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大姐特意來鉛山找張安平,主要原因是曾墨怡轉述的情報中,張安平希望就聯係人的人選跟組織上進行一次溝通。
所以組織特意將錢大姐派了過來。
在最初接納了張安平以後,組織上的擔心其實跟錢大姐一致,總擔心張安平年輕氣盛,做事時候意氣用事——最開始出現的幾次事情,張安平給組織的印象是年輕人做事不計後果。
這不是批評或者貶義詞。
就如最初的營救尹黎明。
說一句殘酷的話,在地下戰線,隱秘身份的同誌比暴露的同誌更有價值,這句殘酷的話的背後,意味著為了潛伏的同誌,已經暴露身份的同誌,絕對不能因為營救對方而出任何問題。
殘酷的事實是:放棄!
很冷酷,但這就是殘酷的情報戰場。
殘酷,是為了更多同誌的安危負責,一個潛伏起來的同誌,他所提供的情報,會關係著更多更多的人。
偏偏張安平做的事,在組織看來就是年輕人熱血。
一個冒著危險去營救自己同誌的同誌,是值得信任的;
且年輕人就該熱血!
可是,這就是殘酷的情報戰線,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同誌被折磨、甚至於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同誌死在自己眼前乃至於親自作為劊子手,去屠戮自己的同誌——這就是潛伏人員所需要麵對的殘酷!
張安平營救尹黎明,出發點不可指責、也不能指責,但作為一個潛伏的情報人員,這就是失職。
對自己的不負責,就是對無數同誌的不負責。
所以,組織上才對張安平始終不放心。
但當張世豪這三個字逐漸成為了日本人的噩夢以後,組織上再無這般的顧慮了——因為張安平已經用能力證明了自己有足夠的底氣為他自己的行為去兜底!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錢大姐改變了看法,也代表著組織上改變了對張安平的看法。
二號情報組建立、老岑出任負責人、隨後張安平成為負責人,這都是組織看法改變後自然而然的結果。
所以,當曾墨怡轉述的情報中,有張安平需要跟組織就聯係人問題進行協商的條件後,組織上便將忙碌了一年多的錢大姐又派了過來。
此時錢大姐已然同意了張安平的計劃,自然需要知道張安平為什麼就聯係人問題進行協商。
“我想讓林楠笙做我的新的聯係人。”
張安平的聯係人是老岑,但因為工作的問題,老岑現在不能離開上海,前段時間張安平一直在亂跑、沒有固定的辦公所在,所以組織上暫時沒有安排新的聯係人,不過聯係人問題已經在考慮了。
可很難有人滿足這個要求。
張安平的身份太特殊了,特殊到聯係人問題是老大難——除了老岑,組織上根本想不出誰還能作為這重要的橋梁。
而錢大姐的傾向是在張安平的嫡係中找一個同誌,讓對方擔任聯係人這個角色,但為了安全性,錢大姐希望采取投信的情報傳遞方式,杜絕聯係人跟張安平見麵的可能。
這個想法她跟張安平溝通過,張安平並沒有直接答應下來。
他做事有時候會特彆激進,有時候不免會直接介入到指揮中,這是他做事的風格,所以需要一個完全信任自己的同誌。
可他目前始終沒有最好的人選,他甚至想實在不行將明台調回來在自己的手下,由他來當這個聯係人。
明台畢竟是某個時空片段的主角之一,張安平信得過主角。
而這次在重慶,在侍從室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了被自己安排到延安去潛伏的林楠笙。
林楠笙是他的學生,也是某個時空片段中的主角,而且林南笙被“抓”,也符合自己黑化的過程,最關鍵的一點是:
林南笙被捕以後,他可以用儘代價去營救他,然後再給他東山再起的機會。
而這種行為非常符合一種人設:
老師保護學生的人設!
以後哪怕是林楠笙再出“問題”,張安平對他的保護,也不會解讀為通共,隻會被認為是對學生的保護而被蒙蔽!
