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當一道聲音出現,
所有喜歡iig、喜歡她飾演每一個角色的影迷……仿佛都被喚醒!
一場【她叫夏鬱、不叫iig、拒絕標簽物化】的行動,在全球掀起熱潮。
iig一詞,在全球各大網絡社交平台,逐漸被夏鬱所取代。
如果說,《阿弗西婭·海切爾》幫助夏鬱在影壇摘掉了iig的標簽。
那麼《饑餓遊戲·1》上映一個月,對於夏鬱而言,就是一場“身份”的蛻變。
真正幫助夏鬱真正摘掉了,在全球青少年嚴重iig刻板標簽。
從東方演員夏鬱,到亞洲演員夏鬱、華夏演員夏鬱、到《饑餓遊戲·1》臨近下映……
演員夏鬱、夏鬱終於真正脫穎而出!
七月三十號淩晨,全球網絡搜索,iig被夏鬱所取代——
在時隔一個月後,夏鬱罕見發布了工作、宣傳以外的兩條個人動態:
[所以,從今天起,大家都認識我了,是嗎?]
[重新做一次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來自華夏的演員,夏鬱!]
也是在這一日,夏鬱終於將全球各大媒體社交平台的名字,改成了【演員·夏鬱】!
接連兩條動態發布後,迅速衝上熱搜,點讚、轉發、大量評論正在湧來——
短短幾分鐘,夏鬱後台信息,已經是滿滿的999+
這是夏鬱在國際影壇上跨出的一大步,而國內更不用說了,早就爆了!
粉絲們也很激動,雖然知道終究有這麼一天的——從夏鬱複出,她們就知道有這麼一天!
但當夏鬱終於以【夏鬱】的身份在國際上站穩腳跟,心情還是不一樣的。
這邊壓力給到的,可不隻是華夏女演員,而是華夏所有的演員——
新的天花板已經出現了,我們該何去何從?
事實上,夏鬱早就被恨死了。
有假恨的,比如他的這一批圈內的親朋好友們。
夏鬱沒有在微博出現,但他們已經在微博為夏鬱舉辦慶功宴了。
真恨得那肯定是更多的,可是怎麼辦呢?
如果夏鬱隻是在華夏,隻是票房高一點、有獎項,他們還能夠運作一下。
但問題是,十年過來,夏鬱已經沒有任何短板了。
票房、口碑、獎項、長相、還有資本、背景——
這對資本型演員而言,是一個相當恐怖的真相、對於明星而言更是一個令人窒息的時代。
所有演員、明星頭頂上都被籠罩上了陰霾。
仿佛是從這兩年開始的。
華夏娛樂圈,不再一味追捧外表,粉絲們仿佛內置係統升級了——偶像一定要德才兼備!
觀眾、粉絲、影迷們,有了新的標杆,他們她們不一定喜歡夏鬱、但一定會拿夏鬱去比較、要求自家哥哥、自家老婆……
[為什麼夏鬱能夠這麼努力、這麼優秀、你們竟然一點也不著急?]
[我們可以接受你不那麼優秀,但是不能接受你們知道自己不夠優秀,還不夠努力!]
[你們不在意?那就彆怪我們換哥哥、換姐姐了!]
當然了,不少人還是覺得這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