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釘攢玉戶,彩鳳舞朱門。
萬天之都,靈霄寶殿,恢宏壯麗,氣象萬千。
金鐘撞動,三曹神表進丹墀;
天鼓鳴時,萬聖朝王參玉帝。
一名禮官於禦階之上踏前一步,朗聲道:「群神恭迎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一尊身高十丈,渾身神曦環繞,龍氣遊蕩的神隻踏步坐上禦座。
他身披九龍至尊袍,腳踏紫金靴,頭戴天帝冠冕,麵容威嚴,智慧如海的雙眸半掩在冕旒玉珠之下。
玉皇大帝!
玉帝端坐禦座,無量光輝集於一身,微微側目,則普放光明,照燭三界,神通廣大,至高無上。
靈霧飄渺,萬丈之高的淩霄殿中,無數神靈共迎玉皇大天尊。
隻見那大殿兩傍列著四大天師,文武聖眾。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托塔天王,三壇海會大神哪吒,太白金星,巨靈神等分侍左右。
雷部眾神,火部眾神,鬥部眾神等各部神仙也有代表前來。
這排場,比勾陳宮的朝會大很多,這是三界之主的排麵。
此時,一眾禮官和小神拜倒在地,俯首貼耳,星君天王們則躬身行禮,齊聲道:
「吾等拜見:太上彌羅無上天,妙有玄真境,渺渺紫金闕,太微玉清宮,無極無上聖,廓落豁光明,寂寂浩無宗,玄範總十方,湛寂真常道,恢漠大神通........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玉皇大帝端坐天帝寶座,神情平淡,輕抬手掌道:
「眾仙家平身!」
「謝大天尊!」
眾人齊聲謝過,緩緩起身。
太白金星出列,正想彙報什麼,忽有兩道金光射穿鬥府,震動淩霄。
「怎麼了?」
「何方妖孽,膽敢擾動天宮?」
眾神仙一驚。
玉帝視線下移,悄悄開啟天眼,洞察三界,見到花果山石猴降世,眼中閃過一道精芒。
他當然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
知道歸知道,戲還是要演下去。
他高坐天帝寶座,淡淡的道:「千裡眼順風耳,去看看是怎麼回事。」
不提大能有天眼,還可以神遊太虛,其實『昊天鏡』就有洞察三界六道的功能,很多事根本用不上千裡眼順風耳,可作為大組織,三界的政府機構,一點***不可避免。
千裡眼順風耳領命,立刻出門查看,須臾返回淩霄殿,彙報道:
「東勝神洲近海之畔,傲來小國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一卵,見風化一石猴,在那裡拜四方,眼運金光,射衝鬥府。如今服餌水食,已經失去先天之體。」
玉皇大帝淡淡的道:「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
托塔天王:「……」
四大天師:「……」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這還不足為奇啊?
剛出生,憑借本能目運金光,可燭照天界,這是一般的精怪能比的?
這是妥妥的異數,怪胎啊。
而且,花果山,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地仙界最頂級的洞天福地,早早被某個佛門大佬占據了,這件事在很多大能眼中也不是秘密。
這波肯定是佛門要搞事情啊……
淩霄殿上,氣氛有幾分微妙。
中高階的神仙知道一些內幕,但見大天尊刻意忽略了石猴的異常,他們心領神會,就當作啥事也沒發生。
那些小神小仙,不
明真相,也就稀裡糊塗的隨大流了。
石頭本身都能夠成精,從石頭中蹦出來一隻猴子又有什麼好奇怪的?
神話世界,最不缺的就是那種稀奇古怪的精怪了。
這合理嗎?
這恒河裡……
眾仙都知道,一隻普通的精怪不應該搞出這麼大的動靜,這異象,都堪比一些生而金仙的先天大神了。
可玉帝故意不提,他們也不會多嘴。
天庭早朝在有些微妙的氣氛下,有條不紊的進行。
石猴出世的動靜頗大,天地異象,讓三界各處也產生了一些波瀾。
「花果山上那顆九竅仙石破碎了,從裡麵蹦出來一隻猴子。」
「有趣,佛門的布置?」
「那塊仙石疑似女媧娘娘補天時所遺留,來頭不小,福緣深厚,神話時代剛剛開啟,佛門在圖謀什麼?」
「根骨絕佳,又是一個降龍羅漢?」
一眾大能神遊太虛,一縷神念降臨至花果山外圍,觀察那隻石猴,或投下一縷化身,屹立在海岸邊,好奇的往島內張望。
花果山作為地仙界東勝神洲最頂級的洞天福地,曾有不少人打過主意,想要入主,但最後都铩羽而歸。
每次有人快成功了,都會遇上意外,無疾而終。
詭異的是,一些妖魔卻不受影響。
花果山上沒有什麼成了氣候的大妖怪,隻有一群剛通靈智的猴子精,但花果山周邊卻有大量妖怪盤踞,能湊齊幾十路妖王,小妖的數量更多,起碼在十萬以上。
而每當有強者想過來斬妖除魔,都會離奇的越走越遠,始終無法靠近花果山一帶。
