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借助人族氣運,將其煉化,成為自己的底蘊。
一粒龍珠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此刻,伏羲也是發現了人道長河的異動。
他知曉,那顆虛幻的道果,或許就是他的成道的機緣所在,他勝那顆道果自然會融入天皇道果,極儘升華。
若是敗了,自然是為嬴政做嫁衣。
“原本還想著等嬴政先動手,現在看來卻是不能坐以待斃了!
伏羲意識從人道長河之中退了出來,望向秦國的方向,生出一股強烈的戰意,昔年為了尋求證道的機緣,不惜卷入巫妖量劫。
即使身死道消,也義無反顧。
如今證道的機緣就在眼前,他又怎能放過?
當即召集楚國諸多大臣、將領,準備先發製人,對秦國出手。
楚國精銳儘出,皆披堅執銳,枕戈待旦,厲兵秣馬,如同一道黑色洪流,浩浩湯湯的向著秦國方向而去。
這是楚國第四次攻秦,也是最後一次。
第一次六國聯軍,卻是由於韓國倒戈,損失慘重。
第二次軒轅隕落,楚國傾巢而出,卻是被闡截二教弟子以及萬仙陣所阻。
第三次秦國和魏國交戰,他本想趁虛而入,攻破函穀關,卻沒想到那魏國龐涓,居然是秦國暗手,差點被其直搗黃龍。
吸取了之前的教訓,伏羲決定禦駕親征,一戰定勝負。
楚國傾巢而出,自然瞞不過秦國的眼線。
即使嬴政還沒有將祖龍龍珠煉化,也不得不出關應對,秦國大軍亦是迅速集結,再次彙聚在函穀關這個地方,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楚軍。
隨著楚軍兵臨城下,一場牽動億萬人心,讓無數大神通者側目,決定人間界歸屬的大戰即將拉開序幕。
這也是一場混元道果之爭。
楚軍布下九宮八卦陣,卷起萬裡烽煙,朝著函穀關發起了進攻。
這是伏羲根據諸多先天陣法,參悟出來的一門適合人族大軍作戰的陣法,一出手,就震懾住了不少人的目光。
楚國有軍陣,秦國有強弓勁弩。
山河萬裡皆伏屍,流血漂櫓,大戰,一觸即發。
伏羲傲立蒼穹之上,身上戰甲,手中長槍皆是先天靈寶,即使有著深厚的底蘊,他也沒有絲毫小覷嬴政。
小覷對手,便是小覷自己。
“秦王,可敢一戰乎?”
他沒有直呼其名,而是稱呼其為秦王。
這是王與王的戰爭,沒有所謂的前輩與後輩,也沒有所謂的同族情誼。
威嚴的聲音傳遍人間界,眾生皆在等著嬴政回應。
“有何不敢!”
“這是朕的江山,朕的社稷!天下萬物為朕所有,朕乃天地之君,豈能避而不戰!”
一道渾厚威嚴的聲音自函穀關中響起,無比霸道,即使是知道現在的自己麵對伏羲並沒有多大的勝算,也沒有絲毫退縮之意。
“大王,萬勝!”
“大王,萬勝!”
秦國軍民儘皆高呼,隻因這是他們秦國的君王。
一身黑袍黑冠,嬴政的身影自蒼穹之上顯現,與伏羲對立,霸絕天下。
軒轅劍自其手中浮現,大羅巔峰的法力傾瀉而出,秦國氣運化作金龍護持其神,吸收了部分祖龍龍珠之力,越發神聖威嚴。
金色劍氣劈落,如同天瀑飛流直下三千尺,長虹貫穿大日一般,攝人心魄。
既然來了,自然要搶先出手。
“來得好!”
伏羲絲毫不懼,槍出如龍,攜帶著山嶽之力,徑直刺出一道寒芒,好似蒼龍出淵,星辰墜落一般氣勢驚人。
更有河圖洛書護住周身,人教氣運彙聚而來。
即使嬴政苦修劍術,但又如何比得上修行了億萬年的伏羲呢?
一道通則百道明,即使不以槍鬥之術著稱,但伏羲宛如沉浸其中萬年的宗師,隻要嬴政稍有懈怠,就會被其抓住破綻。
這還是其沒有使用神通的情況下。
伏羲最擅長的便是推演和音律之道,前者還好,後者的殺伐之力可是一點不弱。
嬴政頓時落入下風。
不過他也並不是沒有優勢。
祖龍龍珠在手,雖然沒有徹底煉化,但是法力浩瀚如海,凝練如淵,更有道道龍氣不斷滋養其肉身,化為護體罡氣。
與原本的紫薇真氣結合在一起,防禦無雙。
天地不斷轟鳴,下方廝殺聲響徹雲霄。
無論的秦軍,還是出軍,皆是悍不畏死,奮勇殺敵。
既然他們的君王,都在拚殺,都在戰鬥,他們還有什麼理由後退呢?
八月第一天,求月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