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到了末前朝廷已經是非常的昏憒,帝王不想的好好治國隻想著美女和修仙,而他的修仙還不是走正道而是拜了個邪修為師傅。
你說這邪修修煉靠的是啥?
是血和淚,是無數人的命。
這樣的帝王他能對百姓好到哪去?
當時有個現在聽來非常荒誕的事情,前朝末代帝王一坐上皇上第一條頒布的政令就是‘家有二童,需於國一’,啥意思呢,就是說家裡有倆孩子的,你得上交給國家一個。
沒告訴你交上去做啥,反正這是聖旨,你不交也得交。
這些交上去的童男童女,自然就是那帝王和他師傅修煉的養料。
皇上已經是這樣了,朝臣們自然有樣學樣。
有人跟著去所謂的修仙,有人光明正大的霸占老百姓的田地私產,還有人將良籍充為奴籍役籍的榨乾老百姓最後的價值。
說是民不聊生那都是在誇前朝末代的時期。
不過就算是這種時候,也不乏會出現些真正心有百姓一心為民的人。
昔城的知府良敏中就是。
良敏中生於士族,父親和大哥都在朝中當官,他本來應該走的也是入朝為官的路子。
可這人在良家屬於基因突變,他三觀正還心係百姓,而不是像良家其它人一樣的覺得那些都是濺民,死不足兮。
所以良敏中在考中探花真的入朝在京當了官後,他實在是無法融入那時已經變了質的官場,彆人瞅他也是個異類。
他想改變,可人微言輕。
最終在將近四十時,離開了京城,自請前往邊城昔城任一地父母官。
昔城這頭呢,因為實在是離著京城太遠了,倒是沒受到多大的影響,就是窮。
良敏中在這倒是能順應心意的一展抱負。
他也是真有本事,用了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就徹底的改變了曾經窮到一家人都未必有一套完整衣服的貧困地。
據說楊縣令在楊夫人身子骨沒出問題前是一直都沒納過妾,開始納妾是在楊夫人身子出了問題的幾年後,為此還得過朝中一諫官的誇獎。
隻是從納了第一個妾起,楊縣令便有些放飛自我,現今後院已經有了六房小妾,這還隻是有名分的。
外人不知道,柳乘風這些當差的多少有聽到些風聲,楊縣令與城中明月樓的花魁、桃花巷的俏寡婦、衛府的三少夫人等等,都有著說不表道不明的知己關係。
至於村裡的邊芝芝,邊路氏他們自個兒想得倒是挺美,也自以為拿捏住了楊縣令。殊不知在楊縣令的眼中,她連個角兒都不算,不過是為了邊芝芝腹中的孩子不能流落旁家罷了。
“大人最是龐愛的一直都是楊府上的七姨娘,七姨娘說話可比夫人有用多了,大人自個兒是都不收禮,但七姨娘收……”
楊縣令府上的七姨娘是仙豐縣嶽家的姑娘,說起嶽家,在仙豐縣那可是頂尖尖的,一門雙舉人,整個仙豐縣近五十年來也才出過四個舉人。
嶽老爺子當年會式失利後沒再繼續參考,而是回了仙豐縣辦了個清陽學院,三四十年過去,現今的清陽學院已經是仙豐縣最大也是最有名的一所學院。
不過七姨娘並不是嶽老爺子的親孫女,而是從嶽老爺子的弟弟那兒過繼過來的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