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棟大廈也不能說完全像倫敦碎片大廈,相似度大概在60左右,外形有些類似,都是下寬上窄,最後的頂部塔尖逐漸消失在空中,就像高桅橫帆船的桅杆。
不過,這棟大廈比倫敦碎片大廈要更加的好看,它的高度也高了將近一倍,兩者之間又有著天壤之彆。
這也難怪蘇城一時想不起來是哪棟大廈了。
倫敦碎片大廈在歐洲雖然出名,但是在華夏的知名度算是比較一般了,特彆是那些沒有去過倫敦的。
去過倫敦的人肯定認識,但是蘇城可沒有去過。
而且倫敦碎片大廈的高度,也不過是3096米而已,在當時的全世界,高度都排不上名。
儘管如此,倫敦碎片大廈的顏值,還是值得蘇城認可的。
按照小艾的資料,倫敦碎片大廈在2008年才開始建設,等建好的時候,已經是2012年了。
而現在不過是1979年而已。
也就是說,貝先生設計的這棟大廈,哪怕建設了,也不會有人說它抄襲了某棟大廈,因為這就是首創
由此可見,在沒有參考物的情況下,貝先生的團隊能夠設計出這麼一棟在這個年代有這樣顏值的大廈,足以說明了貝先生以及他團隊的能力是有多強。
“我們的理念就是運用精密複雜的玻璃幕牆,這個極富表現力的建築立麵由成角度的窗玻璃組成,同時反射光線,改變天空的變化模式,這種立麵處理可以讓建築形式根據香江天氣和季節的不同而發生改變。
這個建築將彌補基地不規則的形態,每一寸表皮都是由外向內傾斜並依次向上生長的玻璃薄片覆蓋,最後組成一個晶瑩剔透的玻璃金字塔,最終塔頂的玻璃板將互不接觸,形成一個開放空間,開放式頂端,則是為了避免隔絕大廈與大自然的互動,使大廈可以“自如地呼吸”。”
在蘇城仔細觀看設計圖的時候,貝先生繼續解說道。
蘇城點了點頭,對於貝先生的設計理念還是很認可的。
“貝先生,我有個擔心,你也知道,香江是一個台風比較多的城市,每年基本都會遭受台風的襲擊,像你設計的尖頂上的那些建築,能頂的過大台風的摧殘嗎”蘇城指著尖頂上那些鏤空的建築,情不自禁地問道。
香江的台風,他也經曆了很多場。
特彆是在去年的時候,一場特大台風,更是正麵襲擊了大嶼山那邊,讓大嶼山損失嚴重。
而在前幾年的時候,一場大台風也襲擊了香江市中心,當時蘇城也是親身經曆了,香江市區許多粗壯的大樹,都被台風刮得連根拔起,由此可見,這大台風的風力有多強悍了
現在也已經是5月中旬了,台風季也差不多要來了。
所以,蘇城便有了這個擔心。
這可是他的錢,實實在在的幾十億資金,不能疏忽大意。
雖然貝先生是這個行業內的專家級人物,但蘇城擔心他對香江不夠了解。
否則的話,大廈建造起來之後,卻發現還有多種問題,那時候就麻煩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