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居民點的敵人數目本來就不多,遭到蘇軍的猛烈炮火打擊之後,更是傷亡慘重。
德軍指揮官剛把殘餘的部隊收攏起來,打算先找個地方休整,等援軍到達之後,再向居民點發起進攻。但蘇軍卻沒有給他這個機會,趁著他們敗退之際,從居民點裡直接衝了出來。
原本就士氣低落的部隊,麵對著朝自己衝過來的部隊,雖然進行了抵抗,但所起到的作用卻是微乎其微,再加上沒有可以用來防禦的陣地,隻抵抗了幾分鐘就潰敗了。
然而就在這些散兵遊勇準備沿著來的土路,逃回自己人的防區時,迎麵又衝過來一支部隊。見到這支部隊的人數,比從居民點裡衝出來的蘇軍還多,德軍指揮官知道再繼續頑抗下去,隻能是全軍覆沒的命運,於是果斷地命令剩下的十幾名士兵放下武器投降。
納佐羅夫原以為自己的部隊肯定要經過一番苦戰,才能全殲這股入侵居民點的敵人。誰知自己剛命令部隊衝上去,有些戰士甚至還沒有機會扣動扳機,敵人就主動放下武器投降了,這勝利來得真是太快了。
索科夫得知進攻居民點的敵人,已經被一營和三營全殲了,在欣喜之餘,還是叮囑葉菲姆和納佐羅夫:“兩位大尉同誌,雖然你們殲滅了進攻居民點的敵人,但敵人絕對不甘心他們的失敗,肯定還會派新的部隊,繼續朝居民點發起攻擊,你們可不能掉以輕心,需要抓緊時間修築工事,同時加強四周的偵察,確保在敵人出現時,就及時地發現他們的蹤跡。”
葉菲姆和納佐羅夫接到索科夫的命令後,果然命令部下抓緊時間搶修工事,做好打防禦戰的準備。剛剛的勝利來得雖然很容易,但等於接下來的戰鬥依舊輕鬆,沒準這裡會遭到敵人的猛烈炮擊和轟炸,如果沒有完善的防禦工事,部隊肯定會付出慘重的傷亡。
葉菲姆安排人員到居民點附近偵察時,想起了那名被德軍殺害的老人,連忙吩咐偵察人員:“在距離這裡幾公裡的路邊,有一位老人的屍體,如果你們在偵察的途中見到了,記得找個地方把他安葬了。”
偵察人員聽後一頭霧水地反問道:“營長同誌,您怎麼知道距離這裡幾公裡的位置,有一名老人被德國人殺害了呢?”
“因為是我親眼看到的。”葉菲姆把自己離開居民點去找人,結果無意中看到德國人殺害了拾柴老人的事情,向偵察兵講述了一遍,最後說道:“他的屍體附近,應該還有一輛滿載柴火的馬車,記得把這些東西送到老人所在的村莊。”
偵察兵本想問問葉菲姆,那個老人是哪個村莊的,但轉念一想,沒準葉菲姆也不知道此事,問了也是白問。隻能寄希望於待會兒為老人收屍時,能遇到老人村莊裡的人,那樣就能順利地把老人的馬車和柴火送回去。於是回答說:“好的,營長同誌,我記住了。”
一營和三營在緊鑼密鼓地加強居民點的防禦時,二營和四營也在瓦夏少校的指揮下,再次奪取了被德軍占領的居民點。
肅清居民點敵人之後,瓦夏就通過電報,把這個好像是報告給了索科夫。
索科夫看完電報,心裡很是欣慰。
他放下電報之後,對卡爾索科夫說:“參謀長同誌,我們旅已經從德國人的手裡奪回了兩個居民點,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勝利,需要立即向司令部報告。”
在蘇軍被德軍大規模殲滅之前,彆說奪取一兩個居民點,就算奪取一兩座不出名的小城市,恐怕也是無足輕重的小戰果。但如今的蘇軍在德軍的打擊下步步後退,能奪回一兩個被德軍占領的居民點或者村莊,就成為了值得炫耀的戰果。
馬利寧接到了步兵旅發來的戰報之後,立即去向羅科索夫斯基彙報:“司令員同誌,步兵旅發來了戰報。他們在擊退敵人對居民點的反擊的同時,又成功奪取了斯基爾馬諾沃附近的一個居民點。”
“嗯,步兵旅表現得不錯。”看完戰報的羅科索夫斯基點著頭說:“已經提前完成了他們的作戰任務,隻要他們能牢牢地守住這兩個居民點,就能牽製住一部分敵人的兵力,讓我們在其它地段的作戰變得更加容易。”
停頓片刻之後,羅科索夫斯基望著馬利寧問:“對了,斯基爾馬諾沃的戰鬥進展如何了,什麼時候能拿下這個最大的居民點?”
“切爾內紹夫的民兵第18師,已經占領了斯基爾馬諾沃的大部分地區,隻有個彆區域還在進行戰鬥。”馬利寧彙報說:“增援斯基爾馬諾沃的敵人的側翼,遭到了普利耶夫將軍的騎兵師的攻擊,正在潰退中。”
馬利寧想到羅科索夫斯基今天關注的重點,是步兵第316師對沃洛科拉姆斯克的反擊,他試探地問:“司令員同誌,不知潘菲洛夫師今天的進展如何?”
“他們的1075團已經成功地奪回了被德軍占領的車站,並準備以這裡為進攻出發點,向城市發起全麵的反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若是潘菲洛夫將軍能奪回沃洛科拉姆斯克,那我們就能獲得一個支撐點,確保現有的防線不會被德軍突破。”
“理論上是這樣的。”羅科索夫斯基盯著麵前的地圖說道:“可是以我們現有的兵力,就算重新奪回了沃洛科拉姆斯克,有能力在德軍的猛攻下,守住這座城市嗎?”
“是的,司令員同誌,您說得沒錯。”馬利寧臉上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沃洛科拉姆斯克失守,就是因為堅守城市的步兵第316師的力量,在戰鬥中被嚴重削弱了。就算他們重新奪回了城市,要想守住也是很困難的。”
桌上的電話鈴聲響起,馬利寧抓起了話筒:“我是馬利寧上校!”
當馬利寧聽電話另一頭的人說了幾句之後,卻是一臉的喜色:“真的嗎?你說的都是真的嗎?那真是太好了!你立即派人為他們充當向導,帶著他們到集團軍司令部來。”
羅科索夫斯基瞥了一眼馬利寧,看到他這個表情,忍不住好奇地問:“參謀長同誌,你這麼高興,是有什麼好事嗎?”
“是的,司令員同誌,的確是好事。”馬利寧向羅科索夫斯基彙報說:“來自中亞的騎兵第17、第20、第24和第44師,即將來到我們的防區。有了這些力量的加強,我們就更有信心擋住敵人了。”
羅科索夫斯基臉上露出了驚喜的表情:“這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馬利寧用肯定的語氣說道。
“那真是太好了。”確認了這個消息的真實性之後,羅科索夫斯基的情緒變得有些激動起來:“就算這些騎兵師,每個師隻有八千人,四個師就是三萬二千人。有了這麼多的兵力,我們不但可以更好充實第一道防線,甚至還能在這些防線的後方,組建我們的第二梯隊,並在必要時,對第一道防線進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