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個人種樹給補貼
2010年,6月27日。
青州省。
在蘭都縣南邊,坐落著幾個村子,因為地處偏僻,從這到最近的鎮上至少得坐上一個多小時的公交才行。
因此,村民的日常用品大多都在靠近村民種植地附近的一家老商店裡購買。
這家老商店外觀老舊,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樣式,招牌上還隱約可見供銷社三個字。
店裡油鹽醬醋茶,生活用品,種子農具的樣樣齊全。
此時雖已是臨近傍晚,商店裡的客人卻不少。
陳沐站在櫃台後麵,一邊從顧客手裡接錢,一邊幫著顧客拿東西。
“劉嬸子,這次還是老規矩,打兩塊的醬油?”
“嗐!之前常賣的那家醬油漲價了,算下來每斤漲了兩毛,所以就換了一家……”
“張大爺,還是老樣子,拿兩盒二十的散裝煙葉是吧,對了,店裡進了新煙杆,也不貴,一個三塊錢,您看要不要順帶著換個煙杆?”
“便宜點啊,行,您也是老客戶了,這樣,進貨價賣您,給我兩塊五就行了。”
“努哈大叔,買鉛筆和作業本啊,現在商家做活動,一次性買十根就送一個橡皮,買十本同科作業本送一本,反正浩浩上學缺不了這些,要不要趁這個機會多買一些備著?”
“……”
一頓忙活之後,待店裡最後一個顧客離開,天色已是完全暗沉。
陳沐動作熟練的把門合上,開始盤點和算賬。
“營業額一百九……還湊活吧!”
他數了數手中以一毛兩毛五毛居多的毛票,感覺這店開的挺累,東西樣式要備多備齊,收入還就這樣,怪不得老媽一直都不想繼續經營了。
這家商店原身是一家供銷社。
01年國家下發取消供銷社政策後,在供銷社上班,被迫下崗的陳媽和陳爸一合計,決定把這家供銷社盤下來,自己經營。
之後九年時間,雖然沒掙到多少錢,但也要比普通上班強點。
尤其是商店前麵這條連接著古藏自治區和玉森自治區,貫穿了蘭都縣的公路剛完工的那段時間,公路上通行的車輛非常多,每天光靠賣煙賣水就能收獲兩張紅票票。
可惜好景不長。
等全國的交通網完善後,這條公路也就從主乾道成了分支道。
在此影響下,來往的車輛越來越少,除了每年七八月的旅遊旺季,九十月的狩獵季,冬季來臨前的牧草收購季外,其他時間老半天都見不到一輛車。
加上近些年來,為了掙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村裡留下來的除了老人就是小孩,生活費全靠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寄錢回來。
所以平時花錢是能省則省,除了必要支出外,堅決不多花一分錢。
店裡的流水自然是越來越低。
人流少,消費低,位置偏僻,每天經手的都是毛毛票,見的都是老麵孔,盤點的商品又亂又雜,陳媽是越乾越煩。
前段時間,嫂子許清查出懷了二胎,老大才兩歲,正是離不開人的時候,陳大哥陳森做的是房產銷售,早出晚歸,每天至少得走兩三萬步以上,回家後累的腿都不想抬。
於是,開店開膩歪的陳媽欣欣然拋下剛畢業回家的小兒子,包袱款款的就去了魔都幫忙帶孩子。
隔壁玉森自治區因為荒漠化的日益嚴重被特彆點了名,身為治沙人的陳爸被借調到那邊幫忙種樹,借調時間是一年,得到來年三四月份才能回來。
所以家裡現在隻剩下了剛剛畢業回家,還在等著治沙人申請下來的陳沐一人。
把手裡的錢重新算了一遍,留下足夠明天用的零錢,陳沐把剩下的營業款放進了箱子裡,等著去鎮上補貨時一起帶上存進銀行。
將店門鎖好,他轉身進了賣貨區後麵的生活區。
供銷社麵積很大,由前後兩間屋子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