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內憂外患_風起明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風起明末 > 第四百四十章:內憂外患

第四百四十章:內憂外患(2 / 2)

胡知禮從懷中拿出一份文書,雙手握持而後將其放在了桌麵之上。

“兩地的民變都已經安排好了。”

“江西去歲受災嚴重,又連遭兵禍,百姓流離失所者眾多,各地營鎮兵馬為馳援南京幾乎損失殆儘,使得江西仍然殘存著不少的起義軍。”

“鄉野市井之間民怨積壓已久,隻需一點火星便可引發燎原之火。”

陳望拿起胡知禮呈遞上來的名冊,緩緩的審閱著。

這些名冊上的人,他都具有印象,情報司此前就已經將不少人的信息呈報上來,眼下這份名單,隻是此前那些人的彙總。

名冊之上,記載著各路義軍,還有他們將要扶植的潛在民變領袖的各樣信息。

從年齡,父母、宗族,家境,婚嫁情況,一應俱全。

總人數多少,青壯老弱各有多少,可戰之兵,武備多寡也都是詳細的記錄著。

說完江西之後,胡知禮有些猶豫。

“湖廣這邊,南部並沒有經曆過什麼太大的災禍,因此發起民變可能難以掀起風浪。”

“而且江西也有同樣的情況,雖然江西能夠掀起一場規模超過十萬人以上的民變。”

“但是朝廷禁令放開已久,各城各州官紳豪強大練兵馬,如今各州縣團練已成氣,恐怕難以像是孫啟運在河南那般勢如破竹,一路縱橫……”

“我知道。”

陳望抬了抬手,打斷了胡知禮的言語。

“所以我也沒有將希望寄托於這些民變的身上。”

“今時不同往日。我們需要的——”陳望微微傾身,明亮的眸光在他的跳動,“不過是個師出有名的由頭罷了。“

“一個能讓我們能夠名正言順,冠冕堂皇進入這兩省的由頭。”

胡知禮眼神微凝,他是一個聰明人。

隻是因為一直以來的慣性思維,讓他難以想到很多的東西。

陳望的這一席話,讓胡知禮原本有些疑惑的心緒瞬間變得清明了起來。

等到他們大軍壓入江西、湖廣兩地之後,到時候戰事、情況是什麼樣子,那還不是他們說的算?

一旁的馬玉瑛也同樣明白了陳望的意思。

漢中鎮的情況,陳望並沒有對於馬玉瑛有多少的隱瞞。

畢竟馬玉瑛,將來是會陪著他一直走下去的人。

所以馬玉瑛已經知曉了很多陳望做過的事情。

馬玉瑛並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在軍事指揮上,她的天賦甚至比她的哥哥馬遠山更為優異,雖然還不足以帶領一師之兵,但是能力也足以勝過尋常的營將。

馬玉瑛很早便已經從四川到了漢中,婚禮的時間也是因為陳望在外所以耽誤了下來。

馬玉瑛在漢中鎮時,很多時候都呆在漢中鎮的中軍部分設參謀司內。

因此在戰略上的眼光,早已經是今非昔比。

“進入湖廣、江西兩地容易,但是想要接管這兩地確實不甚容易。”

“這些州縣的官員不會放任義軍入城,同樣也不會放任我們入城。”

馬玉瑛所說的情況,是如今大明各地的實際情況。

明末之時,因為糧餉短缺的原因,加上軍將的縱容,所以大多軍紀敗壞。

所以在明末的時候,常常流傳一句俗語。

賊來如梳,兵來如篦。

篦是用竹製成的梳頭用具,中間有梁,兩側有密齒,比舊時木製的梳子更密。

這句話的意思,自然是說官兵搜刮的比賊寇更狠。

所以很多時候,州縣的官員會在官兵來到的時候緊閉大門。

陳望當初跟隨曹文詔時,很多時候都遇到這種情況。

最為惡劣的是,有一次在山西盂縣進剿,軍中糧食短缺,他們向盂縣要求輸送糧食。

盂縣不僅不給予糧食,甚至還在城上發炮,打傷了前去要糧的軍士。

“現在這些事情……”

往昔不好的回憶湧上心頭,陳望眼眸之中的冷意也是越發的深重。

“已經由不得他們了。”

“文官趾高氣昂的時代,很快就將過去。”

陳望抬起頭,目光向著右側頭去。

右側的兵器架上,孤懸著一柄寶劍。

黃緞龍紋錦套裹住大半個劍身,唯餘一縷劍穗垂落。

陽光透過帷帳照射而下,在鑲嵌寶石的劍柄上流轉生輝。

“不過,四川還是要出兵。”

陳望點了點地圖上六大宣慰司的位置。

“六大宣慰司的整編要加快一些了。”

“石柱編練兩師十二營,合計戰兵二萬四千人。”

“永、保兩司同樣編練兩師十二營,酉陽編練一師,榮美和思南合流,也編練一師。”

“六司底下應該有不少的青壯,不足的兵額,直接征募,征募的標準與漢中鎮相仿,不過也需要因地製宜。”

胡知禮計算了一下,回答道。

“六大宣慰司共編六師二十四營,兵額七萬兩千人,應對四川的變局應該足夠了。”

胡知禮沉吟了一下,繼而說道。

“不過宣慰司總體的武備不足。”

宣慰司畢竟不是朝廷的正規軍,本質上的兵馬還是土司的私兵。

所以朝廷不會允許土司擁有太強的實力。

哪怕是石柱這些一直以來都站在朝廷一方的土司,朝廷也隻是稍微放寬一些政策。

六大宣慰司的軍兵披甲率還不到三成。

很多時候,朝廷征調土司兵後,才會發放盔甲,讓他們戰時使用。

這也是為什麼,曆史上秦良玉領土兵三萬,卻敗在了張獻忠手下的重要原因。

陳望微微頷首,這確實是一個問題。

羌兵和鬆潘衛軍雖然披甲率同樣不高,但是青海蒙古的武備確是頗為精良。

而且李自成也有可能派遣一支偏師與其合流。

若是土司兵的武備太差,恐怕在戰場之上傷亡會比較嚴重。

六大宣慰司的兵馬基本都是老卒,紀律嚴明,同鄉同族,善於山地作戰,戰力彪悍,日後進軍西南,無疑是最好的助力。

這樣的精卒如果因為缺乏武備白白折損良多,確實太過於可惜。


最新小说: 盜筆:從大清開始的盜墓生涯 我一道士,隨身帶隻女魃很合理吧 覺醒雙職業的我無敵了 清冷美人?不,他是頂級魅魔 重生之回到地球 異世為盜 武俠世界,女友好像是真女主誒! 重生僵屍世界:開局就祭萬魂幡? 逆天魔尊:重生歸來,鎮壓萬界 大明紅樓,詩山詞海,紅袖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