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六國爭雄
從第一枚天帝之眼誕生到如今,已經三年過去了。
不過以光速飛行的天帝之眼,從離開太恒星到現在,才走了一光年。
畢竟光子並不是直線飛行的,在路上一直要拐彎探查一些碰到的星辰,遺跡之類的東西。
在太恒星邊緣,他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傳送陣,這個傳送陣可以通往兩個世界,一個叫光芒界,另一個叫通天界。
這個傳送陣還是可以往返的,不過楊寧絕地天通時,順便把傳送陣也給禁了。
所以那個光芒界和通天界的人想回來的話,就隻能自己飛回來了。
現在,光子再一次滯留,卻是因為遇到了一個恒星係。
這個恒星係的恒星名叫南鬥,星係名稱自然就是南鬥星係。
就是南鬥大帝的那個南鬥,因為這顆星辰距離太恒太近,太恒人用肉眼是可以看到的。
這顆乃是一顆暮年恒星,顏色已經從橘黃色轉變成了紅色,眼看就要往紅矮星進發了。
這個恒星係旁邊還有個生命星球,換做陽恒星。
這顆星球上是有人的!
“陽恒派,絕世神通陽恒大法?”楊寧派遣天帝之眼在這個星球上轉了一圈後,頓時像是從都城來到了鄉下。
太恒傳承了六七門絕世神通,四百多種絕世神通,還有不知道多少在地裡埋著沒有挖出來,就這楊寧還覺得有點少。
可是這個陽恒星,竟然隻傳承了一門絕世神通。
雖然這門神通的效果也挺不錯的,吸收太陽真力,可以在體內煉化出一道陽恒之力。
陽恒之力可以增幅一切天級,地級,人級神通的威力,可以成倍提升一個人的實力。
至於說能不能提升絕世神通的威力,不知道。
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第二門絕世神通,沒人試過。
“這個神通不錯,可我沒辦法隔著一光年施法製造克隆體啊!”楊寧嘗試了一下,這個天帝之眼是老版本的,沒辦法調動原子製造克隆體。
不過問題不大,發射一枚新的天帝之眼過去就行了,這顆舊的就繼續前進,在前麵探路。
視線回到太恒。
東勝,北原,西華在短暫的數年戰亂後,也安靜了下來,雖然上麵仍然在打仗,但好像沒怎麼影響到民間。
或者說,用克隆技術去打仗,反而對民間是一種利好,因為打仗就需要消耗物資器械,生產物資器械就需要大量的工廠工人。
而楊寧又不搞那種血汗工廠,工人們三班倒的同時工資還不低,足以給自己的家庭一個不錯的生活了。
也因此,戰爭越是持續,民間越是富裕。
百姓富裕了,自然就能把孩子送去上學,修行。
上學,修行的人多了,天才也更容易湧現,而天才的湧現,不僅代表著義軍實力的壯大,更代表著恒明更多的支持。
但天才的湧現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
那就是,大明誕生到現在也有10年了,本地的天才從10年前開始修行,到現在也普遍跨入煉氣期了。
他們自幼生長在大明,享受的是當地義軍帶來的的好處,得到的是當地義軍帶來的的教育,自然一心熱愛當地的勢力。
也因此,實力到了以後,這些人就迫切的想為本國做一些貢獻。
還有比參軍打仗更能為國家做貢獻的方式嗎?
於是這些少年一個個拚了命的往軍隊鑽,高考時報考軍校,畢業了就直接從軍。
大明停戰,一方麵是絕地天通導致太恒對大明的威懾力已經不夠了,另一方麵,也是這些本地天才倒逼的。
總不能真的把這些滿腔熱血的青年往戰場上送。
三五年不打仗還行,但持續的時間久了,民間的怨憤自然就大了。
而且,國家如果分裂太久,持續個一兩代,這種狀況就有可能習以為常,再想一統,就難了!
