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充的厚禮,楚天秀的確笑納了,也的確重用了王世充,讓他成為了洛陽的執掌者。不過與此同時,楚天秀直接借用皇室的正統名分,拉攏了他的不少手下,瘋狂的往他的身邊摻沙子。
王世充這人本事雖好,但為人卻心胸狹窄,嫉賢妒能,隻願相信自家的親族,使得不僅洛陽城內,有一個看似服從與他,但暗地裡隨時可能捅他一刀的獨孤閥閥主獨孤峰,甚至還策反了王世充麾下的大將楊公卿,讓他成為自家手下的暗子。
在這種情況下,寇仲投靠王世充的事情,已經算是一件小到不能小的事情。若非寇仲貌似跟楚天秀乃是自幼好友,一直深受楚天秀的信任,那麼他都不會在此時將這事告知於楚天秀。
“寇仲成了王世充的軍師?哈哈,不錯!這樣一來,李密怕是就會憑空減少三成勝算。行之,接下來,江都的政務還是由你來掌控,我要親自率兵揮兵北上!對了,既然寇仲已經成了王世充的軍師,那麼他的那個巴陵郡太守的職位,便直接摘了吧,該任左孝友為巴陵太守,讓他到那裡之後,以巴陵郡為跳板,伺機而動,掃平蕭銑餘孽!”
楚天秀聞得此事之後,不由得心中一喜。
他原本還有些奇怪,寇仲為何在巴陵郡那裡乾的好好的,幾乎已經將蕭銑逼上了絕境,但卻突然之間扔下了自家的事業,消失不見了,卻不想他竟是前往洛陽,加入王世充麾下了。
這件事的確有些出乎常理,但卻的確符合寇仲的心性。畢竟寇仲,徐子陵跟李密,可是有化不開的血仇的,以至於這二人頭上,現在還背著一道來自於李密的追殺令。
這很好。
縱然在他眼裡,隻要李密跟王世充兩人兩敗俱傷,但都不足為懼。
但以這兩人的本事和能力,那麼李密若是勝了,那麼他還有幾分能在接下來的局勢裡跟楚天秀對弈一二,具有幾分翻盤的可能。但若是王世充勝了,卻依然隻是楚天秀的口中肉,嘴中食。
寇仲的心性,楚天秀的確信不過。但是他的本事,尤其是他在軍事上的才能,楚天秀卻還是能夠信得過的,而有了他的參合和攪局,足以抵消掉李密的優勢,讓這一場洛陽之戰變得更加有看頭。
“卻不知主公這次需要多少兵馬?此時我軍兵力雖多,但卻要分守各處,已經有些捉襟見肘,恐怕最多也就隻能抽出五萬兵馬。若是再多,就得從江東,山東,江淮等地抽調了。”
楚天秀要打算親自統兵北上的想法,並不出乎虛行之的意外。洛陽乃是大隋帝都,情況不同,必須由楚天秀親自動手將其拿下,方才能省卻一些大麻煩。但此番征戰洛陽的兵馬數量上麵,卻還讓虛行之感到些許遲疑,因為此事的楚天秀麾下兵馬雖多,但是一部分是由李靖統帥,用來鎮守山東,對抗竇建德,一部分是由秦瓊統帥,用來鎮守江東,剿滅沈法興餘孽,還有一部分是由桂錫良統領,鎮守淮南,征討杜伏威的餘孽。
除此之外,楚天秀更是要在江都城內,安置一部分可靠的兵力,以免那位小皇帝得知江都城內空虛之後,起了一些本該有的心思,以至讓雙方都有些難堪。
在這種情況下,楚天秀若是想要動手大軍,的確讓虛行之感到有些為難。
“大軍?不,不必了!我隻需要動用兩萬禁衛軍,然後在屯兵徐州之後,跟來護兒麾下的三萬驍果軍合兵一處,便足以應付洛陽局勢了!”楚天秀擺了擺手,渾不在意的說道。
虛行之聞得此言之後,目光一凝,立即想要勸說什麼,不過在他看到楚天秀那渾不在意的神情,以及他那一身堪稱天下絕頂的武功,便沒有多說。
在名義上麵,來護兒的確也是楚天秀的麾下,不過他這人乃是真正的大隋忠臣,對大隋皇室忠心耿耿,一直都是奉皇令而不奉楚天秀之令。這些時日之中,他之所以率重兵跟李密決戰,要跟其拚個你死我活,乃是因為他想要擊敗李密,打通一條從江都到洛陽的通道,使得江都的小皇帝可以遷都會洛陽,恢複大隋正統。
但是來護兒這位大隋名將的想法雖好,但因為江都城內有楚天秀這位“忠臣良相”的存在,使得他太心急了一些,使得他抵達徐州之後,便放手一搏,想要儘快擊潰李密,逢迎天子還都。
可惜李密也同樣是當世的兵馬大家,並非一個易於之輩,在他察覺到了來護兒的急迫之後,便立即設下陷阱,以至於讓來護兒先勝後敗,將其重創,以至於讓來護兒麾下的十萬大軍折損過半,僅剩下了三萬殘兵。
不過在這一戰之後,李密的本錢終究不夠,麾下的兵馬不像來護兒麾下的大隋驍果軍一般的精銳,使得他雖然獲勝,卻也僅是一場慘勝,否則他這位原本的當世第一諸侯,也不會像現在一般的捉襟見肘。
楚天秀前往徐州的目的,並沒有明說,但虛行之自然明白,楚天秀乃是為了奪權而去的,自然會讓虛行之心中生出些許不安。
敗軍之將,何以言勇!在來護兒兵敗徐州,幾乎已經一蹶不振的前提下,楚天秀縱然出手奪權,將其貶斥,卻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不過率兵奪權這種事情,終究還是有一定危險的,很容易便會收權不成,反被亂軍反噬。不過今日的楚天秀已經將武功練到登峰造極的程度,縱然在萬軍之中,也能保得自家的安全,使得他的奪權之舉,或許可能會有成與不成的結果,但卻至少也能保證自家的安全,否則虛行之怕是要在此勸諫一二了。
------題外話------
(今天這情況的確是我過分了,僅此一例,僅此一例啊。今天我會四更加更,抱歉了,抱歉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