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人,一個瓜,沒一會兒就吃完了。
王曉波一邊往垃圾桶裡麵收瓜皮,一邊笑著說道:“員外,你也不能說我們幾個不努力,至少不能說飛雨不努力,雖然他沒什麼長篇,但中短篇產量並不低。真要是比中短篇產量,你都還比不過他。”
餘樺也點頭,“沒錯,飛雨產量不低,畢飛雨剛在小說選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我昨天才看到的,叫《卡夫卡出生在布拉格》。不過可惜的是,雖然標題裡麵寫的是卡夫卡,內容卻都跟昆德拉有關。”
聽餘樺這麼說,於東他們都笑了起來。
餘樺對昆德拉有偏見,這事大家都知道,其實不僅僅餘樺對昆德拉有偏見,在座的也就於東對昆德拉比較欣賞,另外三位都對昆德拉有偏見,至少是對昆德拉的小說有偏見。
畢飛雨說自己不那麼喜歡昆德拉,原因很簡單,因為昆德拉作為一個小說家,不那麼感性。甚至還說過,他認為昆德拉缺少小說才華。
餘樺說的比較直,他說昆德拉是個二流的小說家。
王曉波說的要更多點,他說昆德拉不完全忠誠於小說的藝術,是個一流的知識分子,具有獨立思考、批判社會、超前思想等知識分子的優秀品格,但卻不是一個一流的小說家,因為昆德拉不具備小說家嫻熟的專業技巧和技能。
他還提到過昆德拉的《背叛的遺囑》,“寫小說的人要讓人開心,他要有虛構的才能,並要有施展這種才能的動力,我認為這是主要之點。昆德拉則說,看小說的人要想開心,能夠欣賞虛構,並且能夠寬容虛構的東西,他說這是主要之點。我倒不存這種奢望。小說的藝術首先形成在小說家的意願之中,以後會不會遭人背叛,那是以後的事情。首先要有這種東西,才是最主要的。”
其實他們三個的評價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不認為昆德拉具有寫小說的才華,認為昆德拉的小說背離了小說藝術。
事實上,昆德拉的小說確實很特彆,並不十分像小說,他總是喜歡在文本裡麵跟讀者進行討論,這顯然更像是某種評論文學或者隨筆、日記。
在擅長“零度寫作”的餘樺眼中,沒事就在文本裡麵跟讀者對話顯然是不可理喻的。
即便是被很多人抓去跟昆德拉比較的王曉波,也不太讚同這種表現形式。
餘樺又十分推崇卡夫卡,所以當他看到畢飛雨的文章標題裡麵寫著卡夫卡,內容卻都是昆德拉時,自然心情不太好,覺得自己被畢飛雨這個標題黨欺騙了。
於東也讀過畢飛雨的那篇《卡夫卡出生在布拉格》,確實如餘樺所說,文章的內容跟卡夫卡其實沒有多大的關係,主要就是講昆德拉的小說《無知》的。
這部小說今年剛出版,餘樺這篇文章也算是個熱評。
於東無意在三個“昆德拉小說反對者”麵前聊昆德拉,倒說起了卡夫卡,“我聽到消息說,捷克弗蘭茲·卡夫卡協會準備創設卡夫卡文學獎,我估計明年就會開始。”
畢飛雨挑眉笑道,“沒想到你平時竟然還關注這類消息,你向來務實,對獎項不太看重啊。”
於東翻著白眼說道,“務實的人,那更看重獎項才對,因為獎項能夠帶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我也沒說過不在乎獎項,隻不過不想花費太多時間在上麵。至於這卡夫卡文學獎,是餘量跟我說的消息,我們深空有很多作品都沒有捷克文版。捷克那邊主動跟我們公司聯係,估計也是希望能夠借卡夫卡文學獎的事情,吸引我們將更多的作品翻譯成捷克文。你們也知道,我們公司手裡捏著不少作品,國內外的都有。”
“既然是為了紀念卡夫卡創設的,那他們這個獎項會比較關注表現主義的作品麼?”畢飛雨問道,問這話的時候,畢飛雨還看了一眼餘樺。
於東搖搖頭,“那倒是沒有聽說,我倒不認為他們會專注於某一種文學表現手法或者流派。”
在場的幾個人,跟表現主義聯係最深的自然是餘樺。
早期的餘樺,小說中充滿了瘋狂、暴力、絕望和死亡,所展現的往往都是一個陰鬱、冷酷、恐怖、血腥、毫無理智的荒誕世界。
而餘樺作品中的這種表現主義血液,自然也來源於他們正在談論的那位表現主義大師卡夫卡,他曾經自己閱讀卡夫卡的經曆描述為命運的一次恩賜,並認為在他即將淪為文學迷信的殉葬品時,卡夫卡在川端康成的屠刀下拯救了他。
可想而知,卡夫卡對他的影響有多深。
不僅僅是餘樺,包括於東跟畢飛雨,作品都有受到卡夫卡的影響。
於東小說《呂秀蘭》,就有表現主義的影子。
當年,於東第一次看到《變形記》的時候,毫不誇張地說,整個人像是被通了電,有種全身酥麻的感覺,等到看完整篇小說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他都陷入在一種巨大的震撼之中。
人變成蟲,如果由一般作家來寫,可能會讓人有種奇幻的感覺,但在卡夫卡筆下,荒誕卻又顯得十分合理。
於東但是看到這篇小說,腦子裡麵有一個潛意識,那就是人可以變成蟲的,主角隻是運氣不好恰好碰到了而已。
要知道,於東看到這篇小說的時候,早已經過了相信童話故事的年齡了,但是他依舊會有這樣奇怪的想法,可想而知有多離譜,這就是卡夫卡以及表現主義的厲害之處,能夠不知不覺間就讓非現實跟現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讓人感覺違和。
“其實表現主義文學還是……”
因為卡夫卡文學獎,畢飛雨他們開始聊起卡夫卡,聊起表現主義。
於東倒是想起來一部電影,一部跟《變形記》很相似的電影——第九區。
《第九區》是一部叫好又賣座的科幻電影,而且跟其他大片相比,這部電影的成本一點都不高,沒有什麼宏大的場麵,也沒什麼特彆複雜的特效。
於東在想,是不是可以把《第九區》電影也寫成小說。
不過《瓦力》剛剛發布沒多久,《源代碼》又在準備發售當中,現在在寫一本科幻小說,是不是顯得太過密集了一點。
幾年不發科幻小說,這一發就發好幾篇,屬於是報複性“創作”了。
見他不說話,餘樺好奇道,“發什麼呆呢?”
於東笑著搖頭,“沒什麼,就覺得《變形記》很好。”
餘樺噗嗤一聲笑出了聲,“這話還要你說?”
於東乜了餘樺一眼,扶著膝蓋站起身來,“你們這兩天準備準備,彆等到出發的時候才想起來這沒帶那沒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