即便對手以此為由來攻訐自己,在某人眼中,也符合情理,畢竟某人對親自帶出來的黃埔學生,向來是寬容有加,說不定還會共情。
錢大姐聽完張安平的要求後本能的皺眉:“林楠笙,不妥當吧?”
她當然信任林南笙,作為軍統諜網在延安的負責人,林楠笙以八路軍乾部的身份,在延安如魚得水——張安平對延安滲透數年營造的龐大的諜網,看似朝氣蓬勃,但實則一切儘在掌握之中。
可根據張安平的安排,林楠笙的撤離,必須是伴隨著軍統在延安的諜網被悉數摧毀,如果換個人過去,能保證這張儘在掌握之中的諜網順利被摧毀嗎?
“延安那邊,可以收網了——”張安平凝聲道:“正好趁著這一次,營造出一個林楠笙被捕後起義的假象。”
“未來如果出了紕漏,可以以此為據。”
“另外,這件事我希望由您來負責。”
錢大姐一愣:“我負責?”
剛才的談話中,張安平就說過要樹一個擊敗了張世豪的正麵形象,現在錢大姐終於明白,張安平口中的這個人,竟是她!
錢大姐不解:“為什麼是我?”
“首先,您跟我合作的次數多,可謂是最了解我的人。”
“其次,如果是你抓住了我的破綻繼而擊敗了我,符合我突然間轉性的變化。”
張安平跟徐百川為什麼能成為兄弟?
除了救過徐百川數次之外,最大的因素是兩人都有共同的語言。
淞滬會戰前,張世豪在地下黨中聲名狼藉,一個斬草計劃甚至稱得上是殘酷至極。
可抗戰全麵爆發以後,張世豪能放下仇恨,在跟地下黨的屢次合作中不使絆子,這也是他跟徐百川最像的地方,兩人就這麼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摯友、生死相托的兄弟。
哪怕張安平進到了防共委員會,徐百川也隻是嘲笑張安平,從不相信張安平會在戰正酣的時候對友軍下手。
事實上,張安平也沒有辜負徐百川,皖南事變之際,彼時的忠救軍正跟新四軍合夥洗劫日軍的軍火——麵對對新四軍下手的軍令,張安平做到了儘可能的拖延,沒有下達讓忠救軍火拚新四軍的命令。
而徐百川也堅守本心,麵對來自戴春風的命令,也以撤離、並在事先告知等手段,沒有將友軍坑死。
甚至在撤離前還打了一波反擊。
也是因為這個,他被暫時撤去了忠救軍總指揮的職務。
張安平如果突然改變,在徐百川的視角中是不符合常理的。
可是,如果在延安的心血被毀,張安平帶著仇恨做事,這符不符合常理?
完全符合!
最關鍵的是錢大姐——錢重文跟張世豪數次合作,算是過命的交情吧?如果她主持了反諜工作,摧毀了張安平辛辛苦苦在延安構建的諜網、在新四軍構建的諜網,心理上的嚴重落差讓張世豪一改態度,合不合理?!
合情合理!
聽完張安平的分析後,錢大姐認同了張安平的說法,但依然感覺到……古怪。
這其實類似於向組織要官,對她這樣的老地下黨員來說,著實是過了份、加倍的過了份。
但看著張安平凝重的神色,錢大姐將升騰起的羞愧壓下,認真點頭說:
“我知道了!”
簡簡單單四個字,卻是她的承諾!
張安平暗鬆了一口氣。
他對自己的未來,其實有些隱隱的規劃了——自家現在跟美國軍方糾纏不清,還跟中情局的前身戰略情報局建立了這麼深厚的友情,輕易的浪費掉著實不劃算。
他不是怕功德林,而是覺得自己既然已經有了如此基礎,未來更適合的地方肯定在更需要自己的地方。
可他終究放心不下其他人。
原時空中,作為副部長的錢大姐,在魔難開啟前,冒著巨大的風險保護了老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