種種不合理之處,引起多方好奇,各種試探。
最後消息走漏,說這裡疑似是某位佛門大佬的手筆。
後麵探究的人就少了,但各方勢力都對這裡保持著一定的關注。
石猴還不知道自己引起了一眾大能的窺視,出世後,他抓耳撓腮,左蹦右跳,拔瑤草,嚼靈芝,啃壽桃,飲清泉,沾染了後天之氣,種種神異內斂,一身磅礴的精氣神元沉寂了下來,鎖進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中,無法輕易調動。
隻有踏上仙途,得修煉之法,這些仙基精元才能釋放,助他一飛衝天。
他眸中金光散去,先天神力深藏,變成了一隻普通猴類,光看外表,也就比普通猴子精俊美、矯健一些。
無聊之下,他跳下隱隱彙聚天地造化的山巔頂端,入了山林。
這下他連仙桃靈芝也吃不上了,隻能啃普通瓜果度日,愈發平凡。
一眾大能觀察了這頭石猴幾日,不知其何時能踏上道途,也沒見佛門的強者出麵引導,漸漸失了興致。
先走了,後麵有機會再看看。
有人正準備離去。
這時,一朵五色祥雲飄來,雲頭上站著一個滿麵紅光,身披灰色道袍,珠光寶氣的胖道士。
胖道士脖頸上掛著一把長生鎖,挺著大肚腩,搖頭晃腦,觀察石猴,掐指一算,道:
「貧道來算算,花果山,天產石猴,不入十類之中,不達兩間之名,屬於先天之聖靈,根骨絕佳,和西方有緣,有望成為佛門護法神……就這?
似乎不值得一位佛門聖人重點關注啊。」
眾人心中一動。
赤腳大仙腰懸寶籙,體繞瑞靄,身材昂然,風度翩翩,好奇問道:
「道友,何為不入十類之中,不達兩間之名,又怎知這是聖人手筆?」
「周天之內有五仙,乃天地人神鬼;有五蟲,乃贏鱗毛羽昆,此十類也,有兩間,陰間幽冥,
陽間人世。
這猴子可了不得啊,乃混世四猴之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根骨天賦不在二郎顯聖真君之下,有望成為一代準聖巨擎啊!可惜,佛門下手的太早,如此天驕……」
胖道士油光滿麵,侃侃而談。
一眾大羅金仙也聽的津津有味,肅然起敬。
赤腳大仙頻頻點頭,恍然大悟,忍不住讚歎道:
「道友精通天機術算,博古通今,法力高深,讓人欽佩,敢問道友名號,仙鄉何處?」
「道友有些麵生,恕在下孤陋寡聞,竟不曾聽聞您的名號。」
「道長是何方人士?」
一些大能也開口詢問,神色恭敬,如見前輩高人。
胖道士紅光滿麵,擺了擺手,道:
「貧道法號段德,俗名曹雨生,乃一鄉野散仙,一直閉門造車,修野狐禪,見識粗陋,難登大雅之堂。
承蒙少數山野同道厚愛,尊呼一聲渡劫天尊,名不副實,不敢托大,讓眾位見笑了,直呼貧道段德就行。」
「原來是渡劫天尊,失敬失敬。」太乙真人客氣的拱拱手。
在道門,最低也要是大羅金仙才可稱天尊,通常還得是老牌大羅。
自吹自擂,自封的另算。
「天尊法力高深,能耐萬古寂寞,低調避世,一心求道,讓人欽佩。」
「曹天尊,久仰久仰。」
一眾大能都很給麵子,對胖道長一陣吹捧。
他們看不出花果山到底是哪位佛門大佬的手筆,也不知石猴的具體情況,這位胖道長卻一清二楚,他說的話很有條理,絕非胡言亂語,能有如此見識,自然不是等閒之輩。
對方身上的氣息,也是大羅之數。
赤腳大仙還沒忘了正事,一番客套後,追問道:
「敢問曹天尊,何為混世四猴?」
「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鬥。
第二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
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第四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
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中,不達兩間之名。」
段道長對答如流,脖頸上掛著的長命鎖仿佛更亮了,「長命富貴」這幾個吉祥文字散發出如意寶光,讓他看起來更加貴氣,和善。
「這麼說,那石猴就是靈明石猴?」
「原來還有這等來曆和說法……」
「長見識了。」
一眾大能紛紛點頭,不愧是一代天尊,果然見多識廣。
混世四猴之說,他們聞所未聞。
太乙真人搖著蒲扇,一臉疑惑,道:
「段道長,不對吧,這混世四猴,似乎沒你說的那麼神奇啊。」
話語一頓,他拿扇子指著花果山上的一群猴子,補充道:
「諸位道友請看,那花果山上就有三隻通臂猿猴,兩隻赤尻馬猴,沒看出他們有曉陰陽,會人事,拿日月,縮千山的本領啊?」
「對啊,我才想起來,本座還養過一隻通臂猿猴,是有些神異,可絕對沒有摘星拿月,移山填海的本事。」
「段道長,你在瞎說吧?」
赤腳大仙,太乙真人,呂洞賓等人紛紛提出質疑,天尊都不喊了,看著胖道長的眼神像是在看江湖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