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大耳最先成鬼,最先來此,本事高,資曆深,加之常常不顧國師法令,出去吸食百姓牛羊馬的精華血氣,壯大自身,因此本領很高。不過這幾名鬼都對這封大耳很不屑,也對他不聽國師的話,為龜城惹來麻煩一事很不滿。
昌將軍在北邊時戰績出色,比封大耳威信更高,不過他脾氣暴躁,嗜殺成性,沒有仗打,就常常欺淩鬼兵,因此也不討這幾隻鬼的喜歡。
然而軍中的規矩畢竟不同。
無論封大耳也好,昌將軍也罷,都不是他們生前追隨的將領。不過畢竟是將軍,生前也有頗有威勢,死後又同在這龜城安身,這幾名鬼中除了這圓臉的鬼願意說他們的事,其餘鬼都不太願說。
而這兩鬼也不是都乾壞事。
此處距離邊境很近,十幾年前塞北人大舉南下,甚至一度跨過言州、進入禾州,打到了北風關門口,死在這裡的人可不光是大晏人,也不光是大晏人才有資格變化成鬼,雙方生前便是仇敵,死後更是在執念催促下,天然不對付。
龜城的鬼可容不得他們。
加之近兩年來,塞北草原十八部再次往南用兵,聽說便有妖鬼參與。此前常有小妖小鬼越過邊境,一路南下,似是想去雪原,不少小鬼都是在通過這龜城附近的時候被攔下來的。
說起來實在複雜。
“先生……”
身著盔甲的鬼看向宋遊,忐忑的說:“遠安城就在前邊了。”
“好。”
宋遊差不多知道他們的意思。
這龜城確實無需誰來帶路,就在這草原上邊,沿著長城走便能走到,如此望去,也確實已經沒有了大門,誰都可以進。想來這幾隻鬼是聽說自己在禾原降妖除魔的事跡,心中畏怯且敬仰,這才帶自己來,但即使自己說隻是來漲漲見識,也仍難免與城中之鬼有些衝突,他們也怕彆的鬼對他們有意見,覺得他們是叛徒之類的。
“諸位便帶到這裡吧,既然此地無門,是荒廢的官家之地,在下自己進去就好。”
“那便依先生。”
身著盔甲的鬼這才拱手說道。
剛準備離去,又聽這道人喊道:
“請等一下。”
“先生還有何吩咐?”
卻隻見這道人目不轉睛的把他盯著:“聽將軍的口音,像是逸州人,看將軍的樣貌,又有些麵熟,不知生前家住何方?高姓大名?”
這鬼看穿著應當是個校尉。
“回先生,小的生前家住逸都,姓唐名安。”校尉鬼回答。
“唐安……”
宋遊已然露出了笑容。
回憶好像也被勾起了。
“是。”
校尉鬼一時卻不知他是為何。
“將軍有所不知。”宋遊對他說道,“在下下山之前,便在逸州靈泉縣修行,下山第一站便是逸都。”
“那……那便是有緣……”
校尉鬼想起他說的“有些麵熟”,頓時有種類似活著時心一緊的感覺。
若非已無呼吸,呼吸怕也要一頓。
“將軍可是有個弟弟?”
“吾弟名喚唐中!”
“將軍與他長得挺像。”
“從小大家都這麼說!”校尉鬼的語氣有了些變化,“先生……先生曾在逸都見過吾弟?”
“見過。”
“吾弟可還安好?”
“在下離開逸都已是五年前,那時還挺好的。”
宋遊想起了逸都的那名中年人,也想起了那婦人的殘魂執念。
殘魂常在院中唱曲起舞,曲聲哀怨舞姿翩翩,以這種方式盼望著夫君的歸來,是宋遊在逸都最深刻的回憶了。
而那唐中雖然很想借助宋遊之手將自家嫂子留下的殘魂執念除去,再將兄嫂的院落收歸己有,不過宋遊沒有如他所願最後他似乎也放棄了。
至於這人如何……
人性複雜,千人千麵,世事也複雜,宋遊並不想過多評價。
“安好就好,安好就好。”
校尉鬼喃喃自語,像是失了魂。
這時卻又聽道人對他說:
“將軍還有個娘子?”
“先生!先生也見過我家娘子?她怎麼樣了?這些年過得可好?我的死訊可有傳回去?我死前已被提至翊麾校尉,他們可有拿到撫恤?”
“許是當年死的人太多了,似乎並無消息傳回去。”宋遊搖著頭說道,“不過雖無音信,但令正一直在家中等你回去。”
“她……她還沒有改嫁?”
“沒有。”
“她還在等我?”
“在等。”宋遊說,“癡癡地等。”
“……”
身著盔甲的校尉鬼頓時愣在原地。
若非鬼無淚,早已淚滿襟。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