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了斯皮爾伯格的電話之後,於東又看向麵前桌子上放著的一份文件。
這是胡浩一大早送過來的,文件裡麵是跟聯想集團有關的內容。
就在今年的十月份,聯想集團召開發布會,對外公布了他們公司的新產品千禧電腦。
這款千禧電腦也叫互聯網電腦,因為聯想設計它的初衷就是為了讓客戶更容易上網。
天禧電腦通過內置因特網賬號和獨特的因特網鍵盤的一體化設計實現了方便簡單的“一鍵上網”功能,免去從前用戶購買因特網賬號和進行網絡軟件設置的繁瑣。
一切都是近乎傻瓜式的操作,用戶把電腦買回家之後,就可以直接上網,不用再去找其他網絡接入商。
這份文件裡麵還有提到,聯想在發布會上透露,他們將全麵進軍網絡,但至於下一步如何做,卻沒有公布。
不過這都逃不開深空的眼睛,通過調查,聯想一個多月以前就已經建立了一個叫做聯想調頻365的網站,隻不過這個網站還沒有正式運行。
於東對聯想下一步的操作還是有些了解的,根據他的記憶,聯想下一步動作就會圍繞f365這個網站展開,他們會大力推廣這個網站。365是一款集合新聞、搜索、遊戲、郵件、軟件等頻道的門戶網站,跟深空中文網分離後的深空網差不多。365無縫結合,到時候千禧電腦的用戶打開電腦的第一站都會是f365。
這就是聯想的策略,他們認為電腦是網絡的第一門戶,所以就想用利用自身網絡設備供應商的優勢,成為互聯網服務接入商以及互聯網內容供應商。
據說,在聯想的誓師大會上,柳川之豪氣乾雲地對員工們說,他們要在三年內趕超深空網。365乾不起來,對於聯想這種短跑選手來說,他們喜歡追風口,但總是追不上。
365帶去很多流量,但問題是聯想從一開始就沒有想得很長遠。
他們隻看到深空、雅虎這些公司這兩年發展很好,所以想著跟風進入,並且認為他們在這個賽道能夠繼續占優勢,其實他們沒有真正弄清楚在互聯網發展到底需要什麼。
浪潮過後,聯想總是標榜自己不跟風,但其實他們跟風過無數次,隻不過很多次都跟風失敗而已。所謂的不跟風,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說法而已。
胡浩送來的這份文件裡麵的後半部分,還有跟美國在線有關的內容。
據悉,美國在線已經於今年年初跟聯想進行過不止一次的接觸。
雙方這幾次的接觸到底談了些什麼,深空這邊不得而知,不過也大概可以猜到,聯想大概是想跟美國在線合作,利用美國在線的脈絡深廣的業務體係來拓展他們自己的業務。
不用懷疑,如果是在深空跟美國在線兩家公司選一家,聯想肯定是會選擇美國在線。
從商業角度來說,聯想做出如此選擇似乎也無可厚非,雖然深空這幾年發展很好,但是不論從體量還是業務覆蓋範圍都無法跟美國在線相提並論。
而且,美國在線最近也有大動作,他們正在並購時代華納。
如果美國在線能夠對時代華納並購成功,那無疑將是互聯網世界的一次大地震。
美國在線跟時代華納合並的交易額肯定能達到一千億美金以上,等到雙方合並成功,新公司的價值少說也在三千億美金左右。
到那個時候,聯想也大概率會選擇跟美國在線合作。
於東知道美國在線跟時代華納的結局,也知道聯想跟美國在線的合作情況,所以他對聯想進軍互聯網的未來依舊是不看好。
聯想現在應該做的是並不是全麵進軍互聯網,而是做好兩方麵的業務,首先肯定是他們的老本行——互聯網設備供應商,然後立足於此,發展互聯網接入服務。
做好這兩方麵,然後跟深空合作,把互聯網內容供應交給深空去做,兩家公司強強聯合,未來的路肯定非常好走。
餘量曾多次致電楊慶,也就是希望深空跟聯想這兩家公司能夠強強聯合,是聯想那邊看不上深空,一直沒有給以回應。
現在千禧電腦出來了,聯想全麵進軍互聯網的戰略也公之於眾,隨後還很有可能跟美國在線合作,那麼深空也就沒有再去爭取聯想的可能了。
接下來,他們想的不應該是雙方如何合作,而是如何應對可能到來的競爭壓力。
如果聯想真的跟美國在線達成合作,對深空公司來說肯定是一次不小的挑戰。
文件的最後,是餘量做的專項報告。
看得出來,餘量對聯想這段時間的一係列動作都非常重視,他的意思是如果沒有辦法跟聯想做朋友,就隻能做對手了,要早點想辦法反製聯想。
在餘量看來,聯想的那套“電腦是互聯網門戶”的說辭還是有道理的,如果任由聯想這樣發展,早晚有一天深空會被他們卡脖子。
餘量也在這份報告裡麵給出了解決問題的建議,他認為可以跟這兩年發展勢頭正猛的方正電腦合作,又或者去尋找寶島的宏碁合作。
除了跟這些pc廠商合作,餘量也給另外出了一個大膽的提議,就是公司直接進入到pc廠商的競爭當中,建立屬於深空自己的電腦品牌。
不得不說,這麼些年過去,一直在總經理的位置上待著,餘量的膽子也是越來越大了。
這要是幾年前,餘量絕對不可能提出步子跨的這麼大的建議。
於東忍不住搖了搖頭,吉米想做手機,餘量想做電腦,大家的心都越來越野了。
不過經他們這樣不斷撩撥,於東也有些心癢癢,以他們公司現在的基礎,未必就不能嘗試一下。
當然,能不能嘗試並不取決於於東,而是取決於吉米跟餘量。
如果他們隻是簡單的提議,並沒有完整可行的計劃,不如不試,因為試了也會白試,最後也會跟聯想一樣,不斷追風,不斷失敗,漸漸在一次一次失敗的追風中迷失自我。
反之,如果他們已經有完整的計劃,未必不能試一下。
於東又給餘量打了個電話,“你在報告裡麵提到的建議,都做一套計劃方案出來。”
電話那頭的餘量驚喜道,“老板,這方案你什麼時候要?”
“你什麼時候做完,就什麼時候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