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地脈補全,一舉兩得
非鎮元子不可?
老實說,光是幽冥界晉升在幽冥地府中擔任要職的幾人便能獲得巨大好處,而玄塵竟然還說能修複洪荒地脈,簡直是不可思議。
若是地脈那麼好修複的話,西方也不會這麼貧瘠了。
雖然鎮元子有地書在手,肯能會占些優勢,但毀壞容易修複難,就像不周山一樣斷了,即使把它重新接上,也無法支撐天地了。
玄塵也不賣關子,說道:“我當然知道地脈修複很難,不過既然我們都打算奪取其他世界的本源了,為什麼不把地脈一起略奪回來呢?”
“之前不周山倒塌,地脈受損嚴重,還有西方自道魔大戰後就是地脈不全。”
“修複地脈我們做不到,但將其他地方世界的地脈用來補全洪荒世界的地脈,對於擁有地書的鎮元子前輩卻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是的,在遷移地脈這方麵,哪怕是聖人也沒有擁有地書的鎮元子擅長。
至於玄塵為什麼有這個想法,還要得益於西方二聖,在原本曆史中,接引準提便是靠著奪取東方的地脈去補全西方地脈。
尤其是封神大戰之後,燃燈與闡教幾人前往西方教可是帶走了好幾條名山地脈。
道祖因為道魔大戰,欠了西方因果,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這種行為無異於拆了東牆補西牆,得不償失。
可若是自其他世界奪取就不一樣了,不僅能修複洪荒地脈,還能幫助道祖償還西方因果,說不定道祖一高興,就賜下幾件極品先天靈寶呢!
這便是玄塵的想法,幾人都是東方生靈,說不定還能讓西方倒欠東方因果。
到時候,西方二聖還好意思到東方化緣嗎?
西方大興既然是天道大勢,玄塵並不會去阻止,但誰說西方大興便一定要建立在東方衰落的基礎上,天下沒有這樣的道理。
既然如此,何不共同興盛,甚至於在西方大興的基礎上分一杯羹。
鎮元子點了點頭,也覺得這個想法可行,以他地書的能力,遷移地脈隻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若是洪荒地脈修複,定能獲得不少功德。
接著玄塵繼續說道:“這些事情龍族和鳳凰族也可以參與進來,畢竟依靠鎮元子前輩一人,不知要乾到猴年馬月。”
“而且修複地脈這種大功德之事,對於消除龍漢量劫的業力也有很大的好處。”
金鳳和庚辰聞言也是大喜,看向玄塵的眼光都炙熱了不少。
這家夥想法還真是天馬行空,但不得不說可行性很大。
庚辰當即表態道:“若是道友能助我龍族徹底消除龍漢量劫的業力,道友便是我龍族最大的恩人,日後但憑驅使。”
金鳳也緊隨其後說道:“鳳凰一族也是一樣。”
不得不說,有時候限製一個人的不是修為,而是思維和眼界,聽完玄塵這一席話,幾人大有茅塞頓開之感。
進攻其他世界,不僅僅可以奪取本源,促使幽冥界晉升,還可以修複地脈,獲取功德,消除業力,簡直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而且其他世界也不止是世界本源和地脈,還有其他資源。
雖然大千世界的資源遠遠比不上洪荒,但蚊子多了也是肉啊!
這不是一舉兩得,簡直是一舉多得。
想到這,金鳳和庚辰的呼吸越發急促,後土也有些激動,至於鎮元子倒是一如既往的冷靜,一副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樣子。
至於為什麼不將諸多世界本源融入洪荒,而選擇幽冥界是有道理。
首先洪荒世界等級高於大千世界,即使融入諸多世界本源成長也微乎其微,倒是幽冥界本就是頂尖大千世界,有機會更進一步。
其次未來隨著人族的發展,未必不會和巫族產生爭端,所以玄塵也有些引導巫族去開發擴展幽冥界,以此來轉移矛盾。
這些玄塵並沒有明說,這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他相信後土能明白他的深意。
畢竟他隻是提意見,並沒有參與,獲得不了多少好處,隻是借此機會幫助玄龜化形而已。
說乾就乾,幾人當即商議了起來。
最終決定,以強良祖巫、天吳祖巫、金鳳、庚辰為首,開啟征伐諸界之旅,巫族出四十位大巫,龍鳳二族各出二十位大羅金仙。
即使有建木連接諸天萬界,但要從洪荒到其餘大千世界也不是等閒人能做到的,因此三族都是各自派遣族中精銳,以絕對的實力橫壓諸界。
至於鎮元子,則是在眾人攻克一個大千世界後,以地書收取諸界地脈,用來修複洪荒地脈。
太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