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饕餮出世,三教聯手
昆侖山。
巍峨高聳,雲霧繚繞,橫亙億萬裡。
玄塵順著台階,慢悠悠的向著玉虛宮攀登而去,台階好似無窮無儘,直入雲巔,但玄塵沒有絲毫不耐煩,一步步的走著。
看似極慢,實則轉眼間就跨過了千餘台階。
這是空間法則的運用。
不過片刻功夫,玄塵就來到了玉虛宮中。
“玄塵見過二師伯。”
元始天尊則盤坐玉台之上,俯瞰諸天,映照大千,而麾下闡教金仙也大多都在,玄塵連忙躬身行了一禮。
畢竟二師伯最為重視禮節和規矩。
聖人目光掃來,玄塵隻覺得無所遁形,看來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錯,想不到百年時光,你這小子便突破到了混元金仙之境,不過這條路要比斬三屍的準聖之路要難走多了,你倒是敢走。”
“通天那家夥就不勸勸你的嗎?”
元始天尊隻是略微看了一眼,就知道玄塵走的是混元金仙之道,而非斬三屍之路。
“混元金仙?”
“敢問老師這是什麼境界?”
玉鼎好奇的問道,他對於修行之事最為好奇,但拜入闡教以來,一直修行的玄門正統與玉清仙法,對於混元金仙並不了解。
黃龍作為應龍之子,倒是知道一些。
祖龍和燭龍便是走的混元金仙之路,隻是後來祖龍隕落,燭龍因為重傷加上業力的緣故跌落境界,也走上了斬三屍之路。
如今龍族已經看不到走混元金仙之路的存在了。
畢竟斬三屍的修行要比混元金仙之路容易一些,有時候心血來潮之下,便可斬去一屍,晉升準聖境界,但也隻是相對而言。
能晉升準聖境界的無一不是底蘊深厚,機緣深厚之輩。
元始天尊解釋道:“混元金仙之路是太古之前的修行之法,隻有龍漢量劫以前誕生的存在才清楚這條路,相當於準聖境界,隻是要難走多了。”
“非得肉身、元神、法力三道同修,對法則感悟極其深厚者不可踏入。”
“走混元金仙之路的修行者在同階會遠強於準聖之道的修士,不過進步緩慢,而斬三屍之法著重元神,要容易些許,也可以等修為高了再反哺肉身,算是各有優劣吧。”
玉鼎恍然大悟。
對混元金仙之路的興趣少了不少,既然時間已經證明了斬三屍之法更適合洪荒修士,他倒也不會去刻意追求混元金仙之路。
道祖紫霄宮講道之後,準聖迭出。
既然有斬三屍之法,又何必去追求同境界的戰力。
能以境界壓人那不比同階生死搏殺強多了,在修行速度上還是斬三屍之法更占優勢。
對於元始天尊的疑惑,玄塵也回應道:“師尊對於我們這些弟子基本是放養狀態,截教教義是有教無類,師尊也不會限定我們走什麼路,隻是在關鍵時刻指明方向罷了。”
“如師尊擅長劍道與陣道,但截教也隻有部分弟子修行劍道與陣道。”
“像大師兄多寶喜歡煉器,金靈師妹走的是殺伐之道,雲霄師妹雖然擅長陣道但是走的是乾坤之道,還有孔宣師弟也是和我一樣走的混元金仙之路。”
“有時候學我者生,像我者死,倒也不必一成不變。”
“大道萬千,殊途同歸,雖然路不一樣,但終點都是一樣的,誰先誰後還要看自身修行,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
元始天尊點了點頭,沒有多說。
畢竟他與通天教主大道相悖,教學理念也不同。
但對方的做法也不無道理,正如玄塵所說,大道萬千,各有各的緣法罷了。
闡天明道與截天取道孰強孰弱,還要看他與通天教主誰走的遠。
玄塵見元始天尊不語,還以為是對方聽到截教的教義有些不高興,說道:“當然二師伯的闡天之道亦是博大精深,和道祖的身合天道有異曲同工之妙。”
“大成之後,己道就是天道,己心就是天心,己意就是天意。”
“為諸因之果,諸果之因,抬手間因果顛倒,乾坤變化,蒼黃翻覆,各有各的優點,諸位道兄倒是不必在意我之前說的話。”
己道就是天道?
己心就是天心?
己意就是天意?
是玄塵這家夥在胡說八道,還是我們對闡教的大道理解出現了偏差?
玉鼎、太乙等人麵麵相覷,闡天之道是這樣的嗎?
唯一元始天尊一臉笑意,想不到玄塵居然對他的闡天之道研究的如此透徹。
隻是一想到對方是通天的弟子,頓時高興不起來了。
自己這麼多個弟子,居然還沒通天的弟子對闡教大道理解的透徹。
看著諸多弟子的表情,就知道他們對闡教大道的理解還浮於表麵,認為闡天之道隻是闡述天道的旨意、道理。
元始天尊搖了搖頭,對著諸多闡教金仙說道:“看伱們的樣子就知道你們對我闡教大道的理解還不夠透徹,居然還沒玄塵看的清楚。”
“下去好好修行吧,不然彆說是我闡教弟子。”
諸多闡教金仙連忙對著元始天尊叩首道:“謹遵師尊法旨。”
下定決心要好好參悟闡教大道。
修為不如人也就算了,居然連自家教義的理解都不如對方,簡直是丟臉至極。
突然,天地變色,昆侖山都跟著震蕩起來。
元始天尊臉色大變,抬頭望向南極之地,怒道:“陸壓,好大的膽子!”
玄塵不明所以,但也知道與陸壓有關,連忙問道:“二師伯,出了何事?這動靜是陸壓那家夥搞出來的?”
以陸壓的實力還不足撼動洪荒吧!
連昆侖山都能跟著震蕩,這定然不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