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教主有教無類,目前加入截教的弟子足足有著三千餘人,可見截教的威勢。
“人都到齊了嗎?”
通天教主走出上清殿,對著諸多弟子問道。
“回師尊,師弟師妹們都已經到齊。”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走吧!”
見多寶說門下弟子都到齊了,通天教主也不再多言,大袖一揮,就將身後的上清殿收入袖中,隻剩下青山依舊。
“紅花白藕青荷葉,三教本來是一家。”
“如今原本象征著我三教情誼的三件靈寶,已經化為了我截教鎮壓氣運的先天至寶二十四品造化青蓮,正如這紅花白藕青荷葉一般,三教也會有重聚之時。”
“因此,在外不論是遇到人教弟子還是闡教弟子,都要講究一份情誼。”
一行人在通天的帶領下走慢慢的向著昆侖山下走去,或許是這巍巍昆侖承載了他們太多回憶,而通天也念叨起了三清往事,所以沒有一個人駕雲,就這樣跟在通天身後,慢慢的看著眼前的昆侖,想要將一切都收歸眼底。
通天轉頭望去,門下弟子也紛紛轉頭,隻見太清、元始二位聖人正帶領著門下弟子在山巔目送眾人離去。
見狀,通天教主不禁喃喃道:“青山不改水長流,明月依舊星漸稀,蓮花尚有重聚日,江河東去亦複還,待到滄海化桑田,再上昆侖訴衷情。”
似乎是感受到了通天的目光,亦或是聽到了通天的喃喃自語,太清和元始皆是微微頷首,以示彆離。
“師尊,接下來我們去哪裡!”
多寶緩緩問道,他是最早跟隨通天的弟子,對昆侖也最為留戀,其餘眾人亦是有些不知所措。
隻有玄塵心中清楚恐怕是去東海,畢竟原本軌跡上通天教主離開昆侖之後便去了東海,而且剛剛通天教主觸景吟詩也提到了江河東去,隻是不知是否還有複返之日。
果不其然。
通天教主緩緩開口:“去東海吧,昔年吾還未成聖之際,曾在東海遊曆,發現了一座仙島,名為金鼇島,乃是一隻神鼇死後所化,足有百萬裡方圓,更是鐘靈毓秀,正適合作為我截教山門所在。”
“百川東到海,正和我截教海納百川,有教無類之意。”
到了昆侖山下,通天教主便駕起一團金雲,讓眾人都站上去,一路向東而去。
不少弟子除了化形出生之地,就再也沒有離開過昆侖,因此被一路上的美景所吸引,在通天教主刻意放緩速度下,眾人一邊東去,一邊賞景,倒是衝淡了一些彆離的傷感。
而另一邊,見通天教主已經帶領截教弟子離去。
太清老子也緩緩開口道:“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二弟,既然三弟已經走了,我也該到了離去的時候了,雖然今日我等兄弟三人各奔東西,但紅花白藕青荷葉,三教本來是一家,門下弟子或可多往來一二。”
“我知你與三弟大道相悖,但焉知沒有殊途同歸的一天呢!”
不知是想到了什麼,這位太清聖人臉上並無傷感之意,將身後的太清殿收入袖中,然後坐上板角青牛,由玄都牽牛,踏上一片祥雲向著東南方向而去。
昆侖山的東南方,正是首陽山的方向。
很快就不見了二人一牛的蹤影,隻聽見老子縹緲的聲音傳來:“本是紫府同根生,也曾把酒祝東風,雄關漫道真如鐵,如今邁步從頭越,今朝暫且乘雲去,來日苦海再同舟。”
通天、老子相繼離去,隻剩元始在昆侖之巔久久佇立。
眾多闡教弟子見師尊一言不發,誰也不敢開口說話,也不敢徑直離開。
最後還是廣成子鼓起勇氣開口道:“師尊,花有重開日,滄海亦有桑田之時,師伯師叔雖然離去,但情義猶在,終有再見之時,青山依舊在,日月複東升。”
“不必為此煩憂!”
但元始隻是讓眾人下去,並沒有多說一句。
良久之後才歎道:“本應兄弟齊心,如今卻大道相悖,各自紛飛,這就是天命嗎!”
“大道蒼茫多歧路,世情紛亂如浪潮,玄機一動驚雷起,爭鋒路上再重逢。”
自此,三清各尋道途,太清、通天終離昆侖。
雙倍月票最後一天,求月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