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爽朗道:“通判有話,但說無妨。”
宗澤道:“前幾日,青州知府來了封書信,道是要清剿境內山賊,兵力不夠實用,借了本州兵馬提轄孫立,並一千兵去。你既然是陽穀人士,到此地來,必曾經過青州,卻不知那裡剿匪情形如何?“
曹操皺起眉毛,探過身子,低聲道:“若說此事,武某的確知道一二,聽聞青州被二龍山、桃花山兩股強賊打破,擄掠府庫而去,青州兩個武將,一個呼延灼、一個孫立,都被擒去了山上。”
宗澤微微一驚,搖頭道:“那呼延灼本事我雖不知,但他既然是呼延家的後人,想來總不至太差。至於孫提轄,老夫再了解不過,就算草寇有千軍萬馬,憑他一條槍、一條鞭,誰能留他?”
曹操歎道:“宗通判或許不知,那二龍山有兩個奢遮角色,一個是花和尚魯智深,此人落草出家之前,乃是小種經略相公帳下的提轄,一身本事經天緯地。隻因汴京高太尉的義子對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的妻子起了歹心,高太尉便要暗害林衝,魯智深仗義救下林衝,卻也因此惡了高太尉,屢屢使人相害,這和尚隻得逃走在江湖上。通判啊,我隻可憐這般猛將,本該為國家出力,如今卻……唉!”
他說到這裡,故意歎息了一會,繼續道:“第二個頭領,乃是楊家將嫡傳後代,楊懷玉之孫,人稱“青麵獸”楊誌,此人本來是朝廷軍將,也是被高俅欺壓,方才無奈落草。隻這兩人,任何一個都有單拿孫立的實力。”
幾個兄弟在門外曬太陽,聽著屋內談話,聽到這裡,周通再也按捺不住,叫道:“除了二龍山兩個外,那桃花山俏郎君周通,也堪稱是青州一帶著名的狠人,幾場惡仗都是此人主打,人都稱他做“小霸王”,那雙鞭呼延灼,鞭法震古爍今,卻也不免栽在此人手中。”
也虧他乖覺,竟然還聽懂了曹操弦外之音,話音方落又急忙補充道:“對了,聽說此人也曾立誌報國,隻因奸臣太多,才無奈落草。”
曹操也沒料到這廝居然還是把雙刃劍,眼角抽了抽,強笑道:“不錯。”
宗澤聽了,眉頭皺紋愈深,痛惜道:“果然強中自有強中手,老夫本道孫提轄剿匪不過手到擒來,誰知賊中竟有這等人物!似那周通這等好漢,不能為國效力,皆是我等官吏之過也!”
曹操深吸一口氣,努力把話題拉回正軌,沉聲道:“宗通判既然提到青州戰事,武某也不妨多說幾句,據武某所知,這次打青州,隻不過是個開始。”
宗澤一驚,連忙抱拳道:“願聞其詳!”
有分教:允兒妹妹學烹茶,忙去忙來近晚霞。說客口中焦似土,老夫心事亂如麻。
------題外話------
昨天兩篇章節的內容進行了較大調整和更新,不在群裡的朋友請記得重新下載一下。
這個經曆很愉悅:這是我的文字生涯第一次心甘情願的修改。
以往我做廣告嘛,寫文案寫方案,被要求修改簡直是家常便飯。
每一次都不那麼甘心情願,總覺得客戶他又不是終端消費者,他的思路未必就對啊,如果終端消費者覺得不好,我改起來才心甘情願。
求錘得錘,終端消費者親自提出質疑了。
入行的時候,師父教我:寫字有寫字的規矩,文字的意義不是自嗨,而是精確傳達內容。我很讚同這一點,這也是我的專業態度。
關於大家質疑的那段情節,其實我也有我的想法邏輯,但是沒能很好地傳達出去,那就說明,要麼文字不對,要麼邏輯不對。
仔細研究後,我判斷應該是邏輯不對——
小說的本質是以筆墨建立一個世界,讓內中人物去演繹自己的悲歡離合,但是這一次呢,推進的確有了刻意,打破了信念感。
也請見諒:之前有存稿時,就像牛一樣有個反芻的空間,很多章節發布時,要遠比初稿合理、精彩。
最近存稿告罄,現寫現發,少了回味和思考的餘地。
這個問題我準備通過下周快速建立起龐大的存稿庫解決。
最後:感謝每一份鼓勵,感謝每一個意見。
如果這部作品最終能讓我自豪,是因為有你們共同打造。
感謝觀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