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飛輪效應
十一月中旬,天朗氣清。
有了20名學生兼職的加入,創業基地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每天揀貨發貨忙得風生水起。
黑枸杞蜂蜜水和牛丸米粉套餐一經上線便引發了大規模討論,不僅是在視頻號當中,就連在大學城周邊也很快打開了銷路。
三大平台的吸金效應倒還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流量和粉絲粘性又上了一個台階。
程凱文運營的公眾號影響範圍正在向整個鬆澤區擴展;
張弘磊負責的視頻號開始吸引運動健身和居家生活方麵的粉絲;
app就更不用說了,因為先前做的好物節活動,物美價廉的屬性深入人心,獲得了許多粉絲自發性的分享。
截至目前,發貨地址已經包含了15個市轄區,可以說是覆蓋了整個申城。
“陸總,最近一個多月的盈利情況已經統計出來了!”
錢斌抱著一台電腦,語氣難掩激動。
陸沉的創業思路一直是穩紮穩打,一旦經過前期的細致鋪墊,就會迎來集中式爆發。
並且這種爆發一旦開始,就會像高速運轉的陀飛輪的一樣,進入持續性的正向循環。
“說說看吧。”
陸沉坐在平時小傲嬌經常坐的沙發上。
自從上次沈晚寧和鄒嘉嶼在這裡看電影沒多久,他就在創業基地新增了幕布和投影儀。
現在這個地方已經完完全全可以勝任大小姐的私人影院,還有額外的附加服務,比如零食、飲料還有陸總親手切的果盤。
“好的陸總。”
錢斌把電腦放在他麵前,隨後便開始了詳細的講解。
這一個多月當中,公眾號的廣告費用疊加團購券差價達到了近49萬元;視頻號坑位費疊加傭金超過了56萬元。
app則依托申城居民的購買力來了一波強勢逆轉,扣除運營費用和稅費,吸金能力竟然從吊車尾直接躍居第一,帶來了近80萬元的高額收益。
這也意味著從上學期末到現在,不到五個月的時間,陸沉已經通過最初的伴手禮和玫瑰花,幾乎零成本撬動了300多萬元。
在這個過程中,他還收獲了“政法之光”和“棲木咖啡店股東”的雙重身份,不僅開拓了一座創業基地,還促成了一座現代化的農業產業園。
“好,跟其他幾個人說一下,工資一會兒就發。”
第一次發工資是6000、8000,第二次發工資是5萬、6萬,這一次就算是占比最低的錢斌,到手預估都要接近9萬元。
錢斌想了想這個數字,又想了想自己付出的努力,有些不好意思地看著陸沉說道:
“老陸,工資……工資要不我們重新再調整一下吧。”
這麼大的數額,實在是讓他有點良心不安。
“怎麼,嫌少?”
陸沉故意逗他。
錢斌一聽,立馬快速擺了擺手:
“不不不不不!是太多了……”
這才2013年啊,而且他平時負責的還都是些事務性的工作,即便如此一個月還能拿到10萬塊的工資,就算是放在十年後大多數人也一樣想都不敢想。
“咱們可是簽了合同的。”
陸沉的語調十分平靜,明明是一位帶員工發財的好老板,但結合他腹黑的氣質,就有了一種正在剝削員工的資本家感覺。
407的幾個毛頭小子可能是沒想到,但如今動輒進賬幾百萬的情形他是早就已經想到過的,甚至可以說是成竹在胸。
所以從跟他們簽合同開始,他就已經想好了要按照這個分紅方式長期執行。
“可是……”
“彆可是了,你順便跟老張說一下,要儘快啟動下一輪的選品,咱們視頻號和app上的主推商品要常換常新。”
“好的,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