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東笑眯眯地看著趙逹:“以前沒有,今天之後就有了,提醒你們一句,這是課堂作業,你們還有三個多小時的時間。我看你們有些人沒有帶紙筆,沒關係,我的課堂可以隨意出入,你們現在就可以回去拿紙筆。”
“另外,再提醒你們一句,這次的課堂作業,直接影響到你們這門課的成績,而如果我的這門課你們過不了,沒有補考,沒有重修,直接留級。如果你們覺得金藝很好,想要在這裡多待幾年,這門課完全可以滿足你們。”
隨後,於東又看了看手表,“如果你們再這樣用一種非常呆萌的眼神看著我,我能確信,在中午放課之前,你們不可能完成任務。哦,還有,寫快點無所謂,但是不要寫得太過潦草了,我這個人有認字障礙症,如果你寫得太潦草,我可能會認不出,而我認不出的字,就當你們沒寫。”
說完之後,於東就在講台上坐下,掏出紙筆乾自己的事情了。
而台下的學生們已經完全被鎮住了。
前一分鐘,他們還在為這門課不嚴而感到慶幸,這會兒就已經感到了一種無處不在的壓力。
三個多小時,至少五千字。
趙逹咬了咬筆頭,他已經很久沒寫字了,彆說讓他寫五千字的文章,就算是拿一篇五千字文章來給他照抄,他都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在三個小時內完成。
旁邊的鄧趠戳了戳趙逹的胳膊,“發什麼呆,趕緊的吧,你真想留級啊。”
趙逹偷偷摸摸看了眼講台上的於東,小聲說道:“留級這話應該是嚇唬我們的吧,不會真讓我們留級吧,我也沒聽說以前的學姐學長有留級的啊,你看看,咱們這些不都是今年才入學的新生麼?”
鄧趠小聲說道,“不管是不是嚇唬我們的,照做就行了。就算不留級,真要惹於老師不開心了,以後畢業你還想有戲拍麼?”
趙逹扯了扯嘴角,“那倒也是,那莪趕緊寫。”
“是啊,趕緊寫吧。”
不遠處的王洋沒聽到他們倆嘀咕,已經動筆開始寫起來了。
於東來了之後,整個教室安靜很多,也讓王洋感覺舒服很多,沒有剛才那麼急躁了。
也有些同學沒有帶紙筆,不過倒也不用回去拿,同學之間勻一勻就夠用了。
過了沒一會兒,整個教室都安靜了下來,隻剩下筆尖在紙上沙沙行走的聲音。
於東先寫了一會兒課程備案,然後又掏出一疊劇本來看,是陳偉文送過來的。
去年深空年會之前,於東就叫了李虹跟陳偉文一起,聊了偶像劇的事情。
後來李虹送了《星月戀歌》的劇本過來,但是陳偉文那邊一直沒有動靜,直到前兩天,他才將眼前的這個劇本送過來。
陳偉文給這個劇起的名字叫《以愛為名》,而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於東腦海裡麵第一時間浮現出來的是前幾年霓虹拍攝的一部電視劇,叫做《在愛的名義下》,也是一部偶像劇。
因此當時於東還有點擔心,怕陳偉文會去借鑒霓虹那邊的東西。
借鑒倒也沒事,不過就怕借鑒多了,以後惹得一身騷,事情不好處理。
看了劇本之後,於東倒是放下心來。
陳偉文的這個《以愛為名》跟霓虹的那個《在愛的名義下》一點關係都沒有,雖然都是偶像劇,但完全是兩類故事。
《以愛為名》的人物結構並不複雜,總共六個主要人物。
男主角,女主角。男主的情敵,女主的情敵。男主的好朋友,女主的好朋友。
這個角色設定完全是偶像劇的標準標配。
故事的結構也很簡單,男主是一個富家子弟,但是從小體弱多病,有一次隨著家族活動到了郊外,七歲的男主被圖謀不軌的人推下山崖,險些喪命。
萬幸的是,男主是被住在附近的一個小女孩救起,最終得以生還。
醒了之後,男孩隻記得救他的女孩手腕上戴著一個形狀十分特彆的手環,上麵有一顆紅色的星星,周圍有一圈鳶尾花。
後來,男主一直都在尋找救他的女主,終於在二十六歲的時候發現了那個特彆的手環。
手環的主人是個女孩,而且之前確實就在男主落山的附近住,問了之後,女孩也承認了這件事情。
但其實這個女孩並不是當年救了男主的那個女孩,反而是男主公司裡麵的那個天天跟男主不對付的女孩才是。
戴著手環的女孩其實是女主的鄰居,她知道整個事情的經過,也知道當年的那個女孩就是女主,但是為了得到男主,她隱瞞了整件事情,而且故意給男女主製造矛盾。
……
很狗血,很套路,甚至這些套路以前的那些偶像劇也都用過,但是跟瓊瑤劇不同的是,男女主的關係比較單純,男主愛女主,女主也愛男主,沒有什麼扯不清的東西。
雖然有些外力影響,使得他們相愛的路走得不順,但是他們的方向都是一樣的。
男主心裡一直喜歡這女主,而對女二也隻是一種報恩心態,從沒有說有多餘的感情。不像現在的某些電視劇男主,在後世來看整一個渣男。
這樣的套路,才能走得遠,走得長。
於東點了點頭,將手裡的劇本放下,這個劇本總體來說沒有問題,隻要稍微打磨打磨,就能開始拍了。
其實他對這種偶像劇的劇本要求不高,總體能過得去,戲劇衝突足夠,就會安排拍攝。
想要利用偶像劇來攻下東亞市場,就不能過分要求質量,應該將質量和數量齊頭並進。
而且人們都說數變導致質變,這話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
即便於東是重生回來的,他也沒辦法百分百確定某一部電視劇就一定能收獲到觀眾們的喜歡,所以就需要一個試錯的過程。
隻有數量上去,才能縮短這個試錯的過程,讓國內的製作人摸到一條可行的道路。
而且,本來於東也從來沒有指望過他們製作的所有電視劇都能輸出到國外去,所以就更要數量來支撐,隻要數量達到了,也總能造成一種印象流。
如果國內一年製作一百部電視劇,其中有十部質量高的,而這十部電視劇輸出到其他國家,國外的觀眾也會認為國產劇都是高水準的。
他們不會去想,在這十部優秀電視劇後麵還有九十部質量不行的,他們隻會認為中國的電視劇,出一部火一部,每一部質量都很高。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