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笑,讓白鋒確定自己是猜中了。
那她看這部小說,是因為我嗎?
不知道,可有些事情倒是也能說說。
“去國外看看,其實也沒什麼不好,增長一些見識,這原本就是一件好事,但咱們是中國人,還是得立足自己的國家才會有一個更好的發展,你知道的,我以前說過的話……”
俞飛虹接過了話頭,“你是說,從營銷的角度,還是我們自己的國家更好?”
白鋒點了點頭,“這是當然的,而且,就目前的發展態勢而言,咱們國家的未來經濟形勢一定非常的凶猛,現在影視市場不好,那也隻是暫時的,就算是電影,我敢說,要不了幾年,就會重新興起,甚至在未來,不輸給好萊塢。”
他的這些話,當然是基於自己重生者的眼光,白鋒也不怕說這些,因為這原本就是一個很正確的基調嘛。
俞飛虹卻不一樣,她倒不是打算否定白鋒,而是有些玩味,“老白,按照當下的情況來看,你說的這些簡直是癡人說夢,你知道嗎?”
白鋒哈哈一笑,“當然,我不是影視圈子的,你卻是一個演員,但事物總是發展的,我就說一個最簡單的理由,你想聽嗎?”
“說呀。”俞飛虹其實從來沒有拒絕過白鋒的說法,隻不過,這個家夥的很多說法,實在是太驚人,太新鮮,太與眾不同了。
事實上,俞飛虹跟當下的許多國內電影人差不多,就當下國內電影市場的表現,真的很讓人絕望。
再加上這個年頭的出國潮,大家不免會有出去看看的想法。
白鋒也大概猜到了這些,而他所說的,也是心裡想說的,而現在這個‘理由’……
“我們人多。”
人多?
他竟然講出了這樣一個理由。
俞飛鴻聽後,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反應。
白鋒卻十分的自信,“人多,不要小看這件事,我們中國的人多,跟印度不一樣,我們應該感謝他老人家,是他讓教育深入人心,有更多的中國人完成了基礎教育。
不要小看這一點,基礎教育並不那麼簡單的,當一個國家擁有超過十億完成基礎教育的人,這個國家也許現在窮一些,可絕對擁有巨大的潛力。
不信你去美國看看就知道,那邊的人就連加減乘除都搞不明白。”
俞飛虹聽了這些,確實眼前一亮,而且,她還笑了。
“其實,這次拍電影我不會去美國的。”
白鋒一愣。
沒錯的,《喜福會》盈盈那段戲要在我們國內拍。
那剛剛她說的這些……
“我確實打算去美國看看,但我一定會回來。”
俞飛虹說的這些,是因為白鋒的話嗎?
不知道,但也許是吧。
白鋒一把拉住了她的手,“你在耍我嗎?”
略生氣的樣子。
俞飛虹笑道:“距離開拍還有一些時間,如果……”
如果什麼呢?
白鋒沒有猶豫,強勢的吻了上去,就在這柿子樹下。
是呀,再努力一次,若是鬨出人命了,那好像她就聽他的啦。
俞飛虹的回應也很熱烈。
似乎,她也想努力。
那麼……
白鋒這貨把人家抱起來,走進的屋。
接著,還一直走了好幾圈。
……
到底鬨出人命沒有,還不知道。
可俞飛虹對那走的好幾圈,印象十分深刻。
總是追問,你這個家夥怎麼這麼會的。
白鋒當然不能說實話,這是人家島國名監督的成名招法,火車便當。
隻是說,去香港的時候看一些電影學的。
然後落了個‘大sai迷’的稱呼。
這是上次她去東北拍戲聽來的話。
白鋒隻好笑笑的認了。
之後,二人各自忙,而時間也過的飛快。
《編輯部的故事》這部戲要在央視上了。
白鋒對這部戲還是很有自信的,所以,他更加在意的還是那個招標會。
果然,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這部戲一開播就大火了。
就算是被他插入了許多廣告,依舊是大火了。
雖然,確實有些觀眾吐槽這怪怪的。
可也沒什麼不好,特彆是海兒那邊看到冰箱那集,他們高興壞了。
特意打電話過來,還確定那個招標會一定來這件事。
白鋒當然十分高興,隻是張大佬還有一個問題。
《beijing人在紐約》這個戲,為什麼不搞植入廣告呢?
白鋒的回答很是乾脆,那就是這部戲主要在美國拍,我們當下出口到美國的東西,還不是很多,雖然也是出口,比如紡織品。
可這些紡織品不少都是貼牌的,是人家美國自己的牌子。
所以,硬植入是不行的。
如此回答,真的很凸顯他的專業。
而張大佬馬上就跟他提了一個事兒。
海兒有冰箱出口到美國,就在今年,是他們自己的牌子,所以……
正好呀!
咱們這部戲還沒拍呢,往裡麵放個冰箱,沒有問題。
但,這個錢……
張大佬非常的豪氣,直接就拿了50萬出來。
顯然,他們現在資金比之前寬裕的多。
白鋒也沒說的,笑納了先。
然後,招標會就要開始了……
多謝大家的月票、推薦票支持,多謝多謝!
那個,請大家彆急,下個月1號上架,到時候一定爆更,這兩天還是每日雙更,求理解,馬上了,真的馬上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