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分店考察
“安全帶係好了嗎?”
“係好了~”
“出發。”
“嗯!”
陸沉把手機放在杯架上,完全沒有因為顧初然剛剛說的話影響心情。
由於他的表情非常平靜,沈晚寧看上去也沒有對這件事情太過上心。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用了40多分鐘到達第一家分店。
這家店的麵積不算太大,周邊的地段相對來說也沒有那麼繁華。
不過在來的路上他們就已經發現,這附近有很多的居民區,所以它的定位應該也更傾向於小而美的社區型咖啡館。
“陸總,晚寧小姐。”
由於譚睿先前已經跟這邊的負責人打好了招呼,所以也有專人特意趕來迎接。
陸沉和沈晚寧點頭致意,然後跟著負責人來到員工休息區。
“咱們這家店的麵積比較小,所以也沒有專門的洽談室,隻能委屈兩位在這裡擠一擠了。”
這位店長的年紀明顯要比譚睿更大一點,聽口音應該是本地人,性情看上去也比較溫厚。
三個人就在不到5平米的休息區坐下,幾名店員正在外麵忙得抽不開身。
就是在這樣一個平平無奇的工作日上午,整個店內仍舊座無虛席。
“楊店長太客氣了,我們今天是來學習的,不是為了找個地方休息。”
陸沉表現得非常有禮貌。
這家店的店長姓楊,而另外一家的店長姓鄭,他們在棲木咖啡店的資曆雖然不能跟譚睿比,但一個先前是某國際知名連鎖品牌的店長,另一個則是剛從海外留學歸來的精英。
“陸總和晚寧小姐不介意就好。”
楊店長也十分溫和地對他們笑了笑。
他第一次聽聞新店的股東隻有二十歲時,還覺得有些匪夷所思,畢竟在他的老東家,即便是名牌大學畢業生也必須從管培生做起,而所謂的管培生在最初其實就和最普通的服務員沒有太大的差異。
但陸沉不一樣,他甚至連大學都還沒畢業,也完全沒有係統性地接受過任何專業培訓,更彆說參與門店的日常運營。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能躋身棲木咖啡店最高層的領導者,甚至隻去了一次滇南,就和咖啡豆種植者以及當地的有關部門達成了合作。
所以雖然他比陸沉大了十歲不止,但他對眼前這位少年不僅有著好奇,更有著一種超越了年齡差距的敬意。
“那就麻煩楊經理給我們講一講門店的運營情況。”
“好的。”
男人一口答應,隨後便娓娓道來:
“如你們所見,這家店的定位其實是一家小而美的社區型咖啡館,隔壁就是居民樓,周邊也環繞著多個居民區。
正因如此,我們麵向的客群也不是像總店那樣更加追求精致生活的群體,這些消費者也不會具有非常強的社交分享或者是打卡拍照屬性。
我們希望營造出輕鬆愜意的氛圍,同時為周邊居民帶來濃鬱的市井氣息,兩位也可以看到,目前店裡的顧客並不是全都由年輕人組成,一些本地的叔叔阿姨甚至能夠占到很大的比重。”
他說著,就把休息室的門簾掀起,指引著陸沉和沈晚寧跟他一起往外看。
窗邊正對麵的那桌,恰好就是他說到的那類本地消費群體,此刻正一臉恬淡地用方言在聊著天,很明顯是已經退休,有錢又有閒。
“申城居民對咖啡的接受度放眼全國來說也是第一梯隊的。”
陸沉麵帶微笑地地看著楊店長說。
這也是為什麼當初在跟大學城的兩家店鋪達成合作之後,他會第一個選中沈晚寧朋友圈的棲木咖啡館。
做生意不是小打小鬨,審時度勢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提前研判當地市場。
“是的陸總,申城可以說是國內咖啡文化的沃土,無論是在哪個年齡段,就對咖啡的接受度而言,顯然都比其他城市更有優勢。”
“那一桌應該都是熟客?不知道方不方便讓我去跟他們聊聊天。”
“您稍等,我去問一問。”
楊店長說著,就上前跟那一桌顧客打了個招呼,幾句方言過後,他很快便向陸沉走了過來。
“陸總,可以了。”
“好的。”
陸沉用眼神示意小傲嬌在休息室等他,隨後便起身走了過去。
“小夥子哪裡人啊。”
“蘇東人。”
“蘇東哪裡?”
“江城市。”
“哦喲,那還是蠻近的嘛。”
一聽到“江城市”,他們立馬便反應了過來。
眾所周知,蘇東省又被譽為散裝小蘇聯,所以一般人上來根本就不會說省,甚至都不會說市,可以直接精確到區。
江城的前身其實是一座縣級市,不過它在國內的名頭很大,對於老一輩的申城人來說可以算是人儘皆知。
“儂方言講得來伐?”
陸沉點了點頭。
申城和江城相距隻有100多公裡,方言的發音雖然不是完全相同,但歸根結底也是大同小異。
“各個小虎子賣相老好額!”
有了方言作為紐帶,他很快便拉近了和這一桌顧客的關係。
看似是尋常聊天,其實陸沉一直在從他們的話語裡獲取信息,用以推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剛剛麻煩楊店長了。”
等重新回到休息室,陸沉向他表示了感謝。
楊店長也十分恭敬地搖了搖頭:
“陸總,太客氣了。”
簡單的客套之後,陸沉又請教了一些門店開業和日常經營有關的問題,楊店長也事無巨細地為他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