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麟衛首領慢了一步沒來得及保住高公公的男兒身,這是高公公的不幸,也是幸。
皇上對太子的疼愛那是沒得說,在太子三歲要去獨居太子宮時,太子身邊無論是暗中保護的人還是明麵上侍候的人,可全都是皇上親自挑選。
太子身邊近身侍候的,除了嬤嬤宮女外,自然就是太監了。
於是,不幸被切,但又幸運的入了麟衛營的高公公,便入了皇上的眼。
即能近身照顧太子,又出自於麟衛營能更貼身的保護太子,還有誰比他來當小太子身邊的貼身太監要更合適的?!
高公公二十一歲時開始跟隨太子,現今已經十七年過去了,從一個僅隻是貼身的小太監,成了現在的東宮掌事公公。
不過他這個掌事公公上任還沒多久,去年他還是副掌事,以前東宮的掌事公公是另一位。
去年那位年邁,和祈公公一樣的在京中太子給他買了房去榮養,高公公這個副掌事才升為了正掌事。
而高公公之所以對祈寶兒這麼好,是因為他能升成正掌事和祈寶兒有脫不開的關係。
東宮可是有四位副掌事公公,君宸淵這個太子的身邊打小就跟著近身照顧的太監也不隻高公公一個,另一位姓李的公公比高公公侍候太子的時間還要長半年。
李公公和高公公同樣都是副掌事公公,有著平等爭奪掌事公公的資格,並且,李公公還是前任掌事公公的乾兒子,這優勢···
然後有次祈寶兒來東宮,那次正好是高公公侍候在一旁,祈寶兒瞧到他身上一身淺金的功德金光,便調笑太子殿下連身邊的人都是上天所眷顧之人。
第二天,她便聽到了高公公升遷的消息。
從那時起,每回她來東宮,高公公都會親自下廚弄點她愛吃的東西。
在高公公心裡,他能當上這掌事公公,那全是靠著賢王爺提拔的。
祈寶兒也沒客氣,端起碗小口的吃著。
“你彆惱,父皇隻是有些話不好言明。”俗稱包袱重。
哪怕身在自己的地盤,麵對的是自己全然信得過的人,周圍絕不可能有外人能聽到,也依舊要體現出自己完美的一麵。
君宸淵意味不明的挑了挑眉,“要一個人的人命,從來都不是非要有律一法去判決。”
祈寶兒:“……”
手裡的勺子差點都沒能拿穩。
好家夥,這可是堂堂的一國太子,未來的君王呢,說這話它合適嗎?
合適嗎?
君宸淵卻是一點沒覺得自己說的話是多少的驚世駭熟,端起茶眠了口繼續說道:
“對韓王府,父皇早已心有不耐,隻是顧著先帝的那兩道遺旨在,父皇隻能一直忍著。”
眾人隻知先帝在老了後獨寵宮中的一個妃嬪,卻不知,先帝後來多少是已經有些變一態了,他沒獨喜,但也可以說是有在獨喜。
不過他的獨寵與正常人所理解的獨寵意義不同。
先帝他,獨寵人一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