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小林社長不說,他們也知道,作為萬寶遊戲改組後的第一戰,pc版與移動版《神奇寶貝》必須得拿出一份亮眼的成績。
不然的話,顧總那邊怕是不好交代。
幸好,這不算什麼難事。
由於掌機平台的《精靈訓練家》也就是《神奇寶貝》的前身,已經收獲了很多忠實粉絲,pc版與移動版算是“未出先火”。
遊戲還沒發布呢。
在各遊戲論壇及社區內,就已經冒出了大量相關帖子。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關注《神奇寶貝》的玩家都有不少。
在這樣的背景下,萬寶遊戲放出了pc版與移動版《神奇寶貝》的購買鏈接。
《神奇寶貝》是買斷製單機遊戲!
移動端好說,直接上架各大“應用市場”app,用戶選擇付費購買,再下載安裝就完事了。
pc版比較難辦。
國外可以登陸比較成熟的遊戲平台,比如說蒸汽平台、爛橘子平台等等。
而國內的話……
雖然也有類似軟件,比如企鵝自家的遊戲平台,但說句實話,其體係並不是很成熟,付費用戶基數也不夠高。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萬寶遊戲最終決定,在國內單獨搞一個遊戲平台,給用戶提供遊戲購買、下載、更新、售後及交流服務。
e”!
pc用戶可以前往該平台,購買激活《神奇寶貝》pc版,並享受後續更新、dc及售後服務。
聽起來很高大上吧?
可實際上,由於目前的e平台隻有《神奇寶貝》一款遊戲,所以這玩意,其實就相當於《神奇寶貝》啟動器了。
對於這個莫名其妙的“bg”平台,在pc版發布之初,並沒能收獲玩家們的好評與喜愛。
這很正常。
畢竟玩家隻想下一款遊戲,誰會喜歡捆綁遊戲平台?不過看在《神奇寶貝》的份上,大夥也就咬牙認了。
遊戲售價並不統一。
國內pc版與移動端定價是28元,國外則根據實時彙率及當地物價水平,略有波動起伏,總體來說差不太多。
pc版上架首日,在國內隻賣出了一萬多份,但在國外,尤其是歐美及霓虹等地區,累計銷量破10萬份。
隻能說,大獲成功!
這還沒算移動版,雖然手機平板等用戶,可能不太喜歡《神奇寶貝》這種養成策略類遊戲,但累計銷量也不算差。
零零散散全加起來。
pc版與移動版首日的銷售額,竟然達到了一百多萬,單位是美元!
“還可以啊……”
收到這份成績彙報的顧淼,摸著下巴思考道:“扣除稅收和運營成本,一天一百萬美元,一個月就是三千萬美元,一年就是3.65億美元。”
發財了呀!
如果能天天賣出這麼多份遊戲,顧淼都不用拍動畫了,直接窩家裡混吃等死就行。
可惜,這是不可能滴!
一款遊戲的生命周期,尤其是買斷製遊戲,基本都不長久。除了給他愛5那種bug外,其他遊戲頂多賣三個月就涼了。
大膽一點……
或許不用三個月,頂多賣一個月就銷售飽和,打折都沒人買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