好在楊寧和參謀團早有預案,涉及到一個國家的戰略,自然不可能每次就計劃個三五年。
早在大明立國時期,未來三十年的戰略都已經製定好了。
不過一些戰略的實行,是需要一定的必要條件的。
東勝,西華,北原三地進入戰亂狀態,因為沒有恒明禁令,太恒高階修士也可以參與那邊的戰鬥,因此大明得到的注意力頓時就下降了,來這邊的世家子弟都少了許多。
這是第一個條件。
絕地天通,導致靈法境修士被關了禁閉,還在外麵的靈法境修士楊寧也有對付的辦法,因此楊寧不用怕遇到像薑雲大帝那樣,被敵對大能直接斬首的情況。
這是第二個條件。
大明國境內各個國家全部立國,戶籍,官製全部穩定下來,選拔製度從原本的草莽時期,有能力就上轉為唯才是舉,層層選拔,導致世家子弟即使要參與進來,也會被重重的製度阻攔,無法再像以前那樣來了就得高位。
這是第三個條件。
大至尊術被楊寧完整獲得,氣運紫龍,皇道龍璽,承天法冠被楊寧全部煉製出來。
這是第四個條件。
還有一些小條件,比如各國之間的道路全部聯通,貫穿大明的七橫七縱十四條鐵路開通等等。
這一係列條件的達成,最終隻導向了一個結果。
大明,一統!
太恒曆30236年4月,大夏曆法27年,藺陽太守,蜀漢大將魏延以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理由率兵西進,打響了一統第一戰!
他本以為藺陽戰場已經數月沒有發生過大的戰事,大夏一方會放鬆懈怠。
可大夏的軍隊是現代化軍隊,根本沒有鬆懈的可能。
魏延趁夜偷襲沒能成功,反被藺陽守軍包圍,而後又偽裝成損兵敗將向藺陽逃去。
藺陽城牆上本該有煉氣期修士駐守的,以煉氣期修士的目力,再配上視覺類神通,哪怕是夜晚也能看清藺陽穀的戰況。
可這位煉氣期修士卻因為反對魏延的命令,被魏延關進大牢了。
大夏人改頭換麵,修行了天龍滅世音更是能把聲音也模仿的惟妙惟肖。
藺陽守軍沒有發現這支殘兵的破綻,把城門打開,然而這些殘兵進城之後便立即結陣守住城門,後續大軍一擁而入。
這座擋了大夏近三年的城池,一夜陷落!
因為藺陽的堅固,讓蜀漢一方認為隻要有藺陽關在便可以高枕無憂,以至於後方城池幾乎處於一個有險無防的狀態。
大夏神軍一日間下二十七城,直接開到了蜀漢都城之下,並將蜀都團團圍住,不僅下麵人馬出不去,空中也被陣法結界鎖住。
劉備急招四方守軍前來救援,卻被大夏一方圍點打援,不僅將來援的四十多萬部隊擊敗,還抓住了領兵大將關羽張飛黃忠。
劉備為了兄弟性命,不顧臣民勸阻,決議向大夏投降。
大夏皇帝欣然答應,並封劉備為昭列王。
劉備並不是第一個亡國的皇帝,張士誠更早。
但張士誠那個國家隻持續了數個月,也壓根沒幾個人認可這個國家。
但蜀漢無論是君臣還是百姓,都是很認可這個國家的,結果就因為魏延的一番騷操作直接就被滅了,不由得讓人很是可惜。
好在大夏對待百姓和蜀漢如出一轍,甚至雙方的管製部門職能都有九成相似,蜀漢隻不過是改了改名字,就可以毫無滯澀的並入大夏了。
西部除了蜀漢,就沒什麼像樣的國家了。
大夏吞並蜀漢之後,雙方軍隊合二為一,文臣武將因為打了這麼些年,對彼此的了解也很深,配合起來也是親密無間。
自此,大夏以虎踞龍盤之勢征討四方,所到之處無不臣服,各路小國,門派,宗派,山寨,水匪,海賊,忍者,全部清剿。
四個月後,大夏一統大明西部,成了這塊兒地上的唯一國家。
大明北部,國號太平的太平道沒了太恒的壓力,也終於可以打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