榮譽多麼驚人?可誰又能想得到,七冠王團隊到最後,甚至連員工工資都開不起了。
正是有過這樣的淒慘經曆,對於這次的《海綿寶寶》大豐收,戴夫無比重視且激動。
《貓和老鼠》的誕生,隻能讓他們在萬寶站穩腳跟,證明了自己在藝術動畫領域的造詣。
但說句實話,萬寶動畫旗下工作室,哪一個不是賺錢小能手?
唯有北美分部,從成立至今就沒給總部貢獻過一分錢,甚至還需要總部撥款進行幫扶。
比起獎杯獎項上麵的突破,戴夫更想在商業層麵取得成功,證明萬寶北美分部也有很強的盈利能力,不是萬寶最拖後腿的那一個。
這也能理解他的興奮了。
動畫《海綿寶寶》一炮而紅,在整個歐美地區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商業化無比成功,讓北美分部終於能挺直腰杆說一句:不需要總部撥款,我們也能活得很滋潤!
這是好事。
顧淼樂於看到北美分部的獨立自主,畢竟一直撥款給他們,其他子公司和工作室難免會說閒話。
咋滴?
大夥都在給顧總上供,你戴夫不上供就算了,甚至還要顧總賞賜?多大臉啊?就憑你是奧斯卡九冠王?
“不止九冠了!”
黃昆笑著說道:“海綿寶寶這麼成功,今年戴夫應該能拿下第十尊奧斯卡小金人吧?”
“不太可能。”
顧淼搖頭否認道:“安妮獎倒是可以期待一下,畢竟專業性更高,也沒那麼多場外因素影響。”
講句心裡話。
奧斯卡也就占一個知名度夠高,圈外人比較認可的便宜。
在真正的動畫人心目中,還是安妮獎含金量更足一些,權威性也更高一些。
不過獎項這玩意,顧淼已經不是很在意了,畢竟該拿的獎,萬寶基本都拿過一遍了。
諸如《獅子王》、《貓和老鼠》等作品在上映或播出的時候,基本都是橫掃各類獎項獎杯。
以安妮獎為例。
不是《海綿寶寶》需要這個獎來提升名氣,而是這個獎需要《海綿寶寶》來提升含金量。
因果關係可不能搞錯。
真把萬寶和顧淼惹毛了,哪天直接宣布退出該獎項的讚助和角逐,你猜到時候誰最著急?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