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的那一派也沒有盲目出發,而是派了三隊人馬,分成了三個方向出發,尋找適合居住的地方。
最後經過幾年的尋找,終於找到了現在離潮村所在的這個地方。
雖然這裡是山裡,但是相對於其他山,這裡下山並不算困難,這附近土地還算平坦,容易開墾。
來到新地方,自然就不能用之前的名字了,需要起一個新的村名。
有人提議,既然他們是因為要遠離洪水才到這裡來的,不如就叫離洪村,不過山腳下不遠處就有一個洪村,所以折衷改成了離潮村。
“自此以後,離潮村就成了這個村的名字,往後世世代代的人都生活在這裡。你們的祖先曾從很遠的地方趕來,或許有一天,你們會沿著他們的軌跡回到他們生活過的地方。”
學生們仰著小腦袋,一臉憧憬地看著於東,或許此刻的思緒已經飛到了江邊,飛到了未來。
曆史的魅力就在如此,它不僅僅是冰冷的記錄,更是一種精神,一種智慧,鐫刻在承載著這份曆史的人民身體裡麵,跟著血液一直流淌。
“老師,你知道的真多。”
麵對學生們的稱讚,於東笑眯眯的回應道:“隻要你們保持一顆求知進取的心,總有一天會懂的比我要多。我希望你們能夠保持跟今天一樣的好奇心,即便你們提出來的問題一時半會兒得不到答桉,也不要氣餒,因為我們在求索知識的途中總不可能一帆風順,隻要多點耐心,總會有獲得答桉的一天。”
於東剛說完,下課鈴聲便響了起來,這是今天的最後一節課。
“下課了,大家去食堂吃飯吧。”
“老師再見。”
於東走後,大部分學生卻沒有急著走,好多都還在討論離潮村的曆史。
“原來我們離潮村以前不在這裡啊。”
“嘻嘻嘻,今晚回家我要跟我爺爺說,他肯定嚇一跳。”
“於老師講課好有意思啊。”
“嗯嗯,而且他都沒有布置家庭作業。”
這些學生們此時還不知道這節課對他們的意義,他們隻覺得於東的課聽起來有意思,以前總是感覺很難熬的上課時間,今天竟然過得格外快。
……
所有的課都上完,於東去跟林蘭告辭,然後趁著天黑之前下了山。
到了山下,於東給胡浩打了個電話,簡單問了一下板橋鎮那邊的情況,聽說修路的說法奏效之後,便讓胡浩不要在那待著,叫他去一趟市裡麵。
“你去找一下離潮村校長張月瑩家人的聯係方式,嘗試聯係一下張月瑩,問問她現在是什麼情況。”
“她怎麼了?”胡浩問道。
“前些日子去了醫院,一直沒有信。”
聽於東這麼說,胡浩便沒有多問,隻說了聲“好”,便趕去了江陽市裡麵。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