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觀眾們很滿意,那就行了。
至於繼續往下播送,會不會再次迎來逆轉,那顧淼也說不準。因為他不知道,經過修改後的《神龍鬥士2》結尾,能否符合觀眾心意。
有一個冷知識!
原版動畫第二季,即《魔神英雄傳2》的故事,其實在後半部分,出現了嚴重的崩壞,也可以說“爛尾”!
沒錯……
魔神英雄傳2最壞的情況,並不是被批評“長得像”第一季,而是結局收尾太倉促,導致很多東西都沒交代清楚。
據傳聞稱。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當時製作組內部,產生了一個關於“作品立意”的疑惑,並且沒有得到解答。
甚至當時的導演,還在後來執筆的小說裡懷疑過,這種機器人作品是不是隻要有“機戰”就足夠了,文戲壓根不重要?
這種糾結,其實由來已久。
在機器人動畫,尤其是《神龍鬥士》這樣的題材裡,製作組經常會麵臨許多困擾。
“文戲是不是太長了?”
“孩子們喜歡看機器人打鬥,是不是得增加機戰時長,避免一集動畫播完,魔神機器人還沒被召喚的窘境?”
你想講好一個故事。
ok!
一集動畫總共就這麼長,如果你擠占了太多時間,那麼問題來了,這一集還會出現機器人大戰嗎?
如果沒有機器人大戰環節,這一集動畫全是主角和幾個配角巴拉巴拉,全程沒有召喚過魔神機器人……
那孩子們會怎麼想?
不僅如此。
在原來的時空中,《魔神英雄傳2》所麵臨的問題,還有一個是“觀眾人群”發生變化,女性粉絲增加。
製作組肯定頭疼!
你說忽視不管吧,好像不行,畢竟女性觀眾也是觀眾,不爭取不行。
可周邊玩具銷售貢獻主力,也就是男性粉絲那邊,也不能忽視他們的存在吧?
夾在中間,兩難啊!
關於這一點,其實顧淼也深有同感。因為在萬寶版《神龍鬥士》播出過程中,他也發現了。
其實女性粉絲不少。
隻是慣性思維作祟,導致大部分人都覺得,沒有女生會喜歡看這種“粗魯至極”的機器人動畫罷了。
當然,知道歸知道。
想讓顧淼放棄周邊衍生品銷售,去迎合誰誰誰的觀看口味,那很抱歉,你太高估顧淼的節操了。
他走的路,跟原版《魔神英雄傳2》完全不同。
原版是周邊衍生品弱勢,更重視往ova、廣播劇等女性粉絲購買較多的商品方向發展。
顧淼不同。
他就隻認玩具,隻認周邊。
什麼ova,什麼廣播劇,什麼bd,這些在國內都行不通。顧淼很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所以不會選擇盲從原版。
正因如此。
他才會對《神龍鬥士2》的結局部分,做出更適合國情,更符合萬寶利益的修改與調整。
爛尾?倉促完結?
那是太監才做的事,這種情況在萬寶,永遠也不會發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