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一個可能不夠,萬一半路遭遇意外了怎麼辦?
多來點,其他的傳承也是一樣!
楊寧略略體悟了一下這個境界,然後就放下了。
適合歸適合,但他又不是卡在一個境界突破不了的,現在要做的是積蓄法力繼續往前衝,而不是停下來搞力士。
“下個境界,法力四境第四境,法力境!”
俗語有雲,神通無量,法力無邊。
不過那是靈法境的專屬,在煉氣期,修士隻能做到神通有形,法力如海。
此時,楊寧丹田的法力就如同天空中的雲彩,一團團的,占據了相當大的地方。
這已經是液化後的法力了,但嚴格意義上將,這還隻能算是霧化。
真正的液化,是液化成水滴,降落在地上,彙聚成江海。
這需要的法力量,就是陰陽境的數百倍,甚至上千倍了。
如果楊寧按部就班的修行,在靈氣濃鬱之地,大概需要30個月才可以突破。
可楊寧已經離開了太恒宮,來到了凡間。
這裡的靈氣亮和太恒宮相比,完全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靈氣的來源,一共有四條途徑!”
“一是靈脈,這是仙人引下一道仙氣誕生的一條脈絡,可以緩慢釋放靈氣,一道靈脈能釋放數十萬年!”
這也是為什麼天一宗為了研究無上道術,直接把宗門吃成了一片白地,誕生了仙人卻立即可以翻身的主要原因,一個仙人就能為一個宗門拉下來數十道甚至上百道靈脈,直接為一個宗門奠定百萬年之福運!
不過這麼做仙人自己也會有損耗,所以林風當年不僅沒搞,反而把太恒原有的靈脈拉到了南林。
“二是仙器吞吐,仙器,半仙器可以緩慢從天界汲取仙氣,轉化為靈氣!”
“三是星辰日月,可以降下星辰之力,被各類靈材靈木吸收後,便可以吐出靈氣來!”
“四是山川河流,可以揮發出一些靈氣來!”
簡而言之,每一條河流和山峰都應該是靈氣彙聚之地,不過實際上,也有一些山不知道什麼原因沒有靈氣、
比如秦山,麵積大,山峰高,也很靈秀,偏偏沒有靈氣。
靈氣富裕的山川河流都會被大大小小的宗門占據,南林和林家相關的宗門都被太恒一掃而空了,如果楊寧需要靈氣的話,找一個無人的山頭或者河流也就是了。
這也是正常修士的思維邏輯。
但楊寧是正常修士嗎?
顯然不是!
他的思維是科學式的,講究的是遇到難題不繞過去,能解決就嘗試解決。
哪怕會鬨出來太空中可以用鉛筆這種笑話,但你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積累,其中無意間發明的東西可能現在沒有用,說不定什麼時候遇到哪個難題就用上了,到時候可就節約了大時間了。
有的彎道可以超,但在科研上,最好還是笨一點。
“我突破法力境需要這麼多靈氣,以後建立了仙國,全民修行需要的靈氣隻會更多,全靠仙山河流哪裡夠用?”
楊寧不自覺的抬頭,看向太陽。
天空中的星辰無時無刻不在向太恒散發著星辰之力,這才是一顆星球最大的靈氣來源,且這個來源堪稱無窮無儘,幾十億年都用不完。
另外,太行的照耀方向是四麵八方的,一顆星球才多大?
簡而言之,太陽照耀到太恒星的星辰之力本就不足1‰,而這1‰中又有絕大部分被攔截在了大氣層外。
最終被地麵接收到的太陽真力,可能隻占太陽真力總量的50億分之一!
就這麼50億分之一,其中的絕大部分還被人類浪費掉了,因為除了少數的幾個宗門,絕大部分都不具備吸收利用星辰之力的能力。
如果楊寧可以利用上這些能量,彆說是20億全民修行了,哪怕再提升100倍,2000億人,太陽的能量也足夠!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