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太感人了。”
王柄權疑惑看去,隻見對方手上正捧著一本《西廂記》。
“你一個大老爺們不看《西遊記》,擱這看《西廂記》?還哭得稀裡嘩啦?”
“是慧慧推薦給我看的,我覺得我的感情就跟書中一樣坎坷,明明那麼相愛,卻還要受世俗的阻礙。
你看這句話多好:花落水流紅,閒愁萬種,無語怨東風。”
王柄權白了對方一眼,不去搭茬,轉而詢問道:
“您今年高壽?”
“二十四啊,咋了?”
“那我六皇姐呢?”
“二十六啊,生日是正月初八,最愛吃的是栗子糕,不喜歡大蒜,最愛的書是……”
一說起有關六公主的事,劉盧明就仿佛換了個腦子,記憶清晰邏輯縝密。
王柄權連忙阻止道:
“得得得,算我多嘴,我是想說你們年紀也不小了,真打算這麼耗著?”
剛還一臉興奮的劉盧明聞言立馬耷拉下腦袋道:
“我能怎麼辦,王兄你也看到了,我升遷的速度已經夠快了,可即便如此,要等工部尚書那老家夥挪屁股,沒個十年八年也彆想。”
王柄權聞言不由暗自歎息一聲,有的人為了娶公主,恨不得使儘渾身解數,而有的人把公主送到他麵前,都一推再推。
……
“行吧,這件事當兄弟的可以幫你。”
王柄權此話一出,劉盧明立馬麵露喜色,貼上來說到:
“王兄,開條件吧。”
為官這麼多年,這家夥總算開竅了些。
王柄權點點頭,徐徐道:
“我王家的公主,自然是不愁嫁,想必這點你應該很清楚。
陛下的決策,我這個當王爺的不好跟著摻和,原本他是想等你當了尚書再賜婚,這樣也好門當戶對一些。
但作為兄弟,又實在不忍看你受相思之苦,這樣吧,咱們立個君子之約,迎娶公主之後,你務必要繼續保持現在的工作態度,切勿荒廢。”
劉盧明連忙點點頭,“放心吧王兄,我一定會努力工作,隻要能和慧慧在一起,彆說什麼迎娶,就是讓我入贅當倒插門也沒問題。”
王柄權扯扯嘴角露出一個難看的笑容,這話若是讓劉閣老聽去,棺材板都能踹飛了。
劉盧明這邊端茶遞水,感恩戴德,殊不知背地裡就是這位“兄弟”一直拖著順帝不讓下旨賜婚,如今王柄權的行為,無疑是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
王柄權之所以肯鬆口,也是看在新年的份上,再多喜氣也不嫌多。
————
正月未出,聖上不議政,這規矩是今年剛立的,大臣們縱使有不讚同,也不敢對這位喜怒無常的帝王妄加非議。
朝堂上爾虞我詐了一年的官員們,也樂得拿著俸銀休息幾天,而且每每到了這個時節,總少不了下屬小吏們一份“小小心意”,這也是身處官場維持關係最穩固的方式。
……
吳通,祖籍中州,督察院左副都禦史,正三品文職,放在京師,是一個上朝時隻配站在最後排的小角色,但每逢回家省親,都是整個中州頂了天的大官。
吳通有個弟弟叫吳達,王朝二十三年進士出身,論才學論能力都比哥哥差上不少,且吳家算不得大門大戶,僅在中州當地小有名氣。
但即便如此,有了吳通這位副都禦史做靠山,吳達的仕途也算順風順水,半百年歲好歹是爬到了懷慶府府台位置。
吳達此人履曆跟他的能力一樣,寡淡至極,若想讓其再上一步,進而反哺吳家,屬實有些難為他了,但若是讓他刮地皮,那可就算經驗老道了。
吳家兄弟素來不惹人注意,既不是那種動不動就死諫的忠義之臣,也不是那種扛不起任何事的無能之輩,這種中庸的為官方式,恰恰為帝王和同僚喜歡。
吳通在朝堂不結黨不營私,見誰都客客氣氣,大家都把他當成老好人,甚至為官數十載,都沒傳出過哪怕類似夫妻不和的醜聞。
……
正月十五,返回中州的吳通祭拜過先祖,如往常一樣坐到會客廳,靜靜等待訪客到來。
京中文武百官,大樹小樹盤根錯節,天知道天子腳下一個尋常百姓能牽扯出什麼樣的靠山,這種為官方式吳通十分不喜。
在他看來,樹越大就越容易招風,就像前些日子,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小賭坊,不知怎麼引得王爺不喜,導致某位尚書被天子狠狠訓斥了一頓。
因此吳通做事向來講究點到為止,這話他也經常和自己弟弟說,但對方似乎根本聽不進去。
……
“你好歹也是個府台,能不能消停點,這種事讓下人去做就行了。”
會客廳門口,與吳通一個娘胎生出來卻性格迥異的吳達正抻直了脖子,眼巴巴望著府門方向,聽到這個比父親還讓他敬畏的親哥發話,這才訕訕坐回座位,嘟囔道:
“奇怪了,這要放在往日,早該到了。”
吳通聞言微微皺眉,“跟你說了多少次,這種事點到為止,彆仗著我在督察院就亂來。”
眼前這個弟弟不賭不嫖,可唯獨滿腦子都是錢,但迫於吳通的積威,不敢做的太過,僅是逢年過節從下屬或同僚那收取一些好處。
而且他也清楚,這些人之所以這麼做,更多還是看在自己兄長的麵子上,因此就愈發不敢忤逆吳通了。
吳達屁股底下似乎有針一樣,剛坐了一會就又忍不住站起身,朝門口望去,從重陽往後,他可巴望這天巴望了足足三個多月,那些冠冕堂皇的話更是不知在腦中重複了幾百遍。
這位一府父母官就如同盼嫁的小娘子,整整一個上午都在望眼欲穿,府中管事這時恰好經過,吳達連忙詢問到:
“怎麼樣,來了多少人?”
管家跟了老爺這麼多年,自然不是目光短淺的愚笨之人,輕聲說到:
“回老爺,尚無一人前來,不過老爺放心,往年他們可都是以賀知縣打頭陣,如今賀知縣還未到,隻能說明還在準備。”
吳達聞言點點頭,確實是這麼個道理,去年他們送出的那顆翡翠白菜,可讓他足足從年頭吃到了年尾,那位賀知縣更是每年必到,比祭拜親爹都來得勤快。
就在這時,門房跑了進來,小聲道:
“老爺,外麵來了一群人。”
“哦,還不快請進來,順便吩咐廚房,準備飯菜。”
吳達話音剛落,就聽影壁後傳來一個陌生的聲音:
“吳大人不必勞煩,我們今日不吃飯